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6年第9卷第7期

糖尿病肾病并发尿路感染72例临床特点与易感因素分析

来源: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摘要:尿路感染。并发症尿路感染(urinarytractinfaction,UTI)是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的常见并发症,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患者更易于发生,女性较男性多发,且DM病程10年患者发生率较高,为了解DN并发UTI的易感因素,我们对近年收治的72例DN并发UTI、70例DN无UTI的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现将结......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尿路感染;易感因素;并发症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action,UTI)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常见并发症,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 患者更易于发生,女性较男性多发,且DM 病程>10年患者发生率较高,为了解DN并发UTI 的易感因素,我们对近年收治的72例DN并发UTI、70例DN无UTI的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2005年既往已经诊断DN的患者,经检查并发UTI诊断的住院及内分泌、肾病门诊的72例患者(年龄42~76岁,男35例,女37例)与70例无尿路感染的DN患者(年龄42~76岁,男34例,女36例)。

  1.2 方法

  1.2.1 诊断标准                                    

  糖尿病肾病(DN)是在排除了全身或尿路感染,其他肾病以及心功能衰竭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出现了持续性蛋白尿,即24h内尿蛋白排泄量超过了0.3g。如果患者在0.5年内2次尿蛋白排泄率(UAE)男性20~200μg/g,女性30~300μg/g ,则为早期糖尿病肾病[1]。

  1.2.2  观察项目                                    

  分别记录每例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发病时间、糖尿病病程、入院或门诊就诊时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尿沉渣示白细胞计数>10个/HP,清洁中段尿培养阳性,细菌计数≥105的患者为尿路感染(UTI),对于存在白细胞尿,尿白细胞较前增多,临床上无其他影响因素,而尿蛋白定性检查又增加()以上者,即使无典型感染症状与体征,也要注意是否并发UTI,并按其诊断标准行相关检查,以诊断是否并发UTI,并依据有无UTI分为二组,即感染组(72例)和非感染组(70例),同时检查患者的血常规,X线胸片,空腹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HbA1c),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微量蛋白与肌酐比值,血清白蛋白(ALB),及其他并发症的检查如肌电图、心电图、血压及其既往有无心脑血管疾病史。

  1.2.3 统计学方法                                    

  结果用95%的可信区间或百分数(%)表示,并用独立样本非配对方差分析及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并发UTI的临床症状特点                                   
  感染组72例中有UTI症状者仅14例,占19.44%,其中有尿急,尿频,尿痛典型膀胱刺激征者仅5例,占6.94%,9例临床表现不典型9例,占12.50%,仅表现为轻微排尿不适5例,夜尿增多3例,低热1例,腰背痛1例,耻骨联合上压痛1例,肾区轻叩痛1例等,其中2例有轻微排尿不适与腰背痛、肾区轻叩痛并存。其余58例无任何临床症状,仅为无症状性菌尿,占80.55 %(58/72)。

  2.2 易感因素分析                                    

  DN并UTI感染组患者,Hb,ALB,IgG 95%的可信区间均显著低于非感染组(P<0.05)。其24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HbA1c 95%的可信区间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大量蛋白尿,长期高血糖,肾功能不全,贫血,低ALB,低IgG均是DN患者易于尿路感染的因素。结果见表1。表1 DN并发UTI感染组与非感染组临床检验结果(略)                                   

  2.3 DN并UTI的患者并发其他DM慢性并发症的情况                                    
  DN并UTI的患者中67例存在糖尿病其他并发症,非尿路感染组中56例存在糖尿病其他并发症,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57,P<0.01),具体并发症的种类与例数见表2。表2  DN并发UTI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其他DM慢性并发症发病情况(略)

  3 讨论

  DM患者在年龄、性别、环境条件相仿条件下 ,对感染的易感性比非DM者要大,其发生率为36.8%~55.9%。至DN时感染的发生率更高[2:1039-1040],且可加速DN的肾功能衰退。尿路感染发生率较高且其症状不典型,易于漏诊、误诊。因此,及时防治感染,尤其是尿路感染是防治DN的重要措施之一。

  本组UTI中,有症状者仅有14例,占19.44%(14/72)。有典型膀胱刺激征者仅有5例,占6.94%(5/72)。9例患者临床症状均不典型,如仅表现为轻微排尿不适,夜尿增多,低热,腰背痛,耻骨联合上压痛,肾区轻叩痛等,其中2例有轻微排尿不适与腰背痛、肾区轻叩痛并存。更有58例无任何临床症状(ASP),占80.55 %(58/72),极易误诊,漏诊,值得医生高度重视。

  本组资料显示,感染组Hb,ALB,IgG的95%可信区间均显著低于非感染组(P<0.05)。其24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FBG,PBG,HbA1c的95%可信区间显著高于非尿路感染组(P<0.05)。因为长期处于高血糖水平,尿糖增高,易于细菌生长;长期的高血糖,高血浆渗透压使中性粒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功能受损,B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的功能降低,以及使免疫球蛋白,补体糖基化,其功能降低;长期的负氮平衡,以及进食影响使机体的营养不良,再者伴随血管病变等都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2],易于感染。

  本组感染组72例DN患者中有67例并发其他DM并发症,其比例明显高于非尿路感染组,且其并发神经病变发生率较高,与有关报道相同[3]。目前普遍认为DM并发神经病变与胰岛素的缺乏和/或高血糖所引起。DN患者其DM病程较长,往往并发其他并发症,如神经病变,眼底病变,心脏病变,脑血管意外及其他病变。出现外周感觉神经病变,易于继发感染;存在自主神经病变患者,神经性膀胱尿潴留,使细菌在泌尿道停留,更易于感染UTI。

  DN患者除具有以上易发感染的因素外,治疗方面,饮食上应严格控制蛋白,每日进食蛋白质0.6g/kg,且为优质蛋白,同时可应用α-酮酸氨基酸制剂,保证每日热量达30~35kcal/kg,以避免营养不良发生[2:1033-1034;1052-1053]。还有人认为与转铁蛋白低,低锌血症也是肾病患者包括DN患者并发UTI的易感因素[4]。国外研究证明与大量蛋白尿亦成正相关[5]。因此,要预防、减少DN患者发生UTI,必须合理饮食,积极使血糖、HbA1c达标,防止DM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有效减少蛋白尿,积极保护肾功能,纠正营养不良、贫血及低ALB。

  参考文献

  [1]刘超.重视糖尿病肾病的诊治[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4,8(4):1-3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39-1040;1033-1034;1052-1053

  [3]向红丁.我国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流行病学现状[J].中华医学论坛, 2003,18(24):11

  [4]王海燕.肾脏病[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636-637

  [5]Phanichphant S,Boonpucknavig V.Asymptomatic bacteriuria in health and glomerulo-nephropathies[J].Nephron,1986,44(2):121-124

  山东省胶州市疾病控制中心 

  山东省胶州市胶东镇卫生院    

作者: 姜青华 周克文 刘美霞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