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12B期

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82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生脉注射液静脉点滴,每天1次,连用2周。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心功能及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的改善均较对照组为优,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且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任何不良......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方法  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生脉注射液静脉点滴,每天1次,连用2周。 结果  治疗组症状、体征、心功能及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的改善均较对照组为优,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且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 结论  生脉注射液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且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关键词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生脉注射液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因多种原因造成的心脏原发损害,以心脏功能异常、运动耐力下降及神经内分泌激活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为多种病因所致的心血管疾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病死率高,临床较为常见。目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多年来西医主要以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为主,均有一定副作用,减少剂量又难以达到理想疗效,临床治愈率较低。目前认为,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能延缓心衰病程,不能改善生存质量,利尿剂地高辛能改善生存质量,不能降低病死率,对低灌注症候群的心衰使用受限,新的正性肌力制剂能改善生存质量,但是增加死亡率 [1,2] 。近10余年来,中医药在心衰治疗上取得了可喜成果,比单纯西医治疗大大缩短疗程,提高了疗效。特别是剂型的改革,为中医现代化及走出国门做出了贡献。2002年1月~2003年12月笔者采用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2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40例相对照,收到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82例均为住院患者,诊断符合美国纽约心脏学会(NYHA)对心功能的分级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生脉注射液组)共42例,男27例,女15例,年龄52~86岁,平均(68.0±7.1)岁;病程3~29年;其中冠心病19例,心肌病2例,高心病8例,肺心病13例;心功能分级:心功能Ⅱ级11例,Ⅲ级23例,Ⅳ级8例。对照组(常规西药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46~88岁,平均(64.0±7.6)岁,病程4~30年;其中冠心病16例,心肌病3例,高心病9例,肺心病12例;心功能分级:心功能Ⅱ级14例,Ⅲ级16例,Ⅳ级1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原发病及心功能分级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病例在服用地高辛、利尿剂、转换酶抑制剂10天后,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40ml/d,静滴,(生脉注射液系华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Z32021054);对照组原治疗不变,疗程24天。

  1.3 观察项目 (1)临床观察记录用药前后心率、血压、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每天记录1次,并观察及记录有无不良反应、出现的时间及程度等;治疗前后评定心功能分级。(2)治疗前后两组病例用HP-4500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测定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的变化。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心功能进步2级或恢复至Ⅰ级,其主要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有效:心功能进步1级,而未能达到Ⅰ级,其他主要症状和体征有所好转;无效:心功能无明显改善或加重、死亡。
   
  1.5 统计学方法 两组均系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t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症状与体征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其主要症状和体征有所好转,而治疗组心慌、气短、喘促的改善较对照组更加明显。治疗组中部分病例治疗后可减少强心剂及利尿剂的用量,全部疗程中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2.2 心功能变化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见表1。治疗组治疗前心功能以Ⅲ、Ⅳ级为多,治疗后以Ⅰ、Ⅱ级为多,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比较 (略)

  2.3 两组治疗后总疗效 见表2。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提示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较单纯西药治疗为优。

     2.4 两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的比较 见表3。两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而治疗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表2 两组总疗效比较 (略)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各项参数比较 (略)
    
  3 讨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属祖国医学“心悸”、“怔忡”、“喘证”、“痰饮”范畴。心衰病名出自中医《圣济总录》和《医参》 [3] ,其曰“心衰则健忘……”“心主脉,爪甲不华,则心衰矣。”中医认为本病特点为气虚、阳虚为本,血瘀、水湿为标。其发病机理,主要是脾肾亏虚、心阳不足、血脉瘀阻、气血俱损、饮邪上逆、凌心壅肺所致。临床表现常以气虚或阳虚为主,兼有阴虚之象,又因气虚日久,血行迟缓,运行不畅,而兼有血脉瘀阻。但其本为虚,故治疗应以益气助阳,泻肺利水,调脉养心为主。
   
  生脉注射液系根据古方生脉散,由红参、麦冬和五味子经优化配伍和科学加工而制成的灭菌注射液,有益气养阴、复脉固脱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生脉注射液其主要成分是人参皂苷、有机酸、五味子素、多种微量元素和多种其他皂苷,人参皂苷已被公认为生脉注射液的主要活性成分 [4,5] ,红参中的人参皂苷具有非洋地黄正性肌力作用,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强心排血量,同时减慢心率,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减少心脏负荷,增加心排血量而不增加心肌耗氧量,且有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物、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态、保护心肌作用 [6] ,麦冬可稳定心肌细胞膜,明显提高心肌细胞耐缺氧能力,亦有扩张外周血管的作用 [7] ,同时红参、麦冬有一定抗心律失常作用,可减少洋地黄用量 [8] ,从而不易发生洋地黄中毒。此外,临床研究证实,生脉注射液通过提高迷走神经张力,抑制交感神经张力,改善自主神经调节的平衡性,而使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增加,降低猝死率,减少严重心脏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9] 。
   
  通过本组临床治疗观察表明,治疗组在症状、体征、心功能及相关参数的改善程度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总疗效亦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用药过程中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部分病例治疗后减少了强心药和利尿药的用量,从而避免了洋地黄过量所致的中毒反应,及大剂量利尿剂所致的电解质紊乱加重等毒副作用,用药更加安全。
   
  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疗效显著,耐受性好,病情恢复快,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Nicola Fuzzati.Determination of ginesenosidesin panaxginseng roots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evaporative Light.scattering detection jour-nalof AOAC international,2000,83(4):268.

     2 Nohria A,Lewis E,Sterenson LW.Medical man age men to fadvaced heart failure.JAMA,2002,287:628.

     3 戴光强,邓大学.中医临床备要·进展篇.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25.

     4 梁爱武.生脉注射液的临床应用与药理研究近况.现代中西结合杂志,2002,11(10):988.

     5 余永廉.参麦注射液治疗血液透析低血压患者13例临床观察. 临床荟萃,2003,184(4):封2.

     6 魏群,周萍.参脉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50例.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1):30.

     7 冉瑞明,邵平,孙为清.参麦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107例临床观察.临床荟萃,2001,16(13):619.

     8 王富军,曹雪笠,田良鑫,等.参麦注射液与小剂量氨先心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临床荟卒,2002,15(24):1121.

     9 李庆海,吕安清,张芳,等.参麦注射液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0,7(5):27.      

  作者单位:200135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 

  (收稿日期:2004-10-19) (编辑建 光)

作者: 毛晓刚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