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年第16卷第20期

闭合复位经皮插入锁定加压钢板技术在胫骨远端骨折的应用

来源:《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摘要:【关键词】骨折胫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占胫骨骨折的31。多为暴力所致,这与胫骨远端的解剖形状相关,加之此处软组织薄弱,使该部位骨折后处理非常困难。传统手术方法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对局部软组织条件要求高,需要广泛剥离软组织及骨膜,对骨折端血运破坏严重[2],而髓内固定又因骨折远端过短而受到......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骨折


     胫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占胫骨骨折的31.77%[1]。多为暴力所致,这与胫骨远端的解剖形状相关,加之此处软组织薄弱,使该部位骨折后处理非常困难。传统手术方法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对局部软组织条件要求高,需要广泛剥离软组织及骨膜,对骨折端血运破坏严重[2],而髓内固定又因骨折远端过短而受到限制。本院自2004年2月~2007年2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插入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28例,取得良好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8例,男19例,女9例,年龄21~66岁,平均38.2岁。左侧12例,右侧16例。受伤原因:摔伤、扭伤8例,车祸伤14例,砸伤4例,坠落伤2例。骨折分类(AO分型)A型5例、B型15例、C型7例,其中合并腓骨上端骨折16例,腓骨远端骨折、下胫腓联合分离8例、腓骨多段骨折2例、股骨干骨折2例、锁骨骨折3例、骨盆髋臼骨折1例。

    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全面查体,除外胸腹部损伤,行跟骨牵引,消肿止痛治疗。合并小腿内侧皮肤挫伤或有张力性水泡,刺破后予创面激光照射治疗。伤后5~7 d软组织肿胀减轻、消退后,行手术治疗。

      手术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仰卧位,消毒铺巾,先行胫骨远端骨折闭合手法复位,2名助手分别双手握住小腿中下段和足背部,持续对抗牵引约1~2 min,纠正骨折的短缩畸形,术中根据术前X线片显示(图1)骨折远端移位的方向,采用挤压、捏合、折顶等手法纠正成角及旋转畸形。若旋转畸形纠正不满意,可在骨折远端经皮打入一枚克氏针进行撬拨配合纠正旋转畸形。C型臂X线机下证实骨折对位满意后,用1~2枚克氏针经皮临时固定骨折端。使用塑形模板在小腿远端内侧塑形,选择长度合适LCP,将所有锁定孔拧入保护帽,按模板形状预弯LCP,然后取出保护帽。在内踝前做2 cm皮肤切口(图1),用骨膜剥离器沿小腿内侧骨膜外剥离,形成皮下隧道,插入预弯后的LCP。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确认LCP位置良好后,在准备置入螺钉的钉孔处作点状皮肤切口,置入相应的锁钉将骨折固定,再将板钉最后锁定,去除临时固定的克氏针,若合并腓骨远端骨折者,先行腓骨远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后,再行胫骨远端骨折闭合复位、经皮插入LCP固定骨折(图2)。

    1.3  术后处理及功能康复

      术后使用3 d抗生素预防感染, 24 h后开始行踝关节主动跖屈背伸功能锻炼和股四头肌肌力练习,锻炼的时间、次数逐渐增加,循序渐进。术后2周扶双拐患肢部分负重行走。患肢负重从20 kg开始,每2周复查1次X线,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图3)逐渐过度到去拐完全负重行走,并随时纠正患者行走步态。

    2  结  果

      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12~36个月),所有患者全部获得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5.2周(12~19周)。2例出现切口皮肤表浅坏死,经换药愈合。1例出现皮肤深层坏死,钢板外露,经局部清创,减张缝合后创面愈合。原因为克氏针经皮临时固定骨折时,局部温度过高致皮肤坏死,1例因LCP预弯不理想,造成踝关节10°外翻畸形,导致长时间行走后踝关节不适。

    3  讨  论

    3.1  LCP应用闭合复位技术的生物力学可行性

      近年来随着骨折内固定从机械力学向生物力学改变,更加强调微创技术的应用,提倡闭合复位和功能复位,即生物合理接骨术的观点,并进行骨折内固定物的新设计和提出新的术式。其精华是充分重视和保护局部软组织和骨的血供,为骨折愈合提供良好的生物学环境。LCP就在此理论基础上应运而生,第一次同时满足加压与成角锁定之间自由选择的接骨板。LCP螺孔分为加压孔与锁定孔,其锁定孔的内螺纹与锁钉帽上的螺纹相互吻合锁定后,使螺钉形成一整体,通过其整体的稳定对骨折进行加压固定,充分体现其生物学特点成角稳定性,起到了内固定支架作用,从而减少钢板压迫骨膜而影响对骨折端的血供,提供了骨折愈合良好的生物环境[3]。其成角稳定性降低了复位丢失的风险,即便在高能负荷和骨质疏松的患者也具有良好的把持性。

