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9年第9卷第4期

临床常见不合理用药浅析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我院临床输液中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情况,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07—2008年临床157例输液中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论应重视临床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输液反应。...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了解我院临床输液中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情况,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查我院2007—2008年临床157例输液中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不良反应发生和很多因素有关,抗菌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药效学和药化动力学的改变等有关。结论 应重视临床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输液反应;分析

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指出:全球病人有三分之一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而不是疾病本身[1]。而静脉滴注给药是临床上常用的抢救治疗患者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风险性较大的一种给药方式。据报道住院患者输液使用率>90%,有的加药超过6种。尤其抗生素使用最为频繁,占整个输液药品43.5%,其次是中草药制剂和心脑血管药。输液中加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 “混滴”, 以及多组输液序贯联用,特别是药物配伍不当,溶媒选择不当,给药方案不当,重复给药,药理拮抗等,产生了许多不可预见的结果。笔者对本院157例输液的不良反应进行归纳分析,找出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和实例以供临床医师参考,为临床医师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取2007—2008年我院临床各科室上报的157例输液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ADR)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对157例输液中不良反应11类41种药品进行分析  其中抗生素58例(36.9%),中药制剂28例(17.8%),心脑血管药16例(10.2%),其他55例(35.1%)。

    2.2  157例输液反应用药情况  见表1。表1  157例输液反应用药情况(药物因素)

    3  讨论

    联合用药是为了取得协同作用、抵消副作用、延缓耐药性的产生等是必要的,但药物种类繁多,性质各异,联用后在药理和理化方面产生相互作用,以致可能引起各种不良反应,甚至导致死亡[2]。现对几起不合理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加以分析,以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

    3.1  溶媒选择不当、配伍后理化性质改变  例1,患者,女,52岁,患有心血管疾病,用 5%葡萄糖250ml+灯盏花30mg 静滴,静滴约60ml液体出现浑浊沉淀,患者出现心悸、胸闷、乏力、皮疹发痒等症状,立即停止输液,按过敏反应处理。

    分析:灯盏花的pH值为7.4左右,在酸性环境中(葡萄糖的pH 值为 3.2~5.5)产生浑浊沉淀。故不得与pH值低于4.2的5%葡萄糖合用,可用250ml生理盐水或500ml 5%或10%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后使用。

    例2,患者,男,15岁,患有呼吸道严重感染,用5%的葡萄糖250ml+头孢哌酮钠2g静滴,出现皮疹、荨麻疹、瘙痒、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停药。

    分析:处方中头孢哌酮钠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静滴时,头孢哌酮钠的pH值<4时分解较快,效价降低[3]。应建议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后使用。

    例3,患者,男,6个月,不明原因发热,腹泻,用 10%葡萄糖400ml+5%碳酸氢钠20ml+10%氯化钾 10ml+10%氯化钠10ml+维生素B650mg,用后约15min,出现寒战、畏冷、  四肢末梢冰冷 ,口唇发绀,停止输液,按过敏治疗,症状好转。 

    分析:患者所用药物中,葡萄糖注射液与维生素 B6的pH值接近,10%氯化钾与 10%氯化钠的pH值接近,加入 5%碳酸氢钠,其pH为8.5,容易受pH的影响而产生聚合物出现沉淀,影响滴注。

    3.2  药理性之间的配伍禁忌  例1,患者 ,男,5岁,因患支气管肺炎,医生给予10%葡萄糖50ml+香丹6ml+维生素K120mg静滴,约10min后患者出现鼻尖部青紫,咳嗽,呕吐,出汗,停止输液,平卧,测T 37.6℃,P 120次/min,给予抗过敏治疗,症状好转后送儿科病房继续观察。

    分析:香丹为丹参与降香制成的灭菌水溶液,其pH值为 6.8,香丹与维生素K1配伍,因丹参有活血作用,经现代研究证明丹参能抑制血小板功能、抑制凝血功能、激活纤溶酶原—纤溶酶原系统而促进纤维蛋白原溶解FDP,而与抗纤溶药会产生药理性拮抗,故二者配伍会降低止血药的疗效[4]。

    例2,患者,男,51岁,因患上呼吸道感染,用10%葡萄糖200ml+清开灵30ml+乳糖酸红霉素混合使用,出现皮疹、寒战、发热、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按过敏处理。

    分析:清开灵尽量减少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尤其不应与抗生素药物混合使用,到目前为止,已确认清开灵注射液不能与硫酸庆大霉素、青霉素G钾、乳糖酸红霉素等混合使用。

    3.3  药物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有些药物本身是氧化剂,能和另外一些具有还原性的药物一起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药物本身化学结构改变。

    53岁男性患者,肺癌、胃癌术后,医生给予 10%葡萄糖500ml+中性胰岛素8IU+10%氯化钾10ml+维生素C 3.0g+维生素K 30mg,约 15min后患者出现过敏反应。

    分析:(1)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醌类药物维生素 K具有弱氧化性,二者在体外存在物理配伍禁忌,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致维生素K失去止血作用。(2)维生素C与胰岛素配伍可发生浑浊沉淀,从而导致胰岛素变质,故不能合用。

    3.4  药物本身性质不稳定  10%葡萄糖 250ml+硝酸甘油10mg+10%氯化钾 7.5ml+胰岛素4IU静滴,约10min后患者出现血压下降,70/40mmHg,立即停药。

    分析:硝酸甘油本身性质不稳定,只能单独静滴,不能与其他药物混合。

    3.5  药理拮抗

    3.5.1  杀菌剂与抑菌剂合用  阿莫西林为繁殖期的杀菌剂,而琥乙红霉素为繁殖期的抑菌剂,二者合用可发生降效作用。

    3.5.2  左旋多巴和维生素B6合用  由于维生素B6会增加外周多巴胺脱羧酶活性,加速左旋多巴在外周脱羧变为多巴胺,多巴胺不能通过血脑屏障,故不能发挥其抗震颤麻痹作用,因此二者不能合用。

    3.6  毒性相加  庆大霉素和速尿合用,可加重耳毒性反应,可致耳聋,还可使肾脏受损。

    4  小结

    不合理用药带来了药品浪费,不良反应的增加,药源性疾病尤其是耐药菌株不断产生。这不仅引起医学专家的重视,也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因此我们要加强医务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医生要注意用药的合理性,药师要严把处方审核关,从而促进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 杨文展,杨丽,马萍,等.加强药品使用的监督管理.中国药房,1999,10(2):88.

2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8,566.

3 胡应伦.头孢哌酮钠静脉滴注溶媒的选用.中国医院药学,2002,22(8):508-509.

4 牛继红,李庆辉.中西药配伍的不良相互作用.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10(3):76-77.

(编辑:李 木)


作者单位:751600 宁夏青铜峡,青铜峡市人民医院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