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年第16卷第11期

全面看待慢性骨髓炎的治疗

来源:《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摘要:【关键词】骨髓炎20世纪80年代以前,慢性骨髓炎(chronicosteomyelitis)在我国多数是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而造成。此外,临床发现细菌L型[2]已成为慢性骨髓炎难以治愈的原因,真菌[3]、梅毒螺旋体[4]引起的慢性骨髓炎也时有报道。病因的变化对治疗提出了新的要求。1全身治疗1。...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骨髓炎

   20世纪80年代以前,慢性骨髓炎(chronic osteomyelitis)在我国多数是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而造成;80年代以后,源于开放性损伤者逐年增多,究其原因:一是开放性创伤,尤以高能量创伤增加,除骨折外,多合并软组织损伤,易形成骨内感染;二是医源性感染,金属物插入骨内,如人工关节置换术等,从而引起骨内感染[1]。此外,临床发现细菌“L”型[2]已成为慢性骨髓炎难以治愈的原因,真菌[3]、梅毒螺旋体[4]引起的慢性骨髓炎也时有报道。病因的变化对治疗提出了新的要求。

    1  全身治疗

    1.1  抗生素治疗

    1.1.1  应用足量

    有效抗生素是其治疗本病的基础[5]。慢性骨髓炎除金黄色葡萄球菌(73%~85%)外,大多数为多种细菌混合感染。近年来,学者们报道G-菌感染增多[6],故应重视致病菌谱变化,根据细菌培养(包括厌氧菌培养)和药敏结果选用有效抗生素。在未获得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或培养“无细菌生长”时,首选先锋霉素V、庆大霉素、环丙沙星联合用药[7]。

    1.1.2  细菌“L”型慢性骨髓炎的治疗

    细菌“L”型是因变异而产生的细胞壁缺陷型细菌。由Klieneberger(1935)首先报道,故以她的工作单位Lester研究所第一个字母命名。其生物学活性与原菌(original)有别,与多种感染有关,引起骨髓炎的国内报道亦渐多,宜选用利福平(加几丁糖可提高疗效)、红霉素治疗。

    1.1.3  真菌慢性骨髓炎的治疗

    真菌感染引起者,宜用抗真菌药物如伏立康唑、普沙康唑等。

    1.2  高压氧治疗[8],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支持疗法,提高机体抵抗力。

    2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本病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其他治疗的基础。

    2.1  病灶清除术

    凡有死骨、死腔、窦道流脓、包壳骨能支持肢体者,均可行病灶清除术。其要点是:切除部分骨质、显露病灶,吸出脓液,清除死骨、异物和肉芽组织。不重要部位的慢性骨髓炎,如肋骨、腓骨等,可将病骨切除。病程久、窦道口皮肤恶性变者,应行截肢术。

    术前应用高能X线治疗[7],可提高疗效,因电离效应,可使病灶组织内产生大量自由基,能与增殖细胞群的DNA结合,使之破坏,有杀菌、抑制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增生的作用。

    2.2  消灭死腔与充填局部骨缺损

    消灭死腔与充填骨缺损,是促进伤口愈合的关键。常用的方法:

    2.2.1  碟形术

    病灶清除后,用骨刀将骨腔边缘削去一部分,平坦成碟形,周围组织贴近,消灭死腔。适于死腔不大者。现已少用。

    2.2.2  植骨术

    是治疗骨缺损的有效方法,习用的是病灶稳定后二期植骨,现在,若创面无急性、亚急性炎症,可在病灶清除术后,即可一期行开放植骨术(带菌骨移植)。如刘雪涛等[9]用吻合血管的髂骨皮瓣移植修复胫骨骨髓炎28例。宋耿铃等[10]用骨开窗病灶清除及皮质骨移植术治疗本病83例中,治愈率82.1%。

    2.2.3  带蒂局部移植或游离移植

    肌瓣具有血液循环,抗感染,能充填骨缺损,临床应用最多。带血管腓骨移植,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岛状移植,游离肌皮瓣移植,游离腓骨移植等治疗慢性骨髓炎等[11],已成为显微修复外科研究的热点之一。此外,大网膜和胎盘有与肌瓣相似的堵塞死腔的功能,但临床报道尚少。

