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医儿科杂志2010年第6卷第4期

史正刚教授运用曲麦枳术丸治疗小儿积滞的经验

来源:中医儿科杂志
摘要:【摘要】总结史正刚教授治疗小儿积滞的经验。依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小儿“脾常不足”,运化力弱,易因喂养不当、饮食失节引起积滞、泄泻、腹痛等病证,应用曲麦枳术丸加减治疗,燥湿运脾,消积导滞,取得满意疗效。【关键词】曲麦枳术丸。小儿积滞。...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总结史正刚教授治疗小儿积滞的经验。依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小儿“脾常不足”,运化力弱,易因喂养不当、饮食失节引起积滞、泄泻、腹痛等病证,应用曲麦枳术丸加减治疗,燥湿运脾,消积导滞,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  曲麦枳术丸;小儿积滞;经验;史正刚

 史正刚教授从事中医儿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多年,治学严谨,学验俱丰,尤其是对小儿积滞的辨证治疗具有独到之处。笔者跟随史老师临诊以来,常遇小儿积滞证,多应用曲麦枳术丸化裁治疗,每获良效,现介绍如下。

  1病因病机

  积滞是指小儿内伤乳食、停聚中脘、积而不化、气滞不行所致的一种脾胃疾病,临床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胀满、嗳腐呕吐、睡卧不宁、大便不调等为主要特征。1997年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中对积滞病证的定义是:因乳食内积、脾胃受损所致,以小儿腹泻或便秘、呕吐、腹胀腹痛为主要表现的胃肠疾病。“积”指聚集,有积蓄、堆积之意;“滞”指停滞,为停滞不畅之意。早在《内经》《难经》中已有多处关于“积”的记载,而“积滞”之名,首见于宋代·刘昉《幼幼新书·卷二十二》,该书中多处提及治疗积滞的方药。历代医著中,本病被称作“食积”“食不消”“食滞”“伤食”等。

  史教授认为积滞是由于小儿脾胃素虚和饮食不节所导致的脾失健运,胃失和降,食积停滞。古人云:“乳贵有时,食贵有节。”《内经》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小儿脾常不足,乳食不知自节,饥饱不均,或喂养不当,乳食无度,均可损伤脾胃。脾主运化,为生化之源;胃主受纳,为水谷之海。无论是脾胃素虚,还是饮食不节引起的积滞,其病理变化均可归于脾司运化、胃司受纳的功能失常。正如《证治准绳·幼科·宿食》云:“小儿宿食不消者,胃纳水谷而脾化之,儿幼不知撙节,胃之所纳,脾气不足以胜之,故不消也。”脾主运化,脾气主升;胃司受纳,胃气主降。脾胃运化失司,则脾运失健,胃不受纳,造成厌食;食积中焦,运化失司,是为积滞;脾性喜燥而恶湿,得阳则运,遇湿则困,乳食停积中焦,碍脾生湿,积滞内停,蕴而生热,形成积滞化热;水湿滞留中焦,困遏脾阳,阻碍胃气升发,形成脾虚挟滞。若纳运相配、燥湿相济、升降相合,使脾健胃和,则积自去。所以在治疗上应运脾、燥湿、消积、导滞。

  2治疗方法

  曲麦枳术丸最早记载于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由枳术丸加味而成,是张元素由《金匮要略》枳术汤衍变而来。枳术汤中枳实用量倍于白术,且用汤剂,原方主治“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张氏针对脾虚气滞食积证,变换枳实、白术用量,即重用白术,又用荷叶烧饭为丸,意在以补为主,再易汤为丸,治以缓消。曲麦枳术丸在其基础上加入炒神曲、炒麦芽,临床用于治疗脾虚停滞、脘腹痞满、倒饱嘈杂、不思饮食。

