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22期

Barrett食管的对照治疗及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本院自1998年~2005年经胃镜及病理检出101例Barrett食管,对其中62例分别用奥美拉唑(OME)及新纳络(NBR)进行对照治疗,旨在探讨二者在抑酸,控制食管反流(GER)的重要性。同时注重护理治疗,以增加疗效。1一般资料本次经胃镜及病理诊断Barrett(BE)食管并进行对照治疗62例,男42例,女20例,年龄25~74岁,平均61。......

点击显示 收起

  本院自1998年~2005年经胃镜及病理检出101例Barrett食管,对其中62例分别用奥美拉唑(OME)及新纳络(NBR)进行对照治疗,旨在探讨二者在抑酸,控制食管反流(GER)的重要性。同时注重护理治疗,以增加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经胃镜及病理诊断Barrett(BE)食管并进行对照治疗62例,男42例,女20例,年龄25~74岁,平均61.2岁,GER病史1~4年,平均2.1年。BE食管黏膜最长6cm,最短1.2cm,平均3.5cm。将患者随机分为OML组(21例)、NBR组(18例)、OML+NBR组(23例)。

  1.2  Barrett食管诊断标准及取材 

  按定义Barrett食管必须是在胃食管交界线以上,含有杯状细胞的特殊柱状肠上皮,两者缺一不可[1]。我们的做法是从胃食管交界线开始对整个长度的Barrett食管的粉红色病变进行每2cm的4象限活检。对于高度异型增生的病例,活检密度增加到1cm;对于每一长度进行的4个活检(4象限)组织块应当放在同一活检瓶中,不可混同于来自其它部位的组织,以防止错误诊断。

  1.3  治疗及护理方法

  1.3.1  药物治疗 

  OME组每日清晨口服OME 40mg;NBR组口服NBR 5mg,3次/d;OME+NBR组口服OME 20mg,NBR 5mg,3次/d;治疗期间停用其它药物,疗程3个月。

  1.3.2  护理方法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注意护理治疗尤为重要,护理治疗应注意:(1)夜间睡眠时抬高床位,以防胃酸反流。(2)低脂饮食,进食软食,宜少量多餐,忌烟酒。(3)避免剧烈运动和不要做躯体前倾动作。(4)消除引起腹压增高的因素,如剧咳、恶心、呕吐、严重呃逆、哮喘、便秘时切忌用力排便等。(5)忌服氨茶碱,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安定和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BE黏膜长度变化比较 

  所有病例治疗3~6个月后进行胃镜及病理复查和治疗前进行比较:结果见表1。OML组Barrett黏膜长度平均缩短0.5cm;NBR组平均缩短0.1cm;OME+NBR组平均缩短0.6cm。OME组和OME+NBR组与MR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OME组和OME+MBR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表1  分组治疗后BE黏膜平均长度情况  (略)

  2.2  治疗后胸前区烧心情况比较  62例患者中有49例治疗前均有胸骨后烧心痛,治疗1个月后烧心痛3组间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治疗2个月、3个月后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详见表2。所有病例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表2  分组治疗后胸骨后烧心情况  (略)

  3  讨论

  Barrett食管是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所替换的一种病理现象。本身可无特殊症状,当出现食管炎、溃疡,病变时才会出现相应的反流症状,目前认为Barrett食管系先天性食管上皮发育异常或是长期反流的结果。故对具有非心源性胸骨后疼痛、反酸、吞咽困难等症状者都应尽快行内镜检查,内镜系确诊手段。注意有无齿状腺消失或上移,橙红或鲜红色柱状上皮黏膜呈岛状分布及有无并发溃疡、狭窄等,镜下活检可鉴别是鳞状上皮还是柱状上皮。

  Barrett食管常为GER后期表现,食管癌大多数是于Barrett基础上发生的,因此Barrett食管是一个颇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根治方法。我们选用制酸剂及胃肠道促动剂配合护理治疗对缩短BE黏膜长度说明临床上取得一定效果,但结果显示制酸剂作用明显优于肠道促动剂。这可能与Barrett食管时,食管下括约肌(LES)对肠道促动剂不敏感,故笔者认为治疗Barrett食管应以治疗为主,两者合用注重护理治疗效果尤佳。

  【参考文献】

  1  黄勤.Barrett食管内镜和病理学诊断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5,22(2):77.

  作者单位: 344000 江西抚州,抚州市级公费医疗门诊部

  (编辑:唐  城)

 

作者: 马园丁,龙玉香,王湛英,张省珍 2006-8-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