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局解手术学杂志2007年第16卷第3期

启发式教学运用于口腔医学教学的见习带教体会

来源:《局解手术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口腔医学教学手术临床见习带教一直是带教老师所面临的一大课题。见习教学是以增加学生感性认识为主要目的的临床观察和初步操作实践,是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桥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常规的教学方法存在多种弊端,而启发式教学强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思考,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口腔医学 教学 手术


    临床见习带教一直是带教老师所面临的一大课题。见习教学是以增加学生感性认识为主要目的的临床观察和初步操作实践,是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桥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常规的教学方法存在多种弊端,而启发式教学强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思考,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发挥学生的创造力[1]。在临床医学专业口腔科见习带教中我们采用此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就教学内容及方法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1精心准备

    在学生见习之前老师应认真备课、规划制定高质量、统一详细、切实可行的教案,这样既可以避免因受语言表达能力、精神状态、精力不集中等情况而出现的漏讲、重复和条理不清的现象,又可以做到胸有成竹、处变不惊。

    2小课讲授

    见习前进行小讲课是必不可少的。是从临床实际工作的角度对理论知识进行综合归纳,突出知识的纵向联系,着重于指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包括介绍科室内部的分区、布局、常用器械的名称用法、药物的常用剂量、出入制度、无菌技术等。在小讲课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譬如讲拔牙前的麻醉时,向学生提问,三叉神经的走向、分支、支配的部位;提出问题后,鼓励积极发言,对不清楚的地方,要求回去查阅课本及资料。如此便可以将知识前后连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2]。

    3门诊见习

    口腔科门诊有口腔内科、外科、修复科、正畸科以及照片室,均是以治疗为主,其独立操作性强,工作繁琐,器械设备繁多,容易使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为此,带领学生到科室后,将该科室老师介绍给同学们认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他们很快进入角色。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识别常用器械的名称及用法,然后带教老师在各个见习组巡回,遇到典型病例的患者可重点讲解,示范性地视、触、叩、听,从中教会学生技巧、方法,并与同学们共同复习与该病的相关知识。并在此过程中,提出此病具有哪些主要的临床表现等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展开讨论,启发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

    4病房见习

    在带教前一天老师应到病房查房,挑选典型病例,同时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得到病人及家属的理解配合教学。次日老师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病人,学会与病人沟通,磨练医患之间沟通技巧,并指导见习小组的学生进行问诊与查体,利用问诊的问题进行启发式教学。见习时学生可于床旁观察病人并向患者提问,了解现病史、检查患者的体征,结合患者的辅助检查、诊断、目前症状、治疗方法及用药效果情况。教员同时要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内容,抓住重点,不浪费时间。

    5课后反思

    作好教学反思是一个教学工作者必须作好的工作之一[3],在课后要多思索当天的讲课是否都达到了目的,学生的积极性是否都得到了调动,还存在哪些不足,并可进行民意调查,从学生中间得到自己教学效果的第一手资料,从中反思和吸收,以使自己得到真正的提高。

    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以来,学生们反映良好,学习积极性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掌握了学习口腔医学的方法,逐步建立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今后自修和深造。在临床教学中,要做到统一传授知识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点拨思路和系统讲解相结合,讲授知识和传授技巧相结合,根据情况,适当变通和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为搞好教学工作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戎曙欣,秦杏蕊, 陈小华. 启发式教学在中医眼科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5,20(4):39-40.

[2] 邓树权,李慧梅.以临床问题为引导的解剖学启发式教学[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7):861-862.

[3] 杨桂英,郭丽梅,李敏.护理教师应注重教学中的自我反思[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6):3142-3143.


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口腔科,重庆 400037

作者: 周燕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