    2.3  软组织缺损与伤口修复

    病灶清除术后,伤口因软组织缺失,难以闭合。可用Orr疗法,即敞开伤口,病灶内填充凡士林纱条或碘纺纱条,管型石膏固定,开窗换药,待肉芽组织填满创口,二期愈合。目前,常用的是局部随意皮瓣,带血管的皮瓣、游离皮肤肌肉瓣和复合组织瓣等。

    3  局部应用抗生素

    慢性骨髓炎局部应用抗生素,曾存有许多争议。临床实践证明,局部应用抗生素,有其不可取代的优点,目前已达成共识[1]。

    3.1  直接放置

    将纱布条浸泡于抗生素溶液,或将抗生素溶液、干粉制剂放置局部病灶。

    3.2  闭式灌洗法

    这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方法。采用闭式灌洗装置,将抗生素滴注于局部病灶,容易控制抗生素的剂量,按需要及时更换药物。在临床应用中,也发现其有不足之处。易发生引流管堵塞、外渗或脱落,灌注时间一般为2~4周,病人卧床时间较长;对大面积深部病灶,尚难取得预期的治疗作用等。此外,有学者应用碘伏灌洗治疗慢性骨髓炎,据报道,疗效优于抗生素组。

    3.3  介入疗法

    刘晓红等[12]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选择性血管插管,根据造影,导管插入炎症骨段主要供血动脉,经导管缓慢注入敏感抗生素、导管留置并接在微泵上,肝素盐水保持其畅通,间歇给药,治疗33例,有31例一次性治愈。

    3.4  局部药物释放系统

    随着高分子医用材料的发展,局部药物释放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DDS)也在不断进步,根据载体的不同可分为:

    3.4.1  非降解载体类

    3.4.1.1  多聚体类

    目前研究最多的非降解多聚体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 crylate,PMMA)。20世纪70年代以来,庆大霉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珠链已成为治疗慢性骨髓炎的重要方法[13],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随之,各种抗生素,如头孢类、妥布霉素、万古霉素等相继与PMMA结合,并应用于试验和临床。其优点:局部抗生素浓度高,缓慢释放;药物过敏反应少,其他系统副作用低;便于护理,费用低廉。此系统在临床应用中虽取得极大成功。但也显示了不足:细菌被自身产生的多糖-蛋白质复合物包裹,黏附于PMMA上,抗生素难以穿透此层纤维组织包膜;聚合过程的高热反应,易使一些抗生素失活;无法降解,需二次取出;载药量有限,初始浓度高, 但以后逐渐降至治疗水平以下;PMMA降低了细胞对细菌的吞噬和消灭作用。

    3.4.1.2  无机盐类

    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lite ceramic,HAC)和磷酸三钙(tricalcium phosphate,TCP)是临床广泛应用的陶瓷人工骨材料。国内陈红卫等[14]应用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抗生素(去甲万古霉素、妥布霉素)缓释系统,治疗慢性骨髓炎,抗生素缓慢释放抑菌效果好。CPC又可充填骨缺损,固化后有较强的抗压能力,诱导成骨作用强,应用前景好。

    3.4.2  可降解载体类

    可降解生物材料包括多聚体类和生物型载体,通过微孔扩散、渗透压作用和聚合物降解方式释放抗生素。这些载体目前主要是:明胶海绵、聚乳酸/羟基乙酸、骨基质明胶、几丁糖、乳酸寡聚体、胶原、纤维素、纤维蛋白凝块等材料。优点:(1)生物相容性好;(2)可逐步降解,不影响组织修复;(3)对抗生素的抗菌作用无不良影响,具有缓释功能。其缺点:载药单一,无法修复大面积骨缺损。

    4  中医药治疗[15、16]

