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年第15卷第1期

中西医结合实现骨科新突破

来源:《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摘要:中西医结合在骨科专业是一项领先国际的特色医学,在当今全球高速发展的技术革命浪潮中,我们有责任进一步挖掘和探索,使之发扬光大,为我国骨科抢先国际科技创新前沿再放异彩。1现代高科技使骨科常规技术更新换代,异彩纷呈随着改革开放和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近20年来,我国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方面相继引......

点击显示 收起

  中西医结合在骨科专业是一项领先国际的特色医学,在当今全球高速发展的技术革命浪潮中,我们有责任进一步挖掘和探索,使之发扬光大,为我国骨科抢先国际科技创新前沿再放异彩。
   
  1  现代高科技使骨科常规技术更新换代,异彩纷呈
   
  随着改革开放和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近20年来,我国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方面相继引进众多高、精、尖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其中骨科专业占有相当比重。如CT、MRI、C型臂X线机、手术导航系统、步态分析等检查诊断设备以及器官内窥镜、各种手术器材与配套设备、人工关节及骨内、外固定器材与配套设备、生物医学产品等。引领骨关节外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从理念到实践发生重大改革和变化,医疗质量与科教水平今非昔比,与国际距离日趋缩小。
   
  2  传统医学在骨科历史悠久、独具特色
   
  据资料记载,我国中医药在骨科的应用已有5 000多年历史,在这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经过历代学者收集整理,反复实践,逐渐形成了我国独特的包括藏医、蒙医在内的中医药诊疗体系,成为广大劳动人民同疾病伤残作斗争的传统方式方法。中医药资源广阔,制作容易,成本低廉,疗效可靠。数千年来,中医药经过不断的研究探索提炼,许多精粹方剂,流传至今。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中央人民政府的鼓励下,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药学蓬勃发展,中医院、中医药教学和研究机构在全国各地相继建成,中医药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作用与日生辉。尤其在骨伤科方面最具有代表性,如针灸、推拿、中草药对软组织劳损、跌打损伤,功能性腰腿痛等疾患的治疗以及各种正骨手法对骨折、关节脱位、落枕等急性伤患的整复,成为我国经典传统医学中的一绝。
   
  3  任何经典都不会完美无缺
   
  3.1  高科技存在高风险、高难度、高成本
  
  3.1.1  高风险
   
  随着各种先进的现代诊疗设备与器材的普遍应用,手术例数增加,因适应证选择不当、检查诊断不完善、不准确、手术操作失误、医疗器械不良等原因导致术中、术后并发症相对增多,不仅影响了治疗效果,也给医生开展工作带来压力。下面结合近年来国内骨科热点手术临床报道,提出讨论。
   
  某大学医院报告开展腰椎融合器(Cage)手术80例,发生并发症7例,其中硬脊膜撕裂2例,神经牵拉症状3例,椎间Cage塌陷2例。
   
  某总医院报告胸腰椎骨折后路内固定失败14例,均合并有脊髓损伤症状。分析原因有:内固定器材选择不当、定位错误、撑开过度、断钉及松动。
   
  某市级三甲医院报告开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失败46例,原因包括:(1)术后感染5例;(2)双动头内头脱位3例;(3)股骨假体断裂1例;(4)股骨假体松动下沉7例;(5)半髋术后臼底磨损内陷5例;(6)髋臼安放固定不当7例;(7)假臼松动1例;(8)后壁锉磨过度缺损2例;(9)股骨假体过小3例;(10)前倾角过大脱位1例;(11)前倾角过小脱位2例;(12)股骨假体柄穿过髓腔外2例;(13)假体内翻远端撞击股骨痛2例;(14)术后股骨干上1/3骨折2例;(15)异位骨化2例;(16)内衬正常磨损1例。
   
  某市级三甲医院报告开展人工膝关节置换术353个关节,术后有5个膝关节发生感染。
   
  某大学医院报告膝关节镜手术因误诊再手术21例。
   
  某大学医院报告开展交锁髓内钉治疗开放性小腿骨折120例,术中术后发生并发症49例(占40.8%),包括髓内钉开口错误3例、术中再骨折4例、锁钉误穿7例、小腿软组织损伤4例、大隐静脉损伤1例、腓总神经损伤1例、感染8例、锁钉断裂4例、主钉断裂1例、骨折延迟愈合12例、肢体短缩和膝内翻各1例、膝关节疼痛3例。
   
  某大学医院报告,后路椎间盘镜手术413例,发生并发症8例,占1.94%,其中硬膜囊损伤5例、椎间隙感染3例。
   
  某市三甲医院报告,用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55例,97例失败(27.3%)。其中螺钉穿出(>20 mm)75例,内翻畸形骨不愈合14例,穿透股骨头4例,感染4例。
   
  3.1.2  高难度、高成本
   
  任何一项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都存在一个认识和掌握过程,目前临床推广应用的各种先进医疗器材和设备都有严格的适应证、禁忌证和规范操作,不经过培训就上岗很难达到预想效果。资料报道椎间盘镜国内已引进数百台,不少单位引进设备后开展得不是很好,个别单位因发生并发症即不再应用,主要原因:(1)对设备性能及操作不熟悉;(2)镜下解剖掌握困难;(3)常规手术经验不足。
   
  由于现代设备价格高昂,必然带来病人医疗费用负担,供需矛盾突出,已成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中争议的焦点。
   
  据资料报道,目前我国市场上拥有医疗器械超过1 000种,各种耗材达1.8万种,年发生不良事件4万件。(原因包括:设计生产存在问题;使用后性能退化发生故障或损坏;临床使用错误。)
   
