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9A期

利多卡因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利多卡因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所致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对入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病人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病人在常规控制饮食,口服降糖药及B族维生素的基础上,加用利多卡因800mg加入0。结果治疗组20例中的12例显效为60%,7例好转为35%,1例无效为5%,总有效率为95%。...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所致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对入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病人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病人在常规控制饮食,口服降糖药及B族维生素的基础上,加用利多卡因800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500mg中静滴,速度0.8~1mg/min,每日1次,疗程5天;对照组给于控制饮食,口服降糖药及B族维生素。结果 治疗组20例中的12例显效为60%,7例好转为35%,1例无效为5%,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5%,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利多卡因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所致神经痛有显著的疗效。
   
  关键词 利多卡因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神经痛
     
  我科于2001~2004年收治40例2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病人,其神经痛明显。其中20例病人在降糖及口服B族维生素基础上加用利多卡因静滴对症治疗神经痛,观察病人疼痛改善情况,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0例病人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有明显神经病变症状如自发性疼痛及麻木,并经肌电图检查示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排除其它神经系统疾患。4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55~69岁,平均62岁。重症13例,轻症7例,糖尿病病程1~20年,平均1.1~19.5年,痛性神经病变病程1~3年,平均0.8~2.4年。对照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54~68岁,平均61岁,重症12例,轻症8例,糖尿病病程1~19年,平均1.8~19年,痛性神经病变病程1~2.5年,平均1.1~2.4年。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差异均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入组前血糖均控制在空腹≤7.0mmol/L,餐后2h≤10.0mmol/L内,两组均给予糖尿病饮食,应用相同类型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口服维生素B 1 、B 12  。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利多卡因800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500mg中以0.8~1mg/min速度每日1次静滴,疗程5天,于治疗前后分别记录病人疼痛改善情况、血糖、血压、心电图、肝肾功能。
   
  1.3 疗效判断 疼痛用视觉模拟评分(VAS)10分法评分,显效:疼痛消失VAS下降≥80%;有效:疼痛明显缓解,VAS下降20~80%;无效:VAS下降≤20%,疼痛无减轻;恶化:VAS上升,疼痛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有效率采用χ 2 检验
   
  2 结果

  两组病人临床疗效的比较结果表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疗效(7天后)比较(略)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3 讨论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其发病率在10%~90%之间,各文献报道不一 [1]  。其突出表现以疼痛为主,伴双下肢麻木及痛觉过敏,即正常不引起疼痛的触摸、按、压、冷、热刺激即引起疼痛。多于夜间,安静状态下,受冷时加重,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工作、学习情绪,因此很好的控制疼痛十分重要。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所致神经痛产生的机理 [2]  ,可能与小的c型神经纤维损伤有关,在疼痛期小神经纤维损伤、再生及其背根的神经节处钠离子通道上调,该处产生异常脉冲即异常放电,这种损伤神经的痛觉受体对机械或化学刺激异常敏感,正常或轻微的非疼痛性刺激例如:触、压,即可产生明显疼痛。因此从疼痛产生的机理入手,使用钠通道拮抗剂是解决疼痛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2]  。
   
  利多卡因针剂过去临床作为局麻药及抗心律失常药。因其有钠通道拮抗作用,能减少损伤神经的异常放电,近年来用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所致神经痛,临床对照显示取得显著的镇痛效果 [2]  。而笔者应用利多卡因治疗20例病人疗效为5天,总有效率达95%,与对照组比较取得非常显著的疗效,与文献报道相符。
   
  利多卡因静滴副作用 [3]  :有嗜睡、眩晕、偶见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但本组20例病人只有1例稍有困意。20例病人监测心电图未发现上述心律失常,无肝肾功能损害。利多卡因应用禁忌证 [2]  :(1)对酰胺类局麻药过敏者;(2)患有阿—斯综合征者;(3)心脏传导阻滞者。
   
  另特提示如下:因疼痛多于夜间发作严重影响睡眠,又因利多卡因有头晕嗜睡等副作用,建议夜间静滴。

  参考文献
    
  1 马学毅.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诊断与治疗.中国糖尿病杂志,2002,10:300.
   
  2 李秀钓.糖尿病痛性神经病的处理.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3,23:177-178.
   
  3 江明性.药理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67.
    
  (收稿日期:2004-05-23)

  (编辑曲 全)

  作者单位:110015辽宁电力中心医院 

作者: 徐景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