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10B期

不典型胃癌1例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1病历摘要患者,男,24岁,腹部肿胀伴左侧腹部疼痛1月余,伴明显消瘦,无恶心呕吐、无腹泻及发热。体格检查:明显消瘦,皮肤粘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甲状腺无肿大,心、肺无异常,腹部膨胀,未见肠型和蠕动波,全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入院后进行三大常规检查、心肝肺肾等脏器功能检查、癌肿标志物检查、血清......

点击显示 收起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24岁,腹部肿胀伴左侧腹部疼痛1月余,伴明显消瘦,无恶心呕吐、无腹泻及发热。曾在外院给予抗痨治疗1周,因出现全身皮炎而停止治疗,后来我院就诊收入外科。无特殊病史及家族史。体格检查:明显消瘦,皮肤粘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甲状腺无肿大,心、肺无异常,腹部膨胀,未见肠型和蠕动波,全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无肿大,移动性浊音阳性。入院后进行三大常规检查、心肝肺肾等脏器功能检查、癌肿标志物检查、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PPD试验、结核抗体等检查均没发现异常。胸部及全腹CT未发现占位性病变。结肠镜示:肠腔充血水肿狭窄,肠镜无法通过直肠乙状结肠交界,病理直肠乙状结肠交界示轻中度不典型增生。3次腹水检查示:渗出液未发现抗酸杆菌及癌细胞。因病因不明转入消化科。经消化科病例讨论多数医生认为肺外结核可能性大,不排除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气钡灌肠示:直肠粘膜糜烂、见散在浅表溃疡,最后经全消化道钡剂检查示:胃癌可能性大,再行胃镜活检,病理检查示:低分化腺癌。最后诊断:胃癌。

    2 讨论

  本病特点是临床症状不明显,没有胃病病史或反复腹部疼痛史,起病比较急,胸部及腹部CT无异常,肠镜及肠粘膜活检未发现恶性病变但是提示有下消化道的病变、多次腹水均未发现癌细胞,给临床诊断造成一定的困难;最大的特点是青壮年,消瘦明显、大量腹水;因为上消化道症状不明显从而忽视了胃镜和消化道钡剂的检查,过分依赖CT的检测手段。提示临床中不同的检查手段有各自的优势,CT、MRI等检查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检测方法,胃镜、肠镜及消化道钡剂对消化道病变的诊断仍然是首选,胃癌的发病率较传统的发病年龄有提前趋势,应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    

  作者单位:510407广东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 

  (收稿日期:2004-08-12) (编辑云 兆)

作者: 吴秀美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