  3.2  中医药学存在掌握难、疗程长、易复发的问题
   
  中医药学在骨科的应用集中表现在3个方面:(1)正骨手法治疗一般常见四肢骨折与关节脱位;(2)推拿手法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3)中草药活血化淤、接骨疗伤。以上均已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精华在于望闻问切、辨证施治。不经过系统学习和实践很难掌握。
   
  由于中医药完全遵循人体生理规律,和高精尖物化治疗比较,其疗效缓慢,一些顽症疗程长,远期疗效复发率还比较高。如某机关门诊部报告采用中草药辨证施治加手法按摩,治疗中老年脊椎退行性骨关节病105例,14 d为1疗程,平均每例3个疗程。治疗结束时显效73例,有效26例,无效6例,5年后发函随访,56例反馈结果,其中25例症状稳定,没有加重,31例在此期间由于症状时轻时重,仍间断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推拿牵引治疗是祖国传统医学方法,应用不当可造成症状加重,腰腿痛剧烈,甚至大小便功能障碍,尿潴留,双下肢肌肉麻痹,足下垂等并发症。
   
  某医院报告1组采用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74例,平均疗程3~5个月,其中22例失败,改用手术治疗。分析失败原因:(1)手法过重;(2)适应证不当;另有18例自觉症状时轻时重,不影响功能。
   
  某基层医院报告1组采用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11例小儿前臂骨折,其中有3例断端对位差畸形愈合改为手术治疗,1例发生伏克曼挛缩症状,幸抢救及时没有留下严重后遗症。
   
  4  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是骨科特色医学发展方向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在国际上独树一帜的自主创新成果,它和单纯中医学或单纯西医学有质的变化和发展。最能说明问题的是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自上世纪50年代后期,以方先之、尚天裕等为首的一批骨科专家学者,遵循我国西医学习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方针、开展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当时在我国工作的英国J.S.Horn医生在卫生部组织的鉴定会上,观摩整复与固定技术表演后,赞赏折服,该成果于1963年在罗马国际外科学会上,由方先之率先作了报告,受到高度评价。1966年由方先之、尚天裕等总结了运用该成果治疗10余万例各个部位骨折的经验,围绕骨折愈合的核心生物学、生物力学问题,编辑出版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一书,并相继出版了日文、德文版在国际发行,至1977年,已有11个国家派留学生来华学习,既继承发扬了中医正骨经验,又对世界医学科学产生了影响,著名骨科前辈冯传汉教授在为《中国接骨学》(原名《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一书的作序中说:“骨折是人类永恒的医学课题,而骨骼却是人体中唯一能自身修复重建的组织。中西医结合包涵了中国和西方医学的精粹,能更多地运用骨骼这一特性,更好地治疗骨折。手法整复和小夹板固定最大限度地保存了骨折部位的血运和软组织连续,这是切开整复内固定所不能及的。手法整复对技术的要求,绝非低于手术治疗,甚至是高于后者。同样的,小夹板固定要求医生高度警觉与监护,否则常会出现循环障碍、骨折移位以及其他严重并发症,这可能是一些医生愿用手术整复固定的原因之一。然而,非介入性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安全、有效、经济,更符合发展中国家的需要。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在大量的实践中,形成一系列系统化的技术规程,并提出富有哲理性的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配合等理论与原则。我们不仅运用这些理论和技术,还要用现代科技发展他们。伦敦-北京夹板,是一个启示。任何事物都有其有利与不利,优点与不足的双重性,医学科技的运用与发展,也有其历史、社会包括民族文化的背景。同一优良疗法,在不同国度、社会里,其接受程度不同。随着高速交通的发展,文化科学交流的增加,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将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多的推广。
   
  上世纪70年代,冯天有新医正骨疗法的问世,通过独特的手法对腰部急性软组织劳损、小关节滑膜嵌顿引起的疼痛,功能受限,发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该方法也是我国中西医结合比较成功的一秀,其理论及经验很快辐射国内外产生巨大影响,并荣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迄今仍是临床治疗急性劳损性腰部疼痛的方法之一。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疑难病症,某医院从事临床治疗与研究30余年,根据股骨头坏死的不同类型,不同分期,采用纯中药提取制剂内服和局部外敷,已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试验证明,该院探索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改善股骨头血运,激活破骨细胞,使新的骨细胞生长。对一些中晚期的病人,有较大囊性变和大面积骨坏死的,还可采用自体干细胞移植、血管蒂移植,以及自体骨、异体骨、人工骨打压充填等多种治疗手段。患者来自国内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总结历史经验,西方医学是在某些国家民族医学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当时的科学技术而发展起来并推向世界。中国传统医学同样也要吸收现代科学技术使之成为中国特色医学,在当今日益激烈的科技竞争中,单靠引进、模仿,永远受制于人,只有坚持从源头创新,在关键技术上率先实现突破,才能把握科技交流的主动权、领先权。目前,骨科领域还有许多急待研究探讨的问题,如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病因及远期疗效,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伴严重髋关节脱位的关节功能重建,恶性骨肿瘤早、晚期的诊断治疗,严重脊髓损伤的早、晚期的治疗,严重骨缺损与骨不连的治疗,中老年骨关节退行性变与青少年类风湿症的病因及防治等等。如果通过现代医学科学和我国传统医学的结合,在常规诊疗方面发挖研究出一种早期即可诊断,疗效更显著的新途径、新方法,将对人类健康是一个巨大的贡献。事实上,随着在实践中认识的提高,不少专业人员正在努力探索推陈出新,加快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医药科技是生命科学的重中之重,一项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一项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是提高人类健康之善举,而且具有超值回报的效应,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相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中西医结合自主创新的道路,一定会实现骨科新进展、新突破,为我国骨科抢先国际科技创新前沿再放异彩。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88医院骨科研究所,山东泰安 271000)

作者: 宁志杰 2008-5-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