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6年第9卷第10期

生脉注射液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并发心肌损伤26例疗效观察

来源: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心肌损伤。生脉注射液。并发症流行性出血热(EHF)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为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心肌损伤;生脉注射液;并发症

    流行性出血热(EHF)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为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对其治疗主要是利巴韦林、干扰素、胸腺肽等。2003年6月—2005年6月我们收治流行性出血热患者31例,其中26例并发心肌损伤,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疗效较为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6例,其中男17例,女9例;年龄11~72岁,平均40.5岁;既往均无心脏病史。发病后2d内住院14例,3d内住院12例。实验室检查:血小板(20~80)×109/L,平均60×109/L;尿蛋白(+~);尿素氮7.1~12.6mmol/L,平均10mmol/L;血肌酐311~500μmol/L,平均402.2μmol/L;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00~582U,平均301U;乳酸脱氢酶300~611U,平均453U;肌酸激酶320~572U,平均490U;肌酸激酶同工酶25~70U,平均35.5U;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80~220U,平均116U。心电图均有ST段压低,0.1~0.2mV,T波低平或倒置,且先后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其中于低血压休克期出现者7例,少尿期出现者3例,多尿期出现者16例,心率最低35次/min,最高55次/min,平均50次/min,并发消化道大出血1例,所有患者均经免疫荧光法EHF检测示IgM阳性。按李兰娟等[1]标准确诊为流行性出血热。

  1.2  治疗方法  利巴韦林每天1g静滴,生脉注射液60~100ml静滴,1次/d,连用7d。酌情用抗生素及平衡液等。

  2  结果

  本组患者住院时间5~14d,出院时患者体温、血压、血常规、尿常规正常,肾功能、肝功能、心肌酶恢复正常,22例心率、心电图正常,4例心率仍<50次/min,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动过缓,ST段、T波正常,其他检验指标均正常,病情好转,继续服生脉饮10ml,2次/d,2周后复查心电图,心率均>60次/min。

  3  讨论

  流行性出血热属于病毒性出血热中的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衰竭为主要表现,常并发心肌损伤。本病基本病变为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变性和坏死,管壁呈不规则收缩和扩张,最后成纤维素样坏死和崩解,管腔内可有微血栓形成,临床出现气阴两虚表现。我们收治的31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中26例出现心肌酶和心电图异常,窦性心动过缓,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生脉注射液治疗,均取得良好疗效。生脉注射液是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等组成。其中人参大补元气,麦冬养阴生津,五味子生津敛汗[2]。现代研究也证明,本方能改善微循环,增强心肌收缩力,调整、提高心率、血压。在对流行性出血热出现心肌损伤患者治疗中加用生脉注射液能取得较好疗效。

  4  参考文献
 
  [1]  李兰娟,翁心华,任红.传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11-215
 
  [2]  焦树德.方剂心得十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7

  063500  河北省滦南县医院 

      华北煤炭医学院 

作者: 孟强梅陈则永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