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3A期

典型上矢状窦血栓1例报告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1病历摘要患者,女,20岁,于2001年4月28日产一健康女婴,于分娩后10天,出现发热、头痛、伴有恶心,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于第12天出现癫痫发作,以左侧上肢局限性发作,并逐渐发展为左侧半身,第15天出现左侧肢体活动无力,第17天出现意识障碍。诊断:上矢状窦血栓形成,脑疝。2讨论上矢状窦血栓是比较少见的......

点击显示 收起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20岁,于2001年4月28日产一健康女婴,于分娩后10天,出现发热、头痛、伴有恶心,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于第12天出现癫痫发作,以左侧上肢局限性发作,并逐渐发展为左侧半身,第15天出现左侧肢体活动无力,第17天出现意识障碍。在当地医院腰穿为血性脑脊液,在当地给予对症抗炎治疗,病情未见好转来我院。入院查体:中—深度昏迷状态,压眶反射消失,双侧瞳孔不等大,右侧4.0mm,左侧直径2.0mm,光反射消失,胸骨柄、睫脊反射消失,四肢生理反射弱,双侧Bakinski(+),颈强(-),克氏征(-),左肺呼吸音弱,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150次/min,肝脾不大,双下肢无水肿,皮肤、粘膜无出血点。血常规:WBC为25.0×10 9 /L。头CT:右侧顶区可见大片状低密度灶,左侧顶叶可见小片状。其内可见高密度出血影。纵裂增宽,脑沟内有高密度出血影。诊断:上矢状窦血栓形成,脑疝。入院后给予控制脑水肿、抗炎,对症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入院后11h患者呼吸停止,给予气管插管,人工呼吸,家属拒绝进一步抢救治疗,自动退院并在病历上签字。

2 讨论

上矢状窦血栓是比较少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典型的上矢状窦血栓特点:(1)多见于产褥期妇女,在产后1~3周内发病。(2)以发热、感染症状为首发症。(3)有头痛、恶心、呕吐、高颅压症状。(4)局限性癫痫发作,发展为全面发作。(5)意识障碍。(6)CT特征:纵裂池增宽。病灶以顶区低密度灶可见高密度出血影,脑沟内有高密度影。产褥期妇女,在妊娠和分娩时,患者血小板聚集度增高,血浆纤维蛋白增多,血小板数增加,是上矢状窦血栓形成的病理基础。上矢状窦闭塞累及顶部及中央静脉,脑脊液及脑静脉回流受阻,出现颅内压增高,头痛、呕吐,波及中央静脉时偏瘫,波及大脑浅静脉时,表现为局限性及全身性癫痫发作。旁中央小叶累及时,病人出现膀胱、直肠功能障碍,表现为大小便失禁。此外,上矢状窦血栓还常见于脱水、心力衰竭、感染、外伤、口服避孕药、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镰状细胞性贫血,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糖尿病 [1,2]

参考文献

1 王维治.神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62.

2 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703.

作者单位:150066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收稿日期:2003-11-22)

(编辑小 川)

作者: 玄昭伟朱冬梅&n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