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1期

丹奥及早期康复训练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丹奥(注射用奥扎格雷钠)和早期康复训练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43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丹奥及早期康复训练联合治疗组(简称联合治疗组)58例,丹奥组40例,对照组45例,进行临床及实验室指标观察并进行比较。结果联合治疗组的基本治愈率、显效率明显高于丹奥组及血栓通组,其神经功......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丹奥(注射用奥扎格雷钠)和早期康复训练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方法  将143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丹奥及早期康复训练联合治疗组(简称联合治疗组)58例,丹奥组40例,对照组45例,进行临床及实验室指标观察并进行比较。

     结果  联合治疗组的基本治愈率、显效率明显高于丹奥组及血栓通组,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程度明显有异于后两者,未发现明显副作用。 结论  丹奥及早期康复训练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易于开展的方法。

     关键词  丹奥 早期康复训练 急性脑梗死

     急性脑梗死是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急性疾病,发病在6h以内者可应用尿激酶,发病在3h以内者可应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进行溶栓治疗。但是在实际工作中,6h以内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所占的比例很少,常常在1天以后就诊,丧失了应用尿激酶和rt-PA的机会,为此,对发病在6~48h之内的大量急性脑梗死患者,我们应用丹奥(血栓素A 2 合成酶抑制剂,抗血小板聚集药)和早期康复训练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43例为2001年3月~2004年6月住院患者,均符合1995年第4届全国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1] ,全部经头颅CT或磁共振证实为梗死灶或早期除外脑出血,发病时间均在6~48h之间,将他们随机分为:(1)丹奥及早期康复训练联合治疗组:58例,男32例,女26例,年龄41~75岁,平均(61.20±1.49)岁,合并高血压44例,糖尿病4例;(2)丹奥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41~75岁,平均(62.07±1.69)岁,合并高血压29例,合并糖尿病10例;(3)血栓通组:45例,男30例,女15例,年龄46~75岁,平均(61.63±7.93)岁,合并高血压32例,合并糖尿病12例。三组病例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1)首次中风或既往有腔隙性脑梗死,不遗留后遗症者;(2)发病在6~48h之间。(3)年龄75岁以下。(4)病因考虑为动脉硬化者。(5)神经系统受累体征明显,5<NIHSS<25。(6)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房颤患者。(2)有肯定血管炎、夹层动脉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3)有出血性疾病。(4)昏迷、严重的反应迟钝,眼球一侧固定或完全偏瘫。(5)患者只有轻微的体征(如NIHSS评分<4分,并且语言视野均正常)或主要体征随时间改变有明显改善。(6)头颅CT正常,但临床表现提示有蛛网膜下腔出血。(7)考虑有细菌栓子。(8)考虑有心包炎、心室内附壁血栓或近期内急性心肌梗死后出现室壁瘤。(9)其他严重的、进展的或终末期疾病。(10)患者目前正参加其他药物研究治疗方案。(11)头颅CT显示出出血造成的任何程度的高密度影、严重占位效应并造成中线移位。

    1.4 治疗方法 (1)联合治疗组:丹奥80mg加入0.9%盐水250ml,静滴,每日1次,15d为一疗程,在用药的同时,马上进行早期的康复训练。(2)丹奥组:丹奥80mg加入0.9%盐水250ml,静滴,每日1次,15d为一疗程;(3)血栓通组:血栓通10ml(0.35mg)加入0.9%盐水250ml,静滴,每日1次,15d为一疗程。三组病例除上述用药不同外,其他用药如脱水剂、脑细胞代谢剂、调整血压、控制血糖等药物基本相同。

    1.5 疗效评定标准 (1)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应用美国NIHSS的评分标准,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的减少代表功能改善,改善程度=(治疗前神经功能评分-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治疗前神经功能评分×100%。(2)患者总的生活能力状态(评定时的病残程度),0级:能恢复工作或操持家务,或恢复到病前状态。1级:生活自理,独立生活,部分工作。2级:基本独立生活,小部分需人帮助。3级:部分生活活动可自理,大部分需人帮助。4级:可站立行走,但需人随时照料。5级:卧床,能坐,各项生活需人照料。6级:卧床,有部分意识活动,可喂食。7级:植物状态。

    1.6 评定方法 以治疗前20天、治疗后20天的积分及病残程度进行评定疗效。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80%,病残程度0级;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60%~80%,病残程度1~3级;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20%~60%;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20%;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或死亡。显效率为治愈+显著改善,总有效率为治愈+显著改善+改善。

    1.7 实验室检查 三组病例在治疗前后及疗程结束后测定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及肝肾功能等项目。

    1.8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应用χ 2 检验,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配对t检验、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三组疗效对比 见表1。 表1 三组疗效对比 (例)(略)
   