  史教授之曲麦枳术丸由枳实、苍术、炒神曲、炒麦芽组成。方中用苍术易白术。张隐庵《本草崇原》云:“凡欲补脾,则用白术;凡欲运脾,则用苍术。”江育仁教授指出:“欲健脾者,旨在运脾,欲使脾健,则不在补而贵在运。”强调了健脾的关键在运,运脾是保证脾健的重要治疗方法。苍术辛苦而温,气味芳香,其辛香开郁,苦温燥湿,芳香醒脾,辛温扶用,能开脾气之郁,疏脾湿之蕴,散脾经之寒,舒脾运之滞。苍术使其就脾之所喜而击脾之所恶,使脾气舒展,运化之机恢复而达健旺,是为君药。枳实破气除痞、消积导滞为臣药。炒神曲消食和胃,炒麦芽健脾消食、疏肝解郁,共为佐药。史教授认为该方有健脾运脾、化湿理气、消积导滞的特点,运脾之中兼以燥湿,消食之中兼以和胃,使脾健胃和而无留滞之弊。脾健则运,运脾则健,补虚则旺,食滞宜消,若只健脾而不消滞,则已滞之积不得去;若只消滞而不健脾,即使积滞暂去,犹有再积之虞。小儿脾常不足,容易罹患脾胃病,治疗上偏补则壅碍气机、峻消则损脾伤正。故治之大法应补中寓消、消中有补、补不碍滞、消不伤正。

  史教授在临床上应用此方治疗小儿积滞时,常根据小儿具体症状,加以他药,收效甚显。如有腹胀、腹痛者,加木香、川楝子、延胡索、槟榔以行气止痛;腹泻者,加葛根、焦山楂、炒山药、炒薏苡仁以健脾生津止泻;呕吐者,加藿香、淡竹茹、姜半夏以清热和胃、降逆止呕;便秘者,加莱菔子、决明子、火麻仁以润肠通便;寐不安、汗多者,加蝉蜕、酸枣仁、远志、石菖蒲以养心安神敛汗;咳嗽、流涕、痰多、咽红肿者,加旋覆花、夏枯草、浙贝母、僵蚕以润肺化痰、散结消肿;口干、口苦者,加栀子、龙胆草、黄芩、生地黄、柴胡以清利湿热。

  3典型案例

  验案 1王某,女,5岁,2009年12月5日就诊。患儿脘腹胀痛2周,拒按,伴嗳腐吞酸,不思饮食,食而不化,呕吐2次,呕吐物酸臭伴有不消化食物,大便干,舌质淡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此为食滞肠胃,气机不畅所致之腹痛。治以消积导滞,理气止痛。选用曲麦枳术丸加减:枳壳、苍术、炒神曲、白芍、乌梅、延胡索、槟榔、淡竹茹、焦山楂、莱菔子、威灵仙各8 g,炒谷麦芽、夏枯草、冬瓜仁各10 g,木香6 g。4剂,水煎温服。服用后腹胀痛、饮食明显好转,呕止,大便偏干。再以上方去淡竹茹、乌梅、夏枯草,加决明子8 g,水煎服,服用4剂后诸症痊愈。

  验案 2 姚某,男,10岁,2009年12月23日就诊。腹泻2 d,大便3~4次/d,酸臭伴不消化饮食,呕吐2次,纳呆恶食,有不洁饮食史,时有腹痛,泻后痛减,舌淡、苔厚腻,脉滑数有力。此为食滞不化之泄泻。治以消食导滞、运脾止泻。选用曲麦枳术丸加减:枳壳、苍术、炒神曲、焦山楂、藿香、佩兰、栀子、槟榔、淡竹茹、炙甘草各8 g,炒谷麦芽、炒薏苡仁、炒山药各10 g,砂仁、木香各6 g。水煎服,服用4剂后痊愈。

  按语万全在《育婴家秘》中说:“脾不用事,其气尚弱,乳食易伤,故曰脾常不足。”充分说明了小儿脾胃薄弱,运化功能尚未健全的生理特点。加之小儿不知饥饱,饮食失宜,而易伤及脾胃,脾胃为病,不能蒸腐运化水谷,可发生食积、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证。而《内外伤辨惑论》之曲麦枳术丸有燥湿运脾、消积导滞之功,药效明显,随症加减,每能取效。

 

作者: 张贵春 指导史正刚 2011-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