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6年第6卷第10期

脊柱化脓性骨髓炎的诊断及治疗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脊柱化脓性骨髓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1998~2004年,收治以腰痛伴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12~63岁,平均35。患者先有胸腰背部疼痛,14例出现剧烈疼痛,伴有体温升高(超过39℃),局部无红肿,有深压痛及叩击痛,脊柱活动受限,但无脊髓及马尾神经压迫症状,大便正常,......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脊柱化脓性骨髓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1998~2004年,收治以腰痛伴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12~63岁,平均35.4岁。患者先有胸腰背部疼痛,14例出现剧烈疼痛,伴有体温升高(超过39℃),局部无红肿,有深压痛及叩击痛,脊柱活动受限,但无脊髓及马尾神经压迫症状,大便正常,对患者行白细胞计数,血沉和MRI等检查,16例中,14例血沉超过65mm/h,1例血沉为26mm/h,1例血沉为40mm/h,3例患者白细胞计数超过10×109/L,6例患者经椎弓根穿刺活检,阳性率为76%,入院后给予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至少6周,继而口服抗生素治疗8周,14例患者血沉于治疗后1个月下降50%以上,约92%的患者保守治疗有效。结果  16例患者有13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年,平均2年4个月,获得随访的13例患者中,9例无临床症状,2例有稍微背痛,2例有慢性严重的背痛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后行手术治疗,14例行MRI检查,3例显示局部椎体及椎间盘仍有破坏,T1加强像示低倍信号范围缩小,T2加强像示仍为高信号。结论  脊柱化脓性骨髓炎患者血沉和白细胞计数敏感,MRI及病组检查对明确诊断有重要意义,采用静脉滴注抗生素及口服抗生素序贯疗法治疗1个月后血沉下降,是保守治疗成功的标志,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行手术治疗。
   
  【关键词】  脊柱化脓性骨髓炎:诊断与治疗

    由于脊柱化脓性骨髓炎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不具备特异性,所以早期诊断困难,多数文献报道以症状出现到确诊,常需要2~8个月,1998~2004年,我院共收治脊柱化脓性骨髓炎患者16例,现将诊断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6例患者,男9例,女7例,年龄12~63岁,平均年龄35.4岁,受累椎体:胸椎2例,腰椎14例,3例曾有腰部外伤史,患者先有胸腰部疼痛,14例先有剧烈疼痛,伴有体温升高(超过39℃),局部无红肿,有深压痛叩击痛,脊柱活动受限,但无脊髓及马尾神经压迫症状,二便正常,所有病例均排除因脊柱有创检查及手术所致的感染。

  1.2  诊断 

  患者出现首发症状至确诊时间:1个月以内者6例,1~2个月者为8例,3~8个月者为2例,虽然患者均于入院前应用抗生素治疗,体温降低,未做血培养,但均行血沉、白细胞计断和影像学检查。

  16例患者的血沉均不同程度升高,其中1例为26mm/h,1例为40mm/h,另外14例均超过60mm/h,3例患者白细胞计数超过10×109/L,中性粒细胞为60%~68%,淋巴细胞为28%~38%,另外13例患者白细胞计数正常。

  14例患者行MRI检查,T1加强像示邻近椎体松质骨高信号消失,代之以低信号,椎管可见低信号的异常软组织肿胀,椎间盘低信号,T2加强像病变区域信号增强,其中6例椎间隙变窄与椎体分界不清,椎旁可见高信号的异常软组强肿胀,MRI检查未见椎间盘突出征象。

  根据患者表现为胸腰背部剧烈疼痛,伴有体温升高症史,血沉升高,MRI T1加强像示:邻近椎体和椎间盘信号下降。而T2加强像示:病变区域信号增强等症状及辅助检查进行诊断,本组有6例患者经椎弓根行穿刺活检,其中5例为骨组织的慢性炎症,另1例检查为阴性。

  1.3  治疗 

  入院后给予静脉滴注抗生素,其中3例治疗3周(又在院外治疗3周),10例治疗6周,3例治疗7~10周后均改用口服抗生素6周,对已在院外静脉滴注抗生素者继续应用上述抗生素,总疗程达6周或血沉降至正常后再口服抗生素6周。

  2  结果

  治疗1个月后,16例患者血沉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14例患者血沉降低50%以上。

  本组13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年,平均2年4个月,获得随访13例患者中,9例无临床症状,2例有轻微背痛,2例有慢性严重的背痛,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后行手术治疗,行病灶清除,植骨术及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术后患者伤口痊愈,症状缓解。

  3  讨论

  3.1  脊柱化脓性骨髓炎的诱因 

  脊柱化脓性骨髓炎发于青壮年,目前诱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是由其它部位感染而引起,如泌尿生殖系统、软组织、上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另外创伤也有可能诱发脊柱骨髓炎。

  3.2  脊柱化脓性骨髓炎的诊断 

  目前认为脊柱化脓性骨髓炎从发现症状到确诊的时间为1周~1年,平均10周。本组病例,白细胞数增高不明显,但血沉均增快,故我们认为血沉检测较白细胞计数敏感。本组获得随访的13例患者中,结果良好者有9例,其血沉均治疗后第1个月明显下降,而残留4例患者其血沉在治疗后第1个月无明显下降,故我们认为治疗1个月后血沉下降是保守治疗成功的标志。

  另外,影像学检查也可帮助脊柱化脓性骨髓炎诊断,活检也可用于诊断脊柱化脓性骨髓炎。

  3.3  脊柱化脓性骨髓炎与免疫性椎间盘炎的鉴别诊断 

  一般通过影像学检查很难鉴别,一般认为,体温超过39℃MRI检查示椎体破坏,但未见椎间盘突出征象,应用抗生素治疗有效是脊柱化脓性骨髓炎的诊断要点,免疫性椎间盘炎患者无细菌感染征象,体温一般不升高,并且使用抗生素无效。

  3.4  脊柱化脓性骨髓炎的治疗 

  无并发症的脊柱化脓性骨髓炎保守治疗的方法是静脉使用抗生素,继之口服抗生素,我们采用静脉至少滴注抗生素6周,然后改为口服抗生素6周的方法治疗,疗效满意。

  脊柱化脓性骨髓炎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时,可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另一指征是:出现神经受损症状,形成脓肿或窦道。手术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病变部位和病程严重程度来决定。

  作者单位: 642150 四川隆昌,隆昌县中医医院 

作者: 张宗明,张飞翔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