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3卷第7期中医中药

六味地黄汤治疗斑秃的体会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斑秃为局限性斑状脱发,中医名“鬼舔头”、“油风”。血为气母,血虚气虚,腠理不固,毛孔开张,风邪乘虚而入,风盛血燥,发失所养而发斑秃。笔者1994~2004年近10年中,应用六味地黄丸或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斑秃63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有3例全秃者,由于疾病呈进行发展,病史较长,直接选用活血化瘀法治疗,不在此......

点击显示 收起

  斑秃为局限性斑状脱发,中医名“鬼舔头”、“油风”。《诸病源候论》谓:“人有风邪在于头,有偏虚处则发脱落,肌肉枯死,或如钱大或如指大,发不生亦不痒,故谓之鬼舔头”。《外科正宗·油风》记载,“油风乃血虚不能随气荣养肌肤”。又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说:“油风毛发干焦脱,皮红光亮痒难堪,毛孔风袭致伤血。”由此可见,发之生长,源于阴血滋养。“肾之合骨也,其华在发”,肾气虚则发无以润而脱落,故本病以肝肾亏虚、阴血不足为本。血为气母,血虚气虚,腠理不固,毛孔开张,风邪乘虚而入,风盛血燥,发失所养而发斑秃。笔者1994~2004年近10年中,应用六味地黄丸或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斑秃63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3例均为门诊患者,男46例,女17例;年龄8~44岁,平均32岁;病程1周~9个月,平均2个月;63例均呈片状脱落,1片至数片不等,表面光滑,无自觉症状。有3例全秃者,由于疾病呈进行发展,病史较长,直接选用活血化瘀法治疗,不在此总结例数中。
   
  1.2 治疗方法 63例患者中大部分以六味地黄汤加味。处方:熟地24g,山药12g,山萸肉12g,茯苓9g,丹皮9g,泽泻9g,枸杞子15g,当归10g,羌活10g,天麻6g,川芎6g,每日1剂,早晚饭前服用,20天为1个疗程。另有18例患者直接服用六味地黄丸加养血生发胶囊,早晚饭前淡盐水送服,20天为1个疗程,一般用药2~3个疗程。局部或鲜姜块外擦,每日3次,或梅花针敲打,每日3次。
    
  2 结果
    
  斑秃面新发长出,外观如初,为痊愈,27例(42.9%);斑秃面有新发生长,病情稳定无发展,为好转,29例(46.0%);斑秃面无新发生长,而改用其他方法治疗,为无效,7例(11.1%)。总有效率为88.9%。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33岁,我科医生,10余年前在外地支农期间,不明原因头发片状脱落,随即服用六味地黄丸,外用姜涂擦。半月余,发长无脱落,月余,发如初,病趋痊愈。
    
  4 体会
    
  斑秃大多原因不明,疗效不肯定,自从我科医生介绍服用六味地黄丸治愈斑秃后,有心细读中医古籍,寻根问源,知斑秃本为阴血不足,或气滞血瘀或湿阻中州,升降失司,腠理不密,风邪乘虚而入发失所养而致。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为治斑秃之本而设,方中以熟地补肾阴、益精髓,为主药;辅以山药,补脾益肾,入手太阴,润皮肤;山萸肉补肾敛肝、固摄精气,借其酸涩,以敛泛溢,与主药为三补。泽泻泻肾火;丹皮泻肝火;茯苓渗脾湿,补中有泻,寓泻于补,补泻合用。然熟地遇气药则远用于上,遇血药则流走于经;故治斑秃六味地黄汤中加枸杞、当归滋阴养血,助熟地补血走经;羌活、天麻、川芎祛风活血,助熟地舒通血脉。经方应用,不拘泥于一法一方,取其方精髓,广而用之,收益颇丰。另外服用六味地黄丸(汤),最好饭前以淡盐水送服,取其咸入肾,引药入经。治疗中,六味地黄丸或汤疗效均佳,若煎药方便仍以汤剂为最好,易加减。若脉细涩,舌质偏暗,有瘀点者,方中加三棱、莪术、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之品,疗效甚佳。总之,中医治病讲求辨证论治,皮肤病尤应内外兼治,综合治疗,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满意疗效。
    
  (编辑夏 露)

  作者单位:830000新疆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 

作者: 王卫 2005-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