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6年第4卷第11期

多肽复合冲剂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考察多肽复合冲剂对帕金森病(PD)临床症状的控制和改善。方法选择PD病人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美多巴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多肽复合冲剂。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oehn-Yahr(H-Y)分级和改良Webster量表评分变化及两组间的疗效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H-Y分级和改良We......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考察多肽复合冲剂对帕金森病(PD)临床症状的控制和改善。方法  选择PD病人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美多巴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多肽复合冲剂。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oehn-Yahr(H-Y)分级和改良Webster量表评分变化及两组间的疗效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H-Y分级和改良Webster量表评分明显减少(P<0.05),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  在使用美多巴的基础上加用多肽复合冲剂治疗PD,可明显增强疗效。

  【关键词】  多肽复合冲剂;帕金森病;治疗;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节苷脂;临床疗效
 
  Clinical efficacy of Duotai Fuhe Chongji for treating Parkinson’s disease

  QIAN Shi-ming,DONG Wang-Chao.

  Nan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anjing 210029,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Duotai Fuhe Chongji (DFCh) for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PD).Methods  50 patients with PD were divided randomly into two groups: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former was administered Madopar,while the latter was given Madopar and DFCh. The Hoehn-Yahr(H-Y) score and modified Webster were measu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each group.Results  The gradings by H-Y score and modified Webster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noticeably increased in treatment group when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  DFCh combined with Madopar can obviously enhance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 PD.

  【Key words】  Parkinson’s disease;Duotai Fuhe Chongji;therapy;nerve growth factor;gangliosides;clinical efficacy

    帕金森病(PD)是一种以震颤肌肉僵直,运动活动-启动困难和姿势反射丧失为特征的疾病。是中老年人较常见的锥体外系脑部组织的进行性变性疾病。其主要病变部位在脑黑质、纹状体和苍白球等处。黑质细胞变性坏死,黑色素消失,脑内神经递质多巴胺(DA)的生成、代谢障碍,造成多巴胺能系统与胆碱能系统为主的脑内多个神经递质之间的不平衡,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随着社会老龄化,帕金森病的患病率、发病率及致残率均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其治疗药物主要是左旋多巴,但经左旋多巴治疗2~5年,病人常会出现诸多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厌食、血压轻度降低、直立性低血压、剂末现象、开关现象、运动障碍、精神异常等,长期服药则副作用更明显、更严重,且疗效减退,还有15%左右的病人根本无效[1],从而限制了左旋多巴在临床上的应用。近年来辅助用药的研究趋于活跃,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与左旋多巴合用可增加疗效、减少症状波动,并可能减少后者用量及副作用。为探讨PD治疗的新的有效途径与方法,2004年8月~2005年9月间,笔者应用富含神经生长因子(NGF)及神经节苷脂(GM)的多肽复合冲剂(原脑泰营养素)治疗54例PD病人,并进行临床观察,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54例门诊或住院观察的帕金森病病人其诊断符合1984年10月全国锥体外系疾病讨论会制定的《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2],剔除资料不全、未按规定服药等4例。符合研究要求的共50例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55~75岁,平均(61.5土6.7)岁;病程2~12年,平均(5.3土2.8)年;其中震颤型5例,强直型4例,混合型16例。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50~72岁,平均(64.3土7.2)岁;病程4~10年,平均(5.2±3.4)年;其中震颤型6例,强直型4例,混合型15例。按Hoehn-Yahr(H-Y)的帕金森病症状严重程度分级[3],治疗组I级8例,Ⅱ级8例,Ⅲ级5例,Ⅳ级4例;对照组I级7例,Ⅱ级9例,Ⅲ级5例,Ⅳ级4例。经统计学分析(t检验和χ2检验)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分型及病情严重程度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药物 

  美多巴(Madopar,左旋多巴复合剂),瑞士罗氏大药厂生产,批号:SH0041;多肽复合冲剂(原脑泰营养素),无锡市金爵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40705。

  1.3  治疗方法
 
  两组的基础治疗药物为美多巴0.25g,每日2~4次,口服。治疗组病人再加服多肽复合冲剂,每包8g,每次2包,每日2次,温开水冲服。疗程3个月。

  1.4  观察指标与评分标准

  1.4.1  Hoehn-Yahr(H-Y)分级[3]及改良Webster量表[4]评分  在治疗前、后,对每例病人均采用H-Y分级及改良Webster量表进行评分。H-Y分级:I级,仅单侧出现症状,功能障碍较轻;Ⅱ级,出现双侧和躯干的症状,尚无姿势反射障碍;Ⅲ级,出现轻度姿势反射障碍,劳动力丧失,但仍具有日常生活能力;Ⅳ级,出现明显的姿势反射障碍,劳动力丧失,日常生活能力也严重受到影响,尚可起立,稍可步行;V级,需他人帮助起床,限于轮椅生活。