    4.1  内服中药

    治则是祛邪和扶正。祛邪主要是清热解毒;扶正是补气血。在这两大原则贯穿行气、活血、化瘀。一般按急性期和慢性期论治。前者为实证,治当清热解毒、托里排脓,方用五味消毒饮化裁:双花15 g、野菊花9 g、紫花地丁15 g、公英15 g、黄柏9 g、石膏20 g、丹皮12 g、甘草6 g、皂角刺10 g。在慢性期,因流脓耗血,肾虚血亏,精少髓空、正气虚。治则为消、托、补。方用托里消毒散加减或用解毒汤加双花、白术、党参,若阴虚为主者,用秦艽、鳖甲汤加减,阳虚为主者,用阳和汤加减;气血两亏者,用八珍汤加减。

    4.2  中药外治

    其作用为祛腐、生肌、排脓。

    4.2.1  散剂型

    将散剂外敷于病灶,同时全身应用抗生素,如蜜冰散(蜜陀僧30 g、冰片30 g香油调敷)或用五色三仙丹合用生肌散,制成药捻置入窦道内治疗本病。王贴春认为:中药外敷可起到局部病灶透热效应和对手术创腔有提脓拔毒作用,促进术后伤口愈合。

    4.2.2  膏剂型

    夏大中等用骨炎拔毒膏(白降丹、乳香、没药、寒水石、牛膝、赤芍、麻油等),外敷病灶,治疗本病254例,总有效率96.33%。

    4.2.3  中药煎剂灌洗或浸泡

    张晓刚等,在本病灶清除术后,用黄柏丹参煎剂(黄柏、丹参、硼酸)局部灌洗,治疗本病50例,随访优良率80%,也有学者用黄连素溶液灌洗,取得良好疗效者。裴元方等用复方甘苓散(土茯苓、野菊花、黄柏、双花、白芷、败酱草、丹参、甘草等)煎液浸泡患处,治疗本病300例,总有效率98.6%。

【参考文献】
  [1] 王文,蔡锦方.抗生素在骨髓炎治疗中局部应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5:1328.

[2] 吕厚东,葛志强,郭洪敏,等.细菌“L”型与慢性骨髓炎[J].中华骨科杂志,1996,16:713.

[3] 王澎,徐英春,窦洪涛,等.尖端赛多孢和多育赛多孢所致的深部真菌感染2例并文献复习[J].中国真菌学杂志,2007,2:210.

[4] 黄智,雷鸣峰,黎化春.婴儿先天性梅毒性颅骨骨髓炎1例临床及CT分析[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7,8:207.

[5] Stange ID,Bauwens K,Sehouli,et al.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antibiotic for bone and joint infections[J].Lancet Infect Dis,2001,1:175-188.

[6] 陆维举,李斌,陈勇,等.慢性骨髓炎窦道分泌物及病灶组织细菌学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681.

[7] 何长街,黄山虎,龙源深,等.慢性骨髓炎治疗的新进展[J].江西医药,2007,42:72.

[8] 蒋虹.高压氧治疗骨髓炎疗效分析[J].青海医学杂志,2007,27:426.

[9] 刘雪涛,张成进,李忠,等.髂骨皮瓣移植修复胫骨创伤后骨髓炎骨皮质缺损[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7,21:928.

[10]宋耿铃,刘尚礼,林道贤,等.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新术式-骨开窗病灶清除及骨皮质骨板再植术[J].广东医学,1997,18:655.

[11]刘保健,刘清华.慢性骨髓炎治疗的进展[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6,14:381.

[12]刘晓红,印建国,宋舒文,等.慢性骨髓炎的造影表现及动脉内药物灌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6,21:453.

[13]鲍磊,周雪锋,于庆才,等.应用庆大霉素缓释珠链治疗慢性骨髓炎[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5:1351.

[14]陈红卫,赵钢生,鲍来,等.载药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治疗慢性骨髓炎[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20:673.

[15]刘清华,张晓刚,刘保健,等.慢性骨髓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中医研究,2006,19:57.

[16]郭达,杨伟毅.中医治疗慢性骨髓炎临床研究进展[J].新中医,2007,39:101.


作者单位: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泰安 271000

作者: 鲁玉来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