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12B期

左中肾管巨大囊肿误诊1例报告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肾胚胎发育过程中,中肾停止发育形成中肾管囊肿临床少见,我们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因腹部隆起下腹坠胀1年,行B超检查诊为“左卵巢囊肿”,于2000年9月15日收住本院妇科。B超示左中下腹囊性占位(卵巢囊肿。拟诊:左卵巢囊肿,行剖腹探查术。...

点击显示 收起

  肾胚胎发育过程中,中肾停止发育形成中肾管囊肿临床少见,我们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17岁,未婚。因腹部隆起下腹坠胀1年,行B超检查诊为“左卵巢囊肿”,于2000年9月15日收住本院妇科。既往体健,二便正常,无腰痛,无发热,月经规律。查体:发育良好,心肺(-),腹软,无压痛,中下腹可扪及边界不清囊性包块。妇科检查:外阴正常,肛查宫体前位,大小正常。宫体左后方可触及一囊性包块,边界不清,无压痛。B超示左中下腹囊性占位(卵巢囊肿?)。心电图正常,肝、肾功能正常。拟诊:左卵巢囊肿,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子宫、双侧卵巢输卵管外观正常,后腹膜突入盆腹腔一囊肿,下极于左侧盆底,上界达左肋弓下,来源不清,剪开后腹膜取活检一块后关腹。病理诊断为“左中肾管囊肿”。术后恢复顺利。行MRI检查示:左肾缺如,左腹膜后23cm×13cm×9cm囊性异常信号。患者伤口愈合后出院休养。3个月后收住泌尿外科,IVP、MRI检查示左肾、左输尿管正常,肾功正常。在全麻插管下行“左中肾囊肿”摘除术,术中见腹膜后巨大囊性占位,上至膈肌,下至盆底,呈“纺杵”形,灰黑色,包膜完整。完整切除包块,其大小为30cm×17cm×12cm,重量4kg,术后10d痊愈出院。病理报告:左中肾囊肿。
    
  2 讨论
    
  在人类肾胚胎发育过程中可分为前肾、中肾和后肾3个相互连接又略为重叠的阶段,在人胚第4周末中肾出现在前肾残迹的尾侧,最初生肾索内的细胞团形成一个中肾小泡,不久中肾小泡引伸为S形的肾小管。中肾小管向外侧通入前肾导管,此时前肾已退化,前肾导管便改称中肾导管,并向胚胎尾端延伸通入池殖腔内。此病例因不明原因导致中肾管停止发育,其内少量液体分泌逐渐形成巨大中肾管囊肿。此病例囊肿位于整个左侧腹腔,B超及妇科检查均误诊为卵巢囊肿,如果术前做双肾B超及IVP、CT、MRI 等检查则可避免误诊。    

  作者单位:671000云南省大理州医院泌尿外科

    (收稿日期:2004-10-25) (编辑周 雷)

作者: 郭民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