     注:联合治疗组与丹奥组比较,χ 2 =4.870,P<0.05;联合治疗组与血栓通组比较,χ 2 =22.376,P<0.05;丹奥组与血栓通组比较,χ 2 =5.625,P<0.05

     2.2 三组治疗前20天和治疗后20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比较 见表2。三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有可比性。三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2.3 出凝血功能变化 见表3。2.4 血脂变化 见表4。

     2.5 肾功能变化 见表5。

     表2 三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0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 (略)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出凝血时间均无明显变化(P>0.05)

     表4 联合治疗组与血栓通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 (略)
    
     注: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改变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表5 联合治疗组与血栓通组治疗前后肾功能变化 (略)
    
     注: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改变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2.6 不良反应 丹奥组出现不良反应4例,2例表现为恶心,2例表现为发热,未行特殊处理;血栓通组有2例出现皮疹,口服扑尔敏4mg,3次/d。三组在疗程结束停药后症状自行消失。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的直接原因主要为动脉硬化血栓形成引起脑梗死。在正常情况下,血小板与血管内皮不发生黏附与聚集,但在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因素作用下,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局部血管内膜粗糙,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使得循环中的血小板释放血栓素A 2 (TXA 2 ),它可使血管平滑肌强力收缩,并引起血小板聚集,同时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使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形成血小板栓子,继而白细胞聚集,而纤维蛋白绕其周围形成血栓。体内血栓调节机制是前列腺素G 2 (PGG 2 )和前列腺素H 2 (PGH 2 )在血栓素A 2 (TXA 2 )合成酶的作用下形成TXA 2 ,从而促进血小板聚集而形成血栓;另一方面,PGG 2 和PGH 2 又在前列环素I 2 合成酶作用下转化成前列环素I 2 (PGI 2 ),抑制血栓的形成,促使形成的血栓溶解 [2] 。在生理状态下体内TXA 2 和PGI 2 保持一定平衡,共同维护血液内环境的稳定,维持血管张力。急性脑梗死时TXA 2 增加,此平衡破坏,引起脑缺血低灌注,动脉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丹奥是血栓素A 2 合成酶的特异性抑制剂,使TXA 2 合成受到抑制,TXA 2 的合成被阻断以后,其大量体被用于合成PGI 2 ,所以丹奥从两个方面抑制血栓的形成,一方面使TXA 2 的合成减少,另一方面使PGI 2 的合成增加,结果是抑制了血小板的聚集,扩张了脑血管,增加了脑血流量,抑制了血栓的形成,并使已形成的血栓靠血液自身平衡关系的打破,被自行溶解。

    早期康复是指在早期应用科学及其相关技术,使有功能障碍的患者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的方法和过程。急性脑梗死后,梗死区脑细胞及其纤维受损导致神经功能缺损,可以通过其他部位的功能代偿—可以是同侧大脑也可以是对侧大脑—而得到恢复,它反映了大脑的可塑性,这也是康复治疗的神经学基础 [3] 。具体的早期康复训练是指在发病的同时,只要不影响抢救,立即进行康复训练,从早期就开始注意强化对患肢的刺激、保持床上卧位的正确姿势、维持关节活动度的训练、体位变换和适宜的被动活动等,重点放在肿胀、疼痛、肌肉缩短等并发症的预防上,还要有意识地适当给患者施加一些正常运动方式的感觉刺激,为恢复随意运动打好基础。而主动训练则在患者神志清醒、生命体征平稳且神经症状不再进展后48h进行,此时除上述训练外,还应包括保持正确的椅子及轮椅上的姿势、转移动作训练、上肢自我辅助训练、活动肩胛骨、下肢的功能训练以及视觉、语言、吞咽、膀胱功能的训练等。康复训练的最终结果取决于患者已有的康复潜力,但心理和精神因素也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卒中后的心理障碍常见抑郁、焦虑、否认和情绪病等,因此,及时、细致的心理治疗、社会支持对患者的恢复亦起着重要的作用。将所有这些康复治疗完全渗透于患者的生活环境—病房之中,随时纠正患者的不良姿势和动作,使患者得到病房护士及家属的理解和支持,这一点在急性期非常重要。从运动、感觉、认知、心理、语言交流到日常生活、社会生活能力的恢复,使患者全面康复,早日回归社会,提高生活质量,为家庭及社会减轻负担。

     参考文献

     1 陈清棠.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通过).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81.

    2 吕红星.奥扎格雷钠治疗脑血栓形成.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1999,18(1):57.

    3 黄如训.脑卒中.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30-331.
    
    作者单位:1050011河北省石家庄市三院神经内科    2050031河北省石家庄市七院神经内科

作者: 王 岩 华文凤蔡莉萍崔云芳张云书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