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第26卷第4期

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源分析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摘要:【关键词】就业。压力。因素分析,统计学。学生关于压力的概念,在当代科学文献中至少有3种不同的含义:(1)压力指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环境刺激。...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就业;压力;因素分析,统计学;学生

  关于压力的概念,在当代科学文献中至少有3种不同的含义:(1)压力指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环境刺激;(2)压力指的是一种主观反映;(3)压力也可能是人体对需要或伤害侵入的一种生理反应[1]。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笔者认为既有客观环境刺激的原因,同时也是主观上个体认知评价的结果。此外,它还涉及到个体的社会环境,如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等。了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构成,对于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湖南省2所普通高校的四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25份,剔除无效问卷37份,最终获得有效问卷288份。为了更好地了解毕业生就业压力状况,问卷发放时间选择在5月中旬,此时大多数学生已经经历了求职过程,对就业压力也有了自己的感性认识。被试构成为:男172人,女114人,其中2份问卷未填写性别;文科110人,理科74人,工科104人;来自农村的210人,来自城市的78人;独生子女74人,非独生子女214人。

  1.2 方法           

  自编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共分3次随机小群体访谈学生16人,访谈中采用“头脑风暴法”,首先请学生列举就业压力来来自哪些方面,再请学生列举不同方面的具体压力形式。3次访谈中,学生对就业压力来源认识高度一致,即认为就业压力分别来自个人、家庭、社会、同伴、学校和专业以及恋人6个方面。访谈共记录具体的压力形式47条。经仔细分析,并征求专家意见后,将恋人方面的压力归入个人和家庭方面,由此得到就业压力来源的5个纬度,5个纬度下共保留具体的压力形式33条,采用Liket 5点量表形成预试问卷。经预试(采用AMOS4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删除项目9条,保留项目24条,采用liket 5点量表构成正式问卷。问卷总的一致信度为0.868,各分问卷信度在0.60~0.73之间,问卷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

  2结果

  2.1 各压力源得分比较           

  各压力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来自社会的压力得分(2.179±0.820)显著高于其他压力源得分(F=49.318,P<0.001);来自家庭的压力得分(1.772±0.587)又显著高于来自同伴压力得分(1.486±0.729)、学校和专业压力得分(1.485±0.852)及个人方面压力得分(1.452±0.682)(P<0.001),而来自同伴、学校和专业、个人方面的压力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人口特征的多元方差分析           

  以性别、出生地、专业和是否独生子女为自变量,各压力源的得分为因变量做多元方差分析。饱和模型分析表明,4阶交互作用不显著,3阶交互作用也不显著,因而采用二阶的方差分析模型,结果发现性别在社会压力源上的主效应显著[F(1,239)=6.520,P=0.011];性别与是否独生子女在家庭压力源上的交互作用极其显著[F(1,239)=8.046,P=0.005];专业与是否独生子女在学校及专业压力源上的交互作用显著[F(2,480)=3.068,P=0.048]。社会压力总分以及社会压力各项目得分的性别比较,经t检验显示,女大学毕业生在社会压力以及社会压力各项目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其中在社会压力总分以及在就业性别歧视和大学生供大于求的分量表项目上,女大学毕业生的压力得分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1 社会压力源中各项目得分性别比较(略)

  3  讨论

  3.1 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源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源中,对毕业生造成较大影响的是来自社会以及来自家庭的压力。社会压力主要包括自1999年起高校连续6 a的大规模扩招、我国产业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大幅度精简等。在社会对毕业生的总体需求没有显著增加的情况下,毕业生人数的快速增长势必导致就业压力的增大。

  由于毕业生供大于求,也导致用人单位对求职学生的过分挑剔,如有的用人单位对求职的大学生既要看毕业学校、家庭关系,还要看专业能力和项目经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给毕业生造成了心理压力。

  研究还发现,家庭压力对毕业生也有较大的影响,其原因可能是:(1)家长往往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如果找不到使家长或者自己感到满意的工作,自然会认为对不住父母,产生心理压力。(2)在儒家文化影响下,中国老年人晚年的生活主要由家庭来照顾,这种传统的文化对当代青年仍然有较大影响[2],年轻一代一旦感到失去或不足以承担对父母的赡养能力时,他们同样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3)高昂的教育费用使得家长常常会有一种较强烈的投资回报预期,而毕业生也会有一种较为强烈的对家庭的负疚感。由此导致毕业生在求职时的心理压力增大。

  3.2  社会压力源上性别差异分析           

  在社会压力源上,女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压力明显高于男生。从目前的就业状况看,女大学生就业面临三大难题:(1)就业率偏低;(2)就业层次偏低;(3)录用标准偏高[3]。接受同样的教育,女生就业难于男生,这可能是女生就业心理压力高于男生的主要原因。另外,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社会期望都可能造成女大学生的心理劣势,表现为女大学生求职时胆怯退让,依赖自卑等弱势,这无疑成了女大学生顺利就业的主观藩篱,也成为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PHILIP LR.压力与健康.石林,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5-6.

  [2]刘爱玉,杨善华.社会变迁过程中的青年人家庭支持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59-70.

  [3]贺江平.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教育发展研究,2005,03:11-13.

  【作者单位】1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应用心理系,湘潭 411201;

        2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

作者: 吴文峰,卢永彪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