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医儿科杂志2009年第5卷第4期

自拟茵陈茅根汤加金双歧早期预防新生儿病理性黄疸77例疗效观察

来源:《中医儿科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茵陈茅根汤加金双歧预防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将114例新生儿按黄疸出现的顺序随机分成3组,茵陈茅根汤加金双歧组、茵陈茅根汤组和对照组。每组每天监测皮测值2次,茵陈茅根汤组单服茵陈茅根汤,茵陈茅根汤加金双歧组服茵陈茅根汤加金双歧,对照组不进行干预。6d后,观察3组新生儿病理性黄......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观察茵陈茅根汤加金双歧预防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将114例新生儿按黄疸出现的顺序随机分成3组,茵陈茅根汤加金双歧组、茵陈茅根汤组和对照组。每组每天监测皮测值2次,茵陈茅根汤组单服茵陈茅根汤,茵陈茅根汤加金双歧组服茵陈茅根汤加金双歧,对照组不进行干预。6 d后,观察3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结果茵陈茅根汤加金双歧组及茵陈茅根汤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或P<0.05)。茵陈茅根汤加金双歧组的病理性黄疸发生率低于茵陈茅根汤组(P<0.05)。结论茵陈茅根汤加金双歧对预防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有效,且用药有针对性。

【关键词】  茵陈茅根汤;金双歧;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皮测值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现象,60 %的足月儿和80 %的早产儿可于生后2~3 d出现黄疸,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而病理性黄疸有导致胆红素脑病的可能,积极预防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对新生儿的健康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减轻生理性黄疸,预防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笔者采用新生儿口服中药汤剂加金双歧的方法,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来自本院产科,且符合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诊断标准[1]。共114例,其中男53例,女61例;体质量2 100~4 280 g;年龄18 h~3 d;开奶时间均在30 min~1 h。按黄疸出现的顺序随机分成3组,茵陈茅根汤加金双歧组41例,其中男19例,女22例;足月32例,早产4例,过期产3例;平均体质量(3 205±845)g;平均年龄(51±17)h。茵陈茅根汤组36例,其中男17例,女19例;足月28例,早产6例,过期产4例;平均体质量(2 990±890)g;平均年龄(52±18)h。空白对照组37例,其中男17例,女20例;足月29例,早产5例,过期产3例;平均体质量(3 010±785)g;平均年龄(54±15)h。排除了新生儿溶血(包括G6PD缺乏症)、窒息、缺氧、酸中毒、败血症、高热、低体温、低蛋白血症、低血糖的情况。3组间一般资料及喂奶次数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茵陈茅根汤加金双歧组

    茵陈茅根汤组成:茵陈10 g、白茅根15 g、车前子6 g、茯苓6 g。水煎2次,共取汁30~50 mL混合,分多次口服,1剂/d,同时加服金双歧,每次1片,3次/d。

    2.2  茵陈茅根汤组

    单服茵陈茅根汤,剂量服法同前。

    2.3对照组

    对照组不进行干预。

    各组共服药6 d,拒服者可加适量葡萄糖液或乳汁混合后喂服。每天经皮胆红素测定2次。

    2.4统计软件

    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3结果

    3.1疗效标准[2]

    3组在治疗观察中如有拒奶,精神状况改变,胆红素持续升高 (每24 h升高>85 mmol/L),或黄疸持续时间超过1周(发现黄疸当日起)或仍超过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者,均视为无效。

    3.2治疗结果

    茵陈茅根汤加金双歧组及茵陈茅根汤组病理性黄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或P<0.05)。茵陈茅根汤加金双歧组与茵陈茅根汤组病理性黄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 (P<0.05)。说明茵陈茅根汤加金双歧组能明显降低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见表1。表1  3组病理性黄疸发生率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茵陈茅根汤组比较△P<0.05

    4讨论

    新生儿黄疸中医学称为“胎黄”“胎疸”。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指出:“小儿在胎,其母脏气有热,熏蒸于胎,至生下小儿遍体皆黄,谓之胎疸也。”临床以出生后全身皮肤、巩膜发黄为主要症状。其基本发病机理是由于胎儿时期感受湿热或瘀热内阻。孕母感受湿热传入胎儿,或婴儿于胎产之时、出生之后,感受湿热邪毒,因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不健运,感受湿热之邪未能转化,透发于外,而致皮肤面目发黄;或小儿禀赋虚弱,湿热内阻,气机不畅,肝胆疏泄失常,以致气机郁滞,脉络淤积而发黄。根据“黄疸必伤血,治黄要活血”的原则和新生儿“脏腑娇嫩”及“成而未全,全而未壮”的生理特点,我们自拟茵陈茅根汤以清热利湿、疏肝活血。其中茵陈祛湿热、清热利湿入肝经,其气清香,善宣热达表,使热从外越,《本草经疏》云其“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且所含挥发油及叶酸,有利尿、增加胆汁分泌和退黄作用;白茅根入血分,泻血分湿热而凉血,又能通利血脉以消散瘀血;茯苓疏肝理气和胃,有助于清除黄疸,《医学衷中参西录》云其“虽为脾胃之药,而实善舒肝气”;车前子甘寒滑利,利水,并能清热。全方针对病机,用药专而不杂,使湿热之邪从二便而出,不仅减轻了新生儿黄疸,亦降低了病理性黄疸发生率。该方退黄迅速,服药期间出现大小便次数增多,有利于黄疸排泄。服用该方临床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

    新生儿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有密切关系。新生儿出生时肠道内无细菌,结合胆红素不能被还原成尿胆原随粪便排出。同时,新生儿小肠肠腔内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较高,可很快使结合的胆红素分解成脂溶性的,未结合的胆红素迅速从肠道吸收。且新生儿肠腔内的胎粪约含有胆红素80~100 mg,相当于新生儿每日胆红素产生量的5~10倍。加之新生儿出生头几天喂养不足,肠蠕动减慢,排便延迟,可使胆红素肝肠循环增加,加重胆红素的重吸收,易形成胆红素脑病。因此促进胆红素排泄,减少回吸收是减少新生儿黄疸的有效措施[3]。

    金双歧是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三联活菌剂,其中双歧杆菌活菌数量达每克1亿个以上。口服金双歧可充分补充小儿肠道内的双歧杆菌,帮助新生儿迅速建立正常肠道菌群,健全小儿肠道内的微生态系统,促进小儿消化、吸收、排泄的功能,促进肠蠕动,有利于胎粪尽快尽早地排出,从而减少了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减少了胆红素的重吸收,使血清胆红素浓度迅速下降。同时,结合中医辨证论治以茵陈茅根汤为主方加减,清热利湿,疏肝活血,退黄快且不易反跳,能尽快降低血清胆红素,从而减少核黄疸的发生,进而避免再治疗后遗症的出现,提高小儿生活质量。

    本次临床观察结果显示,自拟茵陈茅根汤加金双歧能明显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减轻了经济负担和患儿的病情。

【参考文献】
  [1]王慕荻.儿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8.

[2]袁承文.儿科诊断治疗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165.

[3]金汉珍.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3:265-266.


作者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 410007

作者: 2009-8-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