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4年第4卷第9期病例报告

肾胚胎瘤临床X线分析(附1例报告)

来源:INTERNET
摘要:肾胚胎瘤又称Wilms瘤,于1814年由Rance首先报道,1899年Wilms作了详细描述,故亦称Wilms瘤或肾母细胞瘤、腺肉瘤、腺肌肉瘤等。我院遇到1例14岁儿童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病理诊断为肾胚胎瘤。...

点击显示 收起

    肾胚胎瘤又称Wilms瘤,于1814年由Rance首先报道,1899年Wilms作了详细描述,故亦称Wilms瘤或肾母细胞瘤、腺肉瘤、腺肌肉瘤等。为婴儿及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神经母细胞与白血病。绝大多数患者为3岁以内儿童,4岁以上则发病率显著减少。我院遇到1例14岁儿童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儿,男,14岁,以发热、头痛、咳嗽及腹部包块来院就诊。查体发现腹部膨隆、右侧中上腹可触及一儿头大小肿块,中度硬,有轻度压痛,表面有小结节,边界清楚,较固定。化验检查血、尿常规及肝功能检查均正常。B型超声检查肝、脾正常。右肾形态显示不清,相当于右肾区探及一约17cm×17cm大小回声不均匀,边界不规则之肿物。

  1.2 X线及CT表现 腹部平片见右侧腹部密度增高,并可见大量斑片状钙化影。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见右侧肾盂、肾盏向下内方移位,其形态大小未见异常。钡餐检查见胃肠道向右移位。CT平扫见右肾区巨大实性肿块,密度不均匀,有大量钙化,部分边缘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增强扫描呈轻度不均匀强化。

  1.3 手术所见 肿物约儿头大小,表面凸凹不平,内侧面与后面浸润生长,与周围组织粘连较重,经钝、锐性剥离,切断输尿管及肾蒂,移去肿瘤。病理诊断为肾胚胎瘤。

  2 讨论

  ,肾胚胎瘤是儿童期常见恶性肿瘤,占婴儿及儿童恶性肿瘤20%,其中65%发生于3岁以前。Abesnense统计856例,平均年龄为3.2岁,新生儿及成人罕见。丁文熙报道35例,1~4岁儿童占74%,双侧发病2例。刘元炜报道70例,4岁以下占94%,并将其分为四型,即移压型,破坏型,不显影型和肾外型。本例为移压型,肾盂、肾盏显示良好,只有受压移位征象,且可见大量钙化。钙化见于晚期患者,为预后不良指征。

    本病早期可无症状,常在换衣、洗澡时偶然发觉有腹部包块,男女发病相近,可有发烧、背痛、消瘦及食欲不佳,半数以上有高血压,15%的胃肾胎癌患者伴有先天畸形,如先天性无虹膜,半身肥大,马蹄肾和内脏巨大症。晚期可出现血尿及恶病质。
   
  本病检查以B型超声为首先,诊断率达97%。静脉肾盂造影(IVP)等亦是常用方法之一,多数能查出肿块,但常有误诊。CT的应用能明显减少误诊率,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且能准确估计病变起源与范围,便于对无功能肾的检查。上述方法联合应用可大大提高诊断率,几乎可达100%。

  (收稿日期:2004-05-23)

  作者单位:157009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结核肿瘤医院放射线科 

  (编辑刘 静)

作者: 杨滨 2005-7-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