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4卷第6期

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1年1月~2005年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569株,了解其临床感染特点及比较其耐药率的变化情况。结果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以ICU最多(48。药性监测显示:12种药物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ICU的耐......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情况。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2001年1月~2005年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569株,了解其临床感染特点及比较其耐药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以ICU最多(48.3%),分离标本痰液最高(71.2%)。药性监测显示:12种药物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ICU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ICU,差异存在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率逐年增加,耐药菌株不断出现,因此进行规范的耐药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进一步恶化十分必要。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抗药性;抗菌药物

      鲍曼不动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是医院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近年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发生率和耐药性都呈增加的趋势,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本组资料对我院2001年1月~2005年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569株的感染特点、检出率、耐药性变迁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2001年1月~2005年12月间临床标本中分离到的鲍曼不动杆菌569株,同一患者多次分离到的菌株不重复计入。菌株的分离培养和鉴定严格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标准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购自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1.2  仪器与试剂  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VITEK-AMS仪,革兰阴性杆菌鉴定卡(GNI)、药敏卡(GNS-121)均为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产品。K-B法药敏纸片哌拉西林(PIP)、妥布霉素(TOB)、复方新诺明(SXT)、头孢他啶(CAZ)、氨曲南(ATM)、庆大霉素(GEN)、亚胺培南(IMP)、头孢哌酮(CFP)、环丙沙星(CIP)、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头孢吡肟(FEP)、左旋氧氟沙星(LEV)均为英国Oxoid公司产品。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WHONET 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及标本类型特点  在检出的569株鲍曼不动杆菌中275株来自ICU,占48.3%;呼吸科检到68株,占12.0%;其他科室共检到226株。分离的标本包括痰液405株,脓液67株,血液30株,胆汁22株,尿液12株,其他标本33株。

    2.2  5年间鲍曼不动杆菌所占医院分离细菌总株数的百分比  见表1。

    2.3  2001~2005年鲍曼不动杆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迁  见表2。

    2.4  重症监护室(ICU)与非ICU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比较  见表3。表1  5年鲍曼不动杆菌所占分离菌株的百分比表2  2001~2005年鲍曼不动杆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表3  ICU与非ICU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比较注:ICU与非ICU比较,均P<0.01

    3  讨论

    鲍曼不动杆菌近年的感染持续增多,本调查中分离到的鲍曼不动杆菌从2001年的45株增加到2005年的246株,占医院分离细菌总株数的百分比从4.1%上升到10.8%,可见其增长非常迅猛,临床分布以ICU、呼吸科为主,分离到的标本主要集中在痰液、脓液等,且感染者大多病情危重,行气管切开、插管、动静脉留置等侵入性操作,身体抵抗力差,普遍应用广谱抗菌药物。

    从表2可见,2001~2005年对12种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监测显示,12种药物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呈总体上升趋势,耐药率最低的IMP,其耐药率从2001年的6.5%上升至2005年的31.7%,头孢菌素类(CAZ、CFP、FEP)的耐药率从2001年的20.0%、38.6%、31.5%上升至2005年的66.7%、72.4%、67.7%;PIP、SXT、ATM、CIP、TZP、LEV耐药率也从2001年的19.6%~60.2%增加到2005年的52.2%~72.1%;耐药率下降的有TOB和GEN 2种药物,其耐药率分别从2001年的62.8%和63.6%下降到2005年的48.2%和45.2%,这可能与这类药物临床上现在不常使用有关。从表3可见,ICU 12种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ICU,差异存在非常显著性(P<0.01),在ICU耐药率较低的是IMP和TZP,耐药率分别为41.7%和53.3%,除此外其余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在70.0%以上,由此可见,ICU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现象已十分严重,且表现为多重耐药。这与鲍曼不动杆菌产生多种酶有关:对头孢菌素类的耐药,主要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1];对亚胺培南耐药,主要与产金属β-内酰胺酶有关[2];喹诺酮类的耐药主要与gyrA和parC基因突变有关[3]。

    综上所述,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和耐药率都呈持续性上升,尤其在ICU多重耐药菌株迅速增加[4],使临床控制感染更加棘手,因此进行规范的耐药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进一步恶化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  胡雪静.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4,25(1):42-44.

    2  Gales AC,Tognim MC,Reis AO,et al.Emergence of an IMP-like metallo-enzyme in an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clinical strain form a brazilian teaching hospital.Diagn Microbiol Infect Dis,2003,45(1):77-79.

    3  周月清,陆开来,糜祖煌.鲍曼不动杆菌TEM基因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初步研究.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2):200-202.

    4  赵虎,周挺银,陈险峰,等.重症监护室非发酵菌的检出率及其耐药性分析.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4,3(1):39-42.

      作者单位: 318000 浙江台州,台州市中心医院检验中心

    (编辑:田  雨)

作者: 郭玲娇,李招云,张颖,陈贤君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