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9A期

25例机采浓缩血小板采集失败原因的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随着临床医师用血观念的更新转变,机采浓缩血小板的用量在迅速上升。目前,临床对浓缩血小板的需求量已成为继红细胞制剂之后,用量最大的血细胞制剂。因此,采集足够数量的机采浓缩血小板是保障临床所需的最佳方法。采用血液成分采集机进行献血者外周血血小板的采集过程中,由于采血针留置于献血者血管内的时间(通常为1......

点击显示 收起

  随着临床医师用血观念的更新转变,机采浓缩血小板的用量在迅速上升。目前,临床对浓缩血小板的需求量已成为继红细胞制剂之后,用量最大的血细胞制剂。因此,采集足够数量的机采浓缩血小板是保障临床所需的最佳方法。采用血液成分采集机进行献血者外周血血小板的采集过程中,由于采血针留置于献血者血管内的时间(通常为1~1.5h)相对较长,初次捐献机采者对这种采集方式不甚了解,很容易产生心理负担。为预防献血不良反应,降低采集失败率,保证采出的浓缩血小板制剂中含血小板数达到≥2.5×10 11  /个机采单位。笔者运用护理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轮换性观察及访问调查 [1]  ,探讨相关原因对机采浓缩血小板采集失败的影响及预防失败的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捐献机采血小板的献血者均符合国家卫生部颁布的《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及相关质量标准,拟捐献一个机采单位浓缩血小板献血者的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均为≥150×10 9 /L,机采间隔时间≥30d[2]  。观察统计对象为韶关市中心血站和深圳市血液中心2002~2003年,24个月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5785人次,献血者的年龄在21~55岁之间,男女比例约3∶1。
   
  1.2 仪器及材料 采用美国血液技术公司生产的MCS3P和MCS+血液成分采集机及其配套材料。
   
  1.3 抗凝剂 上海血液中心生产500ML/袋ACD-A配方。

  1.4 方法 采用轮换性观察法对5760人次捐献机采血小板者中采集失败的25例原因调查分析,调查原因包括性格因素、认知程度、恐惧、疼痛、技术水平、服务态度、献血环境。
   
  2 结果
   
  2.1 5785人次机采浓缩血小板献血者的采集结果统计 见表1。

  表1 血小板采集结果统计(略)
   
  2.2 采集失败的25例中基本个人资料 见表2。其中内向型性格明显比外向型性格的献血者失败比例高;女性首次机采献血者比例偏高;在血型方面B型供者明显高于其它血型。这种规律还需在以后的工作中观察和总结。
  表2 采集失败25例的基本个人资料统计(略)
   
  2.3 采集失败的献血者相关原因分析 见表3。
   
  2.4 在对采集失败25例进行原因分析 发现认知程度、恐惧是导致采集失败的主要原因,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及服务态度是重要原因,献血环境对采集失败的影响不大。见表3。

  3 讨论

  血液成分采集机采集浓缩血小板对符合标准的献血者是比较安全的,但由于采集时间相对较长,体外血液循环量相对较大等原因,容易使供血者产生恐惧感,而大部分人对机采的安全性认识不足,害怕对身体产生损害,造成了大部分的机采失败占总人数的72%。因接待机采浓缩血小板献血者时,要认真询问有无献血经历、有无献血反应既往史、对捐献机采浓缩血小板常识的了解程度及饮食等情况。对首次捐机采浓缩血小板的献血者要给予高度的关心和监护、详细讲解机采浓缩血小板采集的原理,消除恐惧心理。

  表3 采集失败的献血者相关原因分析 (略)

  注:统计人数场所及现有献血环境极佳。
     
  在采集失败原因的分析中,我们看到有24%的因素来自工作人员。过硬技术水平能够减少疼痛,避免重复穿刺给献血者造成心理恐慌。良好的服务是与献血者沟通的桥梁。采集过程中,利用语言的技巧、心理暗示技巧分散供血者的注意力 [3]  。仔细观察献血者有无异常情况,及时对症处理以确保采集成功。
   
  利用媒体对捐献机采浓缩血小板的常识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宣传。同时印制通俗易懂的宣传手册,在社会不同群体中进行宣传,讲解采集过程及其安全性、无害性,尽可能在献全血的献血者中培养和征召捐献机采浓缩血小板志愿者,建立一支庞大的捐献机采浓缩血小板志愿者队伍,以保障医疗临床所需。
   
  回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对25例采集失败分析的结论是:成败的原因除了与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服务态度有关外,还与机采血小板知识宣传的力度、回访制度是否健全完善有关 [4]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电话、信件与捐献机采浓缩血小板志愿者联系,询问其采集后的身体情况。这种方式有利于减少捐献机采浓缩血小板志愿者的流失。
   
  总之,机采浓缩血小板的采集是否成功,取决于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但更重要的是与供血者的沟通,讲解机采浓缩血小板相关常识,使捐献机采浓缩血小板志愿者了解机采的安全性,在心理上消除对机采的恐惧感十分重要,是提高机采成功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刘小虹.护理心理学.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8,92-97.

  2 林宏,江波,安江仙.对机采血小板供者口服钙剂观察.中国输血杂志,2003,16(4):269.
   
  3 杨辉.当代护士的语言与技巧.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
   
  4 蓝欲晓,周一炎,孔令魁.机采血小板捐献者的征召.中国输血杂志,2002,15(6):444.
    
  (收稿日期:2004-06-29)

  (编辑李 木) 

  作者单位:512026广东省韶关市中心血站
   
       518031广东省深圳市血液中心 

作者: 冯春梅姚志英王莉娟王飞张宏孙凤杰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