     3.2  闭合复位、经皮插入LCP技术的特点

      胫骨远端骨折由于解剖部位的特点,治疗起来相对困难。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或闭合复位夹板固定跟骨牵引。切开复位钢板固定,为了达到骨折良好的对位和坚强的固定需要广泛剥离骨膜,钢板与骨面紧密接触,严重破坏骨折端的血供[4]。普通钢板没有成角稳定性且为偏心性固定,加之小腿内侧软组织薄弱,易损伤,引起多种术后并发症如骨折不愈合、伤口感染、Ⅱ期复位丢失、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5~7]。闭合复位、夹板固定、跟骨牵引,虽然保护了骨折断端的血液供应,但没有相对稳定的固定,骨折对位难以维持,且治疗时间过长,限制患肢的功能活动。闭合复位、经皮插入LCP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不仅减小对骨折断端和软组织的破坏干扰,保证骨折断端的血供,LCP固定骨折,利用其成角稳定性,使骨折得到可靠的固定[8],且能够实现早期的功能锻炼,为骨折愈合提供良好的生物学环境,是生物学治疗骨折理念的经典体现。从无痛的早期功能锻炼到患肢完全负重需逐步进行,这要到影象学证实有骨痂通过骨折端后才能实现[9]。

    3.3  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

      胫骨远端骨折手术时机选择取决于软组织损伤、肿胀的情况。若局部有张力性水泡或皮擦伤,需将水泡刺破,皮肤擦伤干燥,也可配合局部激光照射治疗。术中骨折复位顺序,先解决短缩畸形,再纠正成角畸形,最后解决旋转畸形。纠正旋转畸形相对比较困难,需经皮插入克氏针,经过撬拨技术解决。复位的标准:短缩畸形<0.5 cm,成角畸形<10°,旋转畸形<15°,即可达到功能性复位。为避免Ⅱ期复位丢失,需要将LCP按照模板塑形的形状进行预弯,预弯时要将LCP锁钉孔拧入保护帽,防止锁钉孔内螺纹变形。骨折固定应遵循“长跨度、低密度”原则,即可选择稍长的LCP,尽量减少螺钉的数目。锁定钉与钢板保持一定距离,避免LCP所受应力过于集中,实现跨越骨折断端的弹性固定。

      虽然闭合复位经皮插入LCP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也有其局限性,特别是波及胫骨远端关节面且粉碎者,应以切开复位内固定为宜。

【参考文献】
  [1] 卢世璧,主译,坎贝尔骨科手术学[M].第9版,济南:山东科学出版社,1995,2017.

[2] Krettek C, Muller M, Miclan T, et al. Evelution of 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 in the femur[J]. Injury,2001,3:14-23.

[3] Frigg R, Appenzeller A, Christensen R, et al.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tal femur 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J]. Injury,2001,3:24-31.

[4] Zlowodzki M, Willianson ,Cole PA ,et al. Biomechanical evaluation of the 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 angled blade plate, and retrograde intramedullary nail the internal fixation of distal femur fracture[J]. J Orthop Trauma, 2004,18:494-502.

[5] Klaue K, Fengels I, Perren SM. Longterm effects of plate osteosynthesis: comparison of four different plates[J]. Injury,2000,31:51-62.

[6] 尹承慧,徐 浩,陈宗雄,等.动力外固定架治疗胫骨骨折的并发症分析及对策[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18:1378-13801.

[7] Eijer H, Hauke C, Arens S, et al. PCFix and local infection resistanceinfluence of implant design an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development,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J]. Injury,2001,2:38-43.

[8] 张晓明,林博文,徐忠世,等.微创生物学内固定治疗下肢长骨干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16:1275-1276.

[9] Gautier E, Sommer.Biological internal fixationguidelines for the rehabilitation[J]. Ther Umsch, 2003,60:729-735.


作者单位:(天津市天津医院创伤骨科, 300211)

作者: 曾宪铁,庞贵根,王宏川,张 涛,孙 翔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