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局解手术学杂志2007年第16卷第3期

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临床分析

来源:《局解手术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青光眼术后并发症白内障青光眼手术是治疗青光眼的重要手段之一,部分手术可引起术后并发白内障。发生术后白内障有术前疾病本身的原因,青光眼病人已患有白内障,由于医生没有经过详细检查,术后发生白内障才引起重视,进行原因分析。此外术后无前房或浅前房的病眼和显著的术后炎症,房水成分的改变,房......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青光眼 术后并发症 白内障

    青光眼手术是治疗青光眼的重要手段之一,部分手术可引起术后并发白内障。发生术后白内障有术前疾病本身的原因,青光眼病人已患有白内障,由于医生没有经过详细检查,术后发生白内障才引起重视,进行原因分析。此外术后无前房或浅前房的病眼和显著的术后炎症,房水成分的改变,房角的阻塞,术后长期低眼压均可导致白内障的发生[12]。临床可见到由于手术者操作失误引起的外伤性白内障,一般在术后7~14 d内发生,此为术中损伤晶体所致。为吸取教训总结经验,现作如下分析。

    1手术器械进入前房时碰伤或刺伤晶体囊膜

    切开角巩膜缘或进行角巩膜环钻术时,巩膜小盘切除后不易脱出,反复用镊子进入前房夹取虹膜或用有齿镊夹取囊膜,均可直接损伤晶体导致白内障,因此操作时应避免用有齿镊夹取囊膜,虹膜镊最好采用微型手术器械,因其尖端小,容易抓住虹膜。拉虹膜时不可深向后压,应将镊子张开让虹膜自然进入镊口,以防损伤晶体。其次角巩膜切口不宜过高,过高时虹膜不易脱出,在各种抗青光眼手术后,常以睫状体分离术,角巩膜环钻术,滤帘切除术的白内障发生率较高,行睫状体分离术时由于器械未能紧贴巩膜内面向前推进,致使器械尖端误入后房,损伤晶体;滤帘切除术中在切除巩膜组织瓣时损伤晶体。手术中用盐水冲洗前房积血挤压晶体或前房充血时针头进入前房也可损伤晶体[3]。

    2虹膜处理失误损伤晶体

    2.1虹膜脱露

    手术切开前房时,虹膜反复脱露,反复恢复虹膜,不但会增 加对虹膜的刺激引起虹膜炎症,使晶状体代谢发生障碍继发白内障,也可由于强行还纳恢复虹膜损伤晶体。为防止术中虹膜脱露,应注意术前控制眼压,术中结膜下麻醉药物中禁用肾上腺素,术中也应尽量减少肾上腺素棉球止血(前房大量出血除外)。如术中已发生了球状虹膜脱露,对虹膜不易恢复原位者,可用虹膜整复器使切口裂开放出部分房水再行整复,如虹膜仍不能复位不要勉强还纳,因为还纳之后还可能脱出,宜在虹膜根部用虹膜剪刀做小的纵行虹膜切口,切开后球状隆起变平就易将虹膜送回。

    2.2虹膜切除过小

    周边虹膜切除的目的主要是沟通前后的通道,如果切除范围过小往往于瞳孔散大时压挤虹膜又把缺损区封闭,为了使缺损区暴露,反复用虹膜整复器深入前房整复虹膜也可造成发生外伤性白内障的机会,因此虹膜切除范围不易过小。

    2.3虹膜色素遗留

    有少数人虹膜的实质层同色素上皮之间不是紧密相连的,故手术时如果只切除虹膜的前层,将色素遗留,这样将达不到治疗目的,再次处理遗留色素层时易损伤晶体,为此不宜由原切口进行切除,对切口上的虹膜色素可用生理盐水轻轻冲洗干净以免再入前房。

    2.4虹膜色素游离

    手术中剪完虹膜在前房水中常有脱落浮动的色素颗粒,在排除色素颗粒过程中用虹膜复位器反复加压角膜以及反复冲洗前房,均可造成晶体的损伤。

    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病,手术治疗又是治疗该病的最好的方法,所以必须重视。以上阐述的各种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的原因都是手术操作中的方法技术问题,只要加强责任心提高手术技巧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参考文献】
  [1] 张繁友,姜熔光,邹吉新. 白内障术后激素性青光眼3例[J].中华现代眼科学杂志,2004,1(1):83-84.

[2] 王燕,王诚忠. 青光眼滤过手术后白内障手术的临床观察[J].中华眼科杂志,1995,31(4):304.

[3] 唐爱东. 戊二醛消毒液致青光眼术后白内障1例[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5,27(10):791-792.


作者单位:新疆奎屯131团医院眼科,新疆 奎屯 833200

作者: 李银环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