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6年第9卷第6期

小脑卒中20例临床分析

111
来源: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脑卒中。小脑小脑卒中较大脑卒中明显少见,据文献报道[1],小脑梗死约占全部脑梗死患者的2。现就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2月诊治的小脑卒中20例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小脑卒中患者20例,其中小脑梗死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35~70岁,平均48岁。...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脑卒中;小脑

  小脑卒中较大脑卒中明显少见,据文献报道[1],小脑梗死约占全部脑梗死患者的2.7%。由于这类患者起病时多表现为头晕,头痛,意识障碍等,通常缺乏特异性的局灶定位体征,影响神经系统的定位诊断,在未行头颅CT尤其是头颅MRI等影像学检查时易造成误诊和漏诊。现就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2月诊治的小脑卒中20例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小脑卒中患者20例,其中小脑梗死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35~70岁,平均48岁。小脑出血8例,男4例,女4例,年龄51~76岁,平均65岁。既往有脑卒中史3例,有高血压史12例,有糖尿病史6例,有冠心病史4例,有高血脂史5例,有房颤史3例,大量吸烟5例,大量饮酒4例。

  1.2  临床表现  20例神经系统受累的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共济失调、眼球震颤、病理征及其他脑干受累的症状和体征。其中意识障碍4例,头晕16例,头痛9例,呕吐12例,耳鸣3例,复视2例,1例呈典型一个半综合征,饮水呛咳2例,共济失调和平衡障碍7例,眼球震颤6例,构音障碍4例,周围性面瘫2例,肢体轻偏瘫6例,颈抵抗2例,一侧或双侧病理征5例。死亡4例,小脑梗死、出血各2例。2例重症小脑出血起病急骤,1~2h内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及颈抵抗。小脑梗死患者有8例就诊时出现神经系统受累的体征,其中死亡1例以发作性头晕、复视、眼动受限等椎动脉系统TIA就诊,后呈一个半综合征等脑干体征,继之出现意识障碍,后死于脑疝。

  1.3  影像学检查  8例小脑出血患者均在发病24h内行头颅CT检查,小脑半球出血7例,小脑蚓部出血1例,出血面积<10ml 5例,10~30ml 2例,>30ml 1例,出血破入脑室者4例。小脑梗死12例,小脑半球梗死9例,小脑蚓部及同时累及半球蚓部3例,24h内头颅CT检出小脑梗死5例,余者7例经复查头颅CT或行头颅MRI均证实小脑梗死的存在。死亡1例复查头颅CT示双侧小脑半球大面积梗死,脑干受压。

  1.4  治疗  20例中2例小脑卒中患者行手术治疗,1例为重症小脑出血,1例为大面积小脑梗死,其余患者行内科保守治疗,给与甘露醇、呋塞米等脱水剂及适当降血压、改善脑代谢治疗,轻症小脑梗死患者给予活血通脉治疗。小脑梗死的治愈率、好转率、病死率分别为25.0%、58.3%、16.7%。小脑出血治愈率、好转率、病死率分别为25.0%、50.0%、25.0%。

  2  讨论

  小脑卒中的临床表现主要有3个方面:①小脑损害的表现;②脑干损害的表现;③高颅压及脑膜刺激征。临床上小脑卒中典型特征为:小脑半球卒中主要表现为肢体肌张力低下、共济失调、辨距不良、眼球震颤、眩晕等;小脑蚓部卒中表现为躯干的共济失调、行走不稳、构音障碍等。而我们临床所见小脑卒中常以突发头晕、头痛及共济失调为主要表现,非上述特征性表现,是临床容易漏诊的一组脑血管病。尤其是首诊时未见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者,临床医生常会忽略对其行影像学检查而致漏诊。小脑卒中常因病灶累及范围小,出血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血压急剧上升、脑干受压等原因需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脑干卒中等鉴别。

  头晕、眩晕、呕吐、眼球震颤出现早、发生率高,其机制可能是小脑梗死时,肿胀小脑对脑干前庭神经核及其传导通路的压迫引起,也可能由于前庭小脑通路受损引起,也可能系同时并发有脑干梗死引起。小脑机能障碍的大部分检查需要患者的合作,在急性大面积梗死、出血或并发脑干梗死时,往往由于起病急剧、意识障碍严重或瘫痪使小脑体征无法查出[2]。因此对于中老年患者突发头痛、眩晕、呕吐、意识障碍,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史,即使小脑体征缺乏或无法检查,也应考虑小脑卒中的可能。

  小脑出血病死率较小脑梗死为高,发病年龄高于小脑梗死,病因多为高血压引起。小脑出血约占脑出血的10%,多由小脑齿状核动脉破裂所致。轻症表现为眩晕、呕吐、头痛和平衡障碍,但无肢体瘫痪,如出血量大,病情迅速进展,发病时或发病后12~24h内出现昏迷和脑干受压情况,可短时间内死亡。小脑梗死病因不清,文献报道[1],小脑梗死的主要原因是心脏-动脉、动脉-动脉的栓子栓塞,尤其是小脑前上动脉,其次为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重症小脑梗死也因脑水肿导致占位效应压迫脑干,预后差。

  小脑出血和梗死凭临床表现有时难以鉴别,常需行头颅CT或MRI明确卒中性质、卒中部位、累及范围,有无并发脑干卒中、脑室和脑干受压情况。小脑梗死CT检查常呈阴性,其可能原因是出现症状24h内尚未形成CT上可发现的梗死灶,另外由于骨质伪影和部分容积效应,小脑、脑干等后颅凹病变CT常难以显示。头颅MRI由于不受后颅凹骨骼伪迹的干扰,对脑皮质和脑白质有较高的分辨率,且对组织内水含量变化非常敏感,故对小脑梗死可早期检出。

  由于后颅凹容积有限,小脑卒中病灶周围脑水肿形成,尤其是较大范围的小脑卒中与一般幕上脑卒中相比,颅内压增高更为明显。因此,急性期的治疗应以脱水降颅压、防止脑疝形成、防止脑干受压为主。应同时给以有力的对症、支持治疗。重症小脑卒中病死率高,死亡的主要原因为肿胀小脑对脑干的压迫或颅内压增高,小脑扁桃体疝形成时所引起的脑干受压、移位,脑干生命中枢受损。治疗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意识状态的急骤恶化、呼吸功能障碍、单侧或双侧瞳孔扩大,结合CT扫描发现有第四脑室受压、移位、消失等情况时,提示脑干的急性受压,或发现有脑室扩大,梗阻性脑积水形成时,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3  参考文献
 
  [1]  朱以诚,崔丽英.15例小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J].脑血管疾病杂志,2001,1(1):49
 
  [2]  孟家眉.神经内科临床新进展[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213-216

  063103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医疗集团林西医院神经内科 

作者: 刘春英 赵惠荣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