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6年第4卷第2期

巧用气囊导管治疗大便失禁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大便失禁是由于肛门括约肌松弛,大便不能自控,呈水样或糊状不间断地流出,致使肛周被浸渍,容易出现红肿、糜烂,甚至溃疡。我科自2000年10月为76例大便失禁患者采用气囊导管引流稀便,收到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材料一次性气囊导管(直径7~8mm)1根、引流管1根(40~60cm)、输液空瓶1个(引流瓶)、手套、棉签、石......

点击显示 收起

       大便失禁是由于肛门括约肌松弛,大便不能自控,呈水样或糊状不间断地流出,致使肛周被浸渍,容易出现红肿、糜烂,甚至溃疡。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亦给护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1]。我科自2000年10月为76例大便失禁患者采用气囊导管引流稀便,收到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一次性气囊导管(直径7~8mm)1根、引流管1根(40~60cm)、输液空瓶1个(引流瓶)、手套、棉签、石蜡油、20ml注射器。

  1.2  方法 

  检查气囊导管有无漏气,将引流管一端与气囊导管连接,另一端置于输液空瓶内。润滑气囊导管前端,同灌肠法将气囊导管轻柔插入肛门10~15cm后,用注射器向气囊内充气10~20ml,轻拉有阻力表明气囊卡在肛门括约肌上方,再向气囊充气20~30ml,使导管在肠道内固定为止。妥善固定引流瓶。插管后每4~6h放气1次,每次5~10min,以改善肛门括约肌周围的血液循环,防止肠壁缺血坏死。发现大便量少或由稀变稠时可拔除气囊导管。

  2  优点

  (1)使肛周皮肤保持干燥,避免因粪便刺激致使皮肤红肿、溃烂。(2)使床单整洁,避免了过多搬动患者使其病情加重,并节省了护理人力。(3)便于观察大便的颜色、量、性质。(4)取材方便,可用废弃的气囊导管清洗消毒后利用。

  【参考文献】

  1  胡晓燕,谢正秀.大便失禁的护理综述.中华护理杂志,2002,37(2):138-139.

  作者单位: 264500 山东乳山,乳山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编辑:杜文燕)

作者: 于丽群,董丽娜,徐丽丽 2006-8-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