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第28卷第8期

青海藏族医学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摘要:【关键词】精神卫生学生医科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目前我国贫困大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0%~30%,在校大学生中贫困生数量达到240多万,其中特困生约160万,占在校大学生的5%~10%[1]。贫困大学生的年龄在17~23岁之间,这一时期也是人生充满矛盾和冲突的时期。贫困大学生除具有一般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外,还要承受来......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精神卫生 学生 医科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 目前我国贫困大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0%~30%,在校大学生中贫困生数量达到240多万,其中特困生约160万,占在校大学生的5%~10%[1]。贫困大学生的年龄在17~23岁之间,这一时期也是人生充满矛盾和冲突的时期。贫困大学生除具有一般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外,还要承受来自经济、生活和学业等方面的巨大压力;另外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老少边穷地区,还要承受由于地域、文化背景、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的不同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因此,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集中表现为自卑、抑郁、焦虑、孤僻、人际关系紧张、自我封闭等。青海省以藏族少数民族为主,笔者在青海对藏族医学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青海大学医学院440名贫困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平均年龄(22±0.42)岁。共发放问卷440份,回收有效问卷426份,有效率为96.82%。其中男生225名,女生201名;藏族126名(大一学生31名,大二学生33名,大三学生40名,大四学生22名;城市生源学生55名,农牧区71名),回族34名,土族20名,其他少数民族31名,汉族215名。样本能较好地反映总体情况,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1.2  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2]进行调查,对被试进行集体施测,答题前给予统一指导语,并要求统一下发、独立填写、统一回收。问卷采用0~4五级评分,评分达2~5分者为阳性。

  1.3  贫困生评定标准 

  贫困大学生的界定严格按照青海省扶贫办公室制定的标准:年人均收入城市家庭不足2 400元,农村家庭不足800元,牧区家庭不足1 000元[3]。

  1.4  统计分析 

  运用SPSS 11.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学检验采用t检验和F检验。

  2  结果

  2.1  贫困医学生心理问题检出情况 

  本次调查的426名医学贫困大学生中,心理问题检出率为63.2%,23.1%的贫困学生有明显心理问题,突出表现为强迫、抑郁、人际敏感、焦虑、偏执等。藏族贫困医学大学生126人中,阳性达89人,心理问题检出率为70.63%,其中女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77.96%,明显高于男生的64.18%。

  2.2  藏族与其他民族贫困医学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不同民族的贫困医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藏族贫困大学生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回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和总均分项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藏族与回族大学生仅在躯体化因子上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藏族贫困大学生躯体化表现较回族贫困大学生明显;藏族与土族仅在人际关系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SCL-90各因子分及总均分不同民族医学贫困大学生间比较(略)

  2.3  不同性别藏族医学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藏族贫困大学生中,女生在各项中得分均高于男生。藏族贫困医学女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和恐怖4个因子上得分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4  不同年级藏族贫困医学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总体来看,三年级和一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高,而二年级和四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较严重。二年级学生在恐怖、人际关系、抑郁3个因子上高于一年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人际关系和强迫症状因子上,一年级学生高于三年级学生(P值均<0.05)。在恐怖因子上,二年级学生高于三、四年级学生(P<0.01);三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最好;四年级次之。总体上二年级藏族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年级学生。二年级藏族贫困生心理健康处于整个在校时间的低谷期,与褚远辉等[4]研究中出现的“二年级现象”基本相符。见表2。表2  SCL-90各因子得分及总均分不同性别、不同年级藏族贫困大学生间比较(略)

  2.5  不同生源藏族贫困医学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从各项得分情况来看,来自城市的藏族贫困大学生与来自农牧区的藏族贫困学生各项指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3  讨论
   
  相对于藏族贫困男大学生,贫困女大学生面临着更多和更大的压力。一般来说,她们的父母以牧业为主、家庭无固定收入、家庭经济十分困难,藏族的特殊文化导致家庭子女又多,困难程度加大,决定了她们要承受更多的社会、心理、经济、思想、生活和学习等方面的压力。这可能是贫困女大学生有较多抑郁和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由于语言障碍,她们的社交活动很少,导致她们对自己的人际状态的评价不太高。从就业压力来看,在现实社会中,女大学生求职难早已成为公认的社会问题。
   
  调查结果还显示,二年级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处于整个大学期间的最低谷。这可能是由于二年级的贫困大学生已度过了刚进大学时的新鲜感,而生活的窘迫、前途的渺茫和大学生活的漫长使他们对自我的认识不足。从人际状态来看,二年级的贫困大学生自觉人际状态最差,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缺乏交际的时间、空间和费用,加之由于经济困难等带来的自卑心理。从学习来看,二年级的贫困大学生学习兴趣最低、学习压力最大。这可能是由于从二年级开始医学专业课的门类大量增加、难度加大,并且课时量也有所增多所致。
   
  调查结果表明,高校应关注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采取积极措施为他们营造一种和谐、平等的生活氛围,使他们逐步形成成熟、稳健、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闻声远.从UPI透视当代贫困生的精神世界.教育与现代化,2006,2 :62-67.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34.

  [3]张发斌,文建军,马学元,等.青海省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国公共卫生,2007,23(5):548-549.

 


作者单位:青海大学医学院,西宁 81000

作者: 刘寿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