  改良Webster量表包括上肢运动障碍(书写)、肌强直、姿势、上肢伴随动作、步态、震颤、起坐障碍、语言、面部表情、生活自理能力等十大症状,每一症状根据严重程度分为4级,由轻至重分值分别为0~3分。

  1.4.2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改良Webster量表评分结果,计算评定疗效。计算公式为:(治疗前分数-治疗后分数)/治疗前分数×100%。分数减少61%以上为显效,31%~60%为有效,30%以下为无效,治疗后分数超过治疗前者为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两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H-Y分级及改良Webster量表评分 

  治疗组和对照组用药前、后H-Y分级及改良Webster量表评分变化见表1。表1  两组治疗前、后H-Y分级及改良Webster量表评分变化(略)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1可以看出,治疗前两组间H-Y分级及改良Webster量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即两组病例入选时病情轻重程度具有可比性;与本组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H-Y分级及改良Webster评分明显减少(P<0.05或0.01)。提示两组病人经治疗病情减轻;而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评分减少明显(P<0.05)。

  2.2  临床疗效评定
 
  按“1.4.2”节方法评定临床疗效,结果见表2。表2  两组经改良Webster量表评分评定疗效  例(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2可以看出,根据改良Webster量表评分进行疗效判定,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强直、震颤和运动减少等是PD主要的临床特征,调整脑内多巴胺-乙酰胆碱系统的失衡、补充脑内多巴胺的不足是治疗PD的常用方法。故左旋多巴制剂目前仍是治疗PD的有效、常用药物之一,随着病情的进展,服用剂量也逐渐增加,但长期服用较大剂量的左旋多巴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1999年加拿大人Gatte Walker研究指出,NGF和GM是脑神经再生发育的必需物质,GM通过调节神经生长因子而起作用,数十倍地增强神经生长因子活性,以促进新的、丰富的突触和神经网络的形成,修复脑神经细胞并促进其再次发育。据此研制的多肽复合冲剂所富含的NGF和GM均易通过血脑屏障而发挥促进神经细胞修复、发育的作用。其中NGF是迄今研究最深入的神经营养因子之一,它能够促进和维持特异性神经元生长、存活和分化,影响突触可塑性的可溶性多肽因子。动物实验表明能明显提高胚胎多巴胺能神经元存活率,减少细胞凋亡;在脑损伤时它对神经细胞起保护和延伸作用[5];它能促进神经元增殖和分化,调节中枢和外周神经元存活和轴突生长,并对效应神经元的化学、机械损伤的修复起重要作用[6];免疫组化实验研究发现,它对黑质部位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特异性的保护作用[7];临床研究表明,其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明显。GM是PD治疗研究的另一热点,它位于细胞膜表面的一种含唾液酸的糖鞘脂,GM的作用机制是防止钙离子内流和神经组织水肿,抗自由基和保护细胞膜以及增强神经生长因子的功能,从而早期终止神经组织的继发性病理改变[8]。在神经传递和神经功能方面起重要作用,可以促进各种神经元的神经生长,在神经系统损伤的治疗中它可以促进中枢神经损伤后的恢复;研究显示,它可直接渗入细胞膜中填补膜缺损,而且还可通过信号传递作用激发更广泛的修复损伤的活动[9];具有促进DA合成、加速轴浆运输等作用[10],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本临床观察报告显示,在美多巴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肽复合冲剂,因多肽复合冲剂中富含NGF和GM,能明显增强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刘道宽,蒋雨平,江澄川,等.锥体外系疾病.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91.

  2 王新德.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华神经与精神病杂志,1985,18(4):256-257.

  3 孙怡,杨任民.实用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520.

  4 赵全军,田增民,李士月,等.改良Webster症状评分量表在帕金森病手术疗效评估中的意义.解放军医学杂志,2002,27(1):83-84.

  5 Holtaman DM,SheldOn RA,Jaffe W,et al.Nerve growth factor protects the neonatal brain against ischamie injury.Ann Neurol,1996,39(1):114-122.

  6 Garofalo L,Silva A B D,Cuello A C.Nerve growth factor induced synaptogenesis and hypertrothy of cortical cholinergic terminals.Proc Nall Acad Sei USA,1992,89:2639-2643.

  7 李晓飙,廖共山,黄绍明,等.NGF-Tf偶联物对PD模型中黑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2000,32(4):413-416.

  8 高国栋.帕金森病诊疗关键.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40.

  9 吴谷盛.神经节苷脂在神经组织中的功能和作用机理.细胞生物学杂志,1986,8:145.

  10 Molinari M,Consdazione A,Leon A,et al.Time course of nigrostriatal system changes after tract hemisection and effects of ganglioside treatment;a multiple retrograde fluorescent tracing study.Brain Rea,1992,570:126.

  作者单位: 210029 江苏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

作者: 钱士明,董旺超 2006-8-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