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医儿科杂志2008年第4卷第1期

李宝珍导师儿科治验举隅

来源:《中医儿科杂志》
摘要:【摘要】李宝珍导师在临证时将辨证论治与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相结合,血尿强调从肺论治。外感咳喘用药以轻灵为要,祛邪而不伤正。儿科治验。辨证论治李宝珍导师为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从事中医儿科临床工作30余载,擅长治疗小儿呼吸、消化、肾系、脑系等疾患。...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李宝珍导师在临证时将辨证论治与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相结合,血尿强调从肺论治;外感咳喘用药以轻灵为要,祛邪而不伤正;胃脘痛重在健脾和胃,佐以消导。

【关键词】  李宝珍;儿科治验;辨证论治


    李宝珍导师为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从事中医儿科临床工作30余载,擅长治疗小儿呼吸、消化、肾系、脑系等疾患。笔者有幸从师学习,侍诊于旁,获益颇多,现将其儿科临床治验3则总结如下,以飨读者。

    1血尿治以强金利尿法

    邢某,女,6岁,2007年1月25日初诊。患儿尿色红赤1周余,无尿频、尿急、尿痛。1月前曾外感发热,已愈。现咽红不利,面色少华,纳差,大便调,舌红、少苔,脉数。尿常规:红细胞(++),白细胞(++)。处方:白茅根30 g、生地黄10 g、麦冬10 g、陈皮10 g、茯苓12 g、炒枳壳10 g、小蓟30 g、桑白皮10 g、牛蒡子10 g、玄参10 g、厚朴10 g、荠菜花10 g、桔梗10 g、牡丹皮10 g、泽泻10 g、竹茹6 g、神曲12 g、金银花10 g。3剂。

    1月29日二诊:尿赤减轻,纳食渐增,汗出较多,咽利,大便调,舌红、苔薄白,脉数。尿常规:红细胞(+),白细胞(+)。前方减牡丹皮、泽泻、金银花,加女贞子12 g、藕节15 g、旱莲草10 g。3剂。

    2月1日三诊:尿色如常,纳增,面润,汗止,大便调,舌脉如前。尿常规:(-)。前方减竹茹、神曲,加党参、山药、赤小豆各10 g。3剂。

    2月5日四诊:患儿一般状况良好,二便调,舌脉如前。前方减赤小豆,加桑寄生10 g、山茱萸6 g,续服2剂,患儿基本痊愈。

    按:血尿,又称“溲血”、“溺血”,多因热在下焦,肾与膀胱脉络损伤,致血不归经,溢于水道。如《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云:“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老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本病虽病位在下焦,其治并非拘于下焦。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易受外邪侵袭。六淫侵袭,首犯肺卫。肺为华盖,水之上源,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调节体内水液代谢。肺卫受邪,失于宣发肃降,从而影响体内水液代谢。因此,其治法强调从肺论治,创立强金利尿法治疗本病,疗效确切。如《血证论·尿血》云:“肺为水之上源,金清则水清,水宁则血宁。”方中白茅根、赤小豆清利肺水,麦冬清肺泻热,桔梗开宣肺气,生地黄归属肺经,既可清热凉血,亦可清肺生津。诸药配伍,可恢复肺气之宣降。另外,导师于临床多年实践中体会到,小儿血尿证临床多伴咽喉红肿,故治疗中必须坚持清利咽喉,使上焦清肃,方能通调水道,应重用牛蒡子、玄参、桔梗、麦冬等品。

    2外感咳喘治以微苦微辛、轻以去实法

    梁某,男,6岁,2007年2月1日初诊。患儿患哮喘4年余,近1周咳喘复发,现咳嗽喘促,夜间尤甚,痰黄黏稠难咯,鼻塞,清涕,咽疼不利,纳差,大便调,舌红、苔黄,脉数。查体:咽充血,双肺满布痰鸣音、哮鸣音。处方:薄荷9 g(后下)、桑叶10 g、杏仁10 g、前胡10 g、桔梗10 g、浙贝母10 g、瓜蒌皮10 g、黄芩10 g、牛蒡子10 g、焦三仙各30 g、生石膏30 g、炙枇杷叶10 g、炙麻黄9 g、葶苈子10 g、胆南星10 g、地龙10 g、炒紫苏子10 g、辛夷10 g、白果10 g。3剂。

    2月3日二诊:咳喘明显减轻,咳痰减少,鼻窍通,少涕,咽疼消,纳增,大便调,舌红、苔薄黄,脉数。查体:咽红,双肺可闻及痰鸣音。前方减牛蒡子、白果,加紫菀10 g、白茅根20 g。3剂。

    2月6日三诊:晨起轻咳,喘平,少痰,咽利,纳可,大便调,舌红、苔薄白,脉平。查体:咽(-),双肺呼吸音粗。前方减胆南星、葶苈子、紫苏子,加款冬花10 g、陈皮10 g。续服3剂,患儿咳嗽平复,喘息未发。

    按:《内经》中已有“喘吁”、“喘鸣”、“上气”的记载,《金匮要略》中论述了咳喘的临床表现——“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老师对小儿外感咳喘以疏表宣肺、利气化痰为总的治疗原则,不论风寒风热还是暑热秋燥等诸多类型的咳喘,均以“微苦微辛,轻以去实”为法。因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脏气清灵,治疗时贵在祛邪而不伤正。所谓“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选用杏仁、前胡、枇杷叶、桔梗等微苦微辛、轻以去实之品。切忌过早投用苦寒降火、柔润滋阴之品,以防闭门留寇,邪恋久羁,缠绵难愈。

    3胃脘痛治以健脾和胃,兼以消导法

    赵某,男,14岁,2006年11月30日初诊。阵发性胃脘痛半年余,近1周胃痛加重,腹胀,嗳气,呃逆,恶心欲吐,面色少华,纳差,大便偏溏,日2行,舌淡、苔白厚,脉沉细。处方:苏梗10 g、木香10 g、竹茹6 g、砂仁10 g、炒扁豆10 g、茯苓10 g、陈皮10 g、厚朴10 g、黄连10 g、甘草9 g、白豆蔻10 g、焦三仙各30 g、川楝子6 g、延胡索6 g、炮姜6 g、白芍10 g。4剂。

    12月4日二诊:患儿胃脘痛、腹胀均消失,无嗳气、呃逆,面色少华,纳增,大便偏溏,日1行,舌脉如前。前方减川楝子、延胡索、白芍、扁豆,加党参10 g。5剂。

    12月9日三诊:患儿胃脘痛未发,面色转润,纳增,大便转调,舌红、苔白,脉滑。前方加白术10 g、升麻6 g,续服7剂,患儿基本痊愈,随访半年,胃脘痛未再复发。

    按:导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对小儿脾胃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独到的辨治方法。她认为当今由于家长对独生子女的娇宠过度,过食肥甘,使小儿的饮食结构极不合理。饮食不节是导致儿童脾胃病的主要原因。所以在治疗脾胃疾病时,导师强调顾护脾胃及饮食宜忌,并根据小儿“纯阳之体”、“稚阴稚阳”的生理特点,倡导“脾虚宜健不宜补”的学术观点,提出“健脾和胃,兼以消导”为主治疗小儿脾胃疾病。所用诸药以清灵为要,如苏梗、木香、厚朴、陈皮、白豆蔻、焦三仙、炒扁豆等。健脾消导而不伤正,亦克服了一味补脾,壅滞气机,升降失司之弊。而陈皮与竹茹,木香与黄连,苏梗与半夏等均是导师健脾和胃的常用对药。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作者: 卢爽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