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4卷第7期

社区心理咨询门诊咨客资料解析与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社区心理咨询门诊中咨客的特点,以提高心理咨询门诊工作的对应性,以更好地为社区人民服务。方法对3年中在心理咨询门诊有完整记录的162例咨客的综合资料进行分析统计。结果精神障碍25例,一般心理问题咨询的137例。心理问题分布,与慢性疾病相关46例,与家庭成员相关38例,与财产紧急问题相关59例,......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分析社区心理咨询门诊中咨客的特点,以提高心理咨询门诊工作的对应性,以更好地为社区人民服务。方法  对3年中在心理咨询门诊有完整记录的162例咨客的综合资料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精神障碍25例,一般心理问题咨询的137例;心理问题分布,与慢性疾病相关46例,与家庭成员相关38例,与财产紧急问题相关59例,与社会因素相关21例;仅11.11%不伴随全身慢性器质性疾病。结论  本社区心理咨询门诊中以中老年人居多,心理问题的涉及面较广泛,进一步完善规范社区心理咨询门诊势在必行。

  [关键词]  心理咨询;社区;咨客
   
  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近20年来,社会变革,工作压力剧增,在带来丰富物资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加上城市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的改变,因各种因素产生心理问题来心理咨门诊的咨客也随之增多。从2002年7月起开设心理咨询门诊,至今有完整咨询资料的咨客有162位。现就其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62位病例中,男60例,女102例;年龄20~88岁,平均59.26岁;60~69岁44例(27.16%);70~79岁24例(14.81%);79岁以上6例(3.70%);60岁以下88例(54.32%)。自行来咨询97例(59.88%),由家人、朋友、邻居等陪同前来咨询的59例(36.42%),有家人代为咨询的6例(3.7%),复访率100%。

  1.2  方法  将有完整咨询资料的162例,按:有无精神障碍?是否伴随慢性疾病?咨询的心理问题是哪类?进行分类统计,统计方法应用描述性分析频数分布。

  2  结果

  按有无精神障碍,一般心理问题做总体调查分类见表1;精神障碍分布见表2;137例一般心理问题咨客共咨询心理问题164个,分布见表3;伴随慢性器质性疾病的分布见表4。

  表1  总体调查分类(略)

  表2  精神障碍分布(略)

  表3  咨客的心理问题分布(略)

  表4  伴随慢性器质性疾病的分布(略)

  伴有躯体器质性疾病的144例;其中患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有107例;消化系统疾病的有77例;神经系统疾病的有26例;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有38例;其他系统疾病14例。

  3  讨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心理咨询门诊,其来访者主要是以社区中的中老年人群为主,咨询时带有常规看病就医的心理状态,寻求药物治疗的居多。中老年人群存在心理问题的现象比较普遍[1],但多数问题通过自我疏导以及与家人、朋友交流后得到排解,但仍有许多心理问题需要通过心理咨询门诊的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寻找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因此在社区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是非常必要的,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2~3]。

  3.1  精神障碍  25例诊断精神障碍的咨客中,精神分裂症9例,抑郁症12例,器质性精神病4例。这些咨客都在专科医院得到了药物和心理治疗,来社区卫生中心咨询的主要是在疾病的康复期,除了药物治疗外,他们同样需要社会的支持,咨询门诊的开设可以给与其生活和工作各方面的积极指导,对于其更好融入社会有积极作用。

  3.2  一般心理问题  因各种心理问题来咨询的共137例,164个问题涉及的相关因素归为4类。分别是与慢性疾病相关的心理问题;与家庭成员相关的心理问题;与财产经济方面相关的心理问题;与社区因素相关的心理问题。

  3.2.1  与慢性疾病相关的心理问题  社区咨客中,中老年人居多,本组咨客中平均年龄达59.26岁,伴有1种慢性疾病的达57.41%,伴有2种以上的达到31.48%,慢性疾病中以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疾病多见。本组咨客中涉及此类问题共46例,占所有咨询问题的28.05%。这些咨客部分因为长期患有各种疾病,对自身健康高度关注但对疾病认识不够,缺乏相应的药物知识,对长期使用药物治疗产生恐惧,如疾病加重或变化可产生更为严重的焦虑症状。也有部分咨客是因新近发现患有某些疾病,一时心理上不能接受,他们的困惑来自对疾病的认识不足或错误而产生的恐惧。因长期患病造成的经济负担加重而生产的忧虑,担心生活和治疗得不到保障也常常是此类咨客的困惑。

  3.2.2  与家庭成员相关的心理问题  本组咨客中涉及此类问题共38例,占所有咨询问题的23.17%。主要问题包括家庭成员矛盾、丧偶后情绪低落、再婚困惑、老人独居等。家庭成员中老人和子女或子女配偶的矛盾最多见,几代人共居的家庭常会因生活习惯不同而产生矛盾,家庭经济条件困难又常会加剧矛盾。老人的婚姻问题值得重视,丧偶后情绪的失落,生活缺少照顾,生活单调,产生压抑,脾气变得古怪等问题;再婚同样存在彼此适应差的问题,包括对新老伴的适应和对对方子女的适应。近年来家庭小型化,核心家庭增多,子女成婚后留下老年夫妇独居,也会带来诸如老人生活单调、家庭缺少欢乐、抑郁、对生活的满足感下降等问题。

  3.2.3  与财产经济方面相关的心理问题  随着城市的发展,经济体制的变革,城市部分家庭因主要收入来源者下岗,产生贫困,并且这种经济状况短期内得不到改善,或自己心理要求较高,在遇到疾病、子女就学、房屋拆迁等情况时,经济压力会更大,产生焦虑、烦躁易怒或抑郁寡欢等心理问题,严重时会产生对社会的不满情绪,严重影响周围人的社会生活。

  3.2.4  与社区因素相关的心理问题  下岗或退休后的适应不良。一方面认为自己还有能力或身体状况还能胜任工作就不被社会接受,心理不适应;另一方面因为适应了几十年的工作休息安排,退休或下岗后这种有规律的生活被打破,突然觉得无所事事,日子难过。如生活中无特别有兴趣的娱乐爱好,这种失落感会更加得明显,易产生失眠、食欲不振、烦躁、头晕等不适。

  本组资料数量虽较少,但已能反映出部分问题,诸如咨客中咨询与慢性疾病相关的心理问题的比例较高,有别于王磊等[1]的报道,老年人比例较高,这些和心理咨询门诊开设在社区卫生中心有关,心理咨询门诊医师必须有良好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专业技术,同时要熟悉社区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社区心理咨询的业务,提高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心天.医学心理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240-245.

  2  陈学诗.中国心理卫生工作展望.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5):851-852.

  3  张宁,李箕君,袁勇贵.对心理咨询及咨询师的期望与要求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4):250-252.

  (编辑:魏  冉)

  作者单位: 200063 上海,普陀区长征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作者: 朱宏彬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