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6年第4卷第15期

视网膜下出血误诊为脉络膜肿瘤1例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老年后极部视网膜下出血,常因老年黄斑变性引起,特点为突然起病,出血灶为棕黑色,稍隆起,外周可能有红色的视网膜出血,易误诊为脉络膜肿瘤,现将视网膜下出血误诊为脉络膜肿瘤1例现报告如下。本院B超检查,结合临床,拟诊为脉络膜肿瘤。立即到市级人民医院就诊,B超显示:玻璃体内可见低回声絮样光团,后界膜隆起,球......

点击显示 收起

  老年后极部视网膜下出血,常因老年黄斑变性引起,特点为突然起病,出血灶为棕黑色,稍隆起,外周可能有红色的视网膜出血,易误诊为脉络膜肿瘤,现将视网膜下出血误诊为脉络膜肿瘤1例现报告如下。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65岁,因左眼突然失明1天,于2004年12月30日就诊。既往史:肺气肿18年,冠心病15年。体检未见异常。眼部检查:右眼轻度白内障,眼底未见明显异常。左眼查视力光感,角膜轻度周边变性,前房常深。瞳孔双侧等大等圆,大小约2.5 mm,晶状体轻度混浊,玻璃体混浊,眼底视盘界清,动脉血管变细,距视盘1.5 pD处颞侧,可见一灰褐色的1.5 D隆起,表面有血管附着,与颞侧周边界限分不清。本院B超检查,结合临床,拟诊为脉络膜肿瘤。2005年1月10日再次就诊,左眼视力为0,玻璃体重度混浊,眼底窥不见。立即到市级人民医院就诊,B超显示:玻璃体内可见低回声絮样光团,后界膜隆起,球壁前可见数个条形光带隆起,光带下为中强回声团,光带后极与视乳头相连,视乳头颞侧脉络膜凹陷。诊断:左眼脉络膜肿瘤。当日于家属交代,次日进行左眼球摘除术。术后病理诊断:视网膜下出血。

    2  讨论

    (1)老年后极部视网膜下出血,常因老年黄斑变性引起,特点为突然起病,出血灶为棕黑色,稍隆起,外周可能有红色的视网膜出血,该患者另一眼眼底无明显异常,故未考虑视网膜下出血。初诊时因我院条件受限未能进行眼底血管造影,故建议到上级医院确诊,但其到上级医院时,眼底已窥不见,不能进行血管荧光造影。此例如能行眼底血管造影,则出血为荧光遮蔽,黑色素瘤显示视网膜及肿瘤双重双管影,也难确诊。该患者可进行观察治疗。如是出血,则有逐渐吸收的趋势,而肿瘤则不断增长。(2)本例患者年龄稍大,有肺气肿、冠心病史十余年,无眼痛等其他症状,故应首先考虑眼底出血性疾患;而脉络膜肿瘤则视力逐渐下降,后期有眼痛症状。因此,应全面分析,认真检查,以避免行眼球摘除术。

    作者单位: 163515 黑龙江大庆,大庆市大同区人民医院

  (编辑:宋  青)

作者: 马丽萍,张会东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