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6年第4卷第22期

胰岛素联合拜糖平治疗2型糖尿病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我院于2006年1~12月应用胰岛素联合拜糖平共同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20例,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入院住院患者182例,其中应用胰岛素联合拜糖平治疗者20例,2型糖尿患者包括入院前多种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不理想者、初发2型糖尿病者及应用预混自混胰岛素每日早、晚餐前两次皮下注射者。实验室检查糖化血红蛋白均≥10%,空腹......

点击显示 收起

  我院于2006年1~12月应用胰岛素联合拜糖平共同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20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入院住院患者182例,其中应用胰岛素联合拜糖平治疗者20例,2型糖尿患者包括入院前多种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不理想者、初发2型糖尿病者及应用预混自混胰岛素每日早、晚餐前两次皮下注射者。实验室检查糖化血红蛋白均≥10%,空腹血糖≥10~11 mmol/L,餐后2 h血糖≥16~17 mmol/L,患者无肝、肾功能异常。

  1.2  方法  入院予糖尿病饮食治疗,患者均严格饮食控制,停入院前治疗方案,予每日4次胰岛素强化治疗,应用甘舒霖R每日三餐前30 min皮注,甘舒霖N 21∶30~22∶00皮注,162例患者7~10天血糖控制达标,20例病人胰岛素总量逐渐增至70 IU左右,餐前胰岛素用量最高达28 IU,空腹血糖仍为7~9 mmol/L,餐后2 h血糖15~17 mmol/L,以餐后血糖增高为主,此时在胰岛素治疗基础上给予拜糖平治疗,25~50 mg,每日3次,口服,三餐第一口饭时嚼服,一般于加用拜糖平2~3天出现餐后血糖明显下降,血糖逐渐达标,空腹血糖控制在5~7 mmol/L,餐后2 h血糖控制在8~10 mmol/L,随着血糖控制胰岛素用量逐渐减少。

  1.3  结果  本组治疗过程中无一例低血糖反应,均能耐受拜糖平,无明显腹胀、食欲不振、恶心等拜糖平不良反应出现。

  2  讨论
       
  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增高,可引起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可致器官、组织损害,引起功能不全,以致功能衰竭,致残、致死率极高,因此应积极控制血糖,使血糖达标。对长期高血糖的患者和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和作用缺陷可能部分是由于葡萄糖毒性作用引起,通过模拟人胰岛素分泌的每日4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可以短期消除高血糖的毒性,从而不同程度改善胰岛素抵抗和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当治疗7~10天大部分血糖得到较好控制,葡萄糖毒性迅速解除,20例患者胰岛素用量达70 IU左右,血糖虽有所控制仍未达标,再进一步增加胰岛素用量尤其餐后血糖下降不明显,尽管胰岛素使用无明确最高剂量,已提示胰岛素抵抗存在,我们在此胰岛素剂量基础上加服拜糖平,2~3天餐后血糖明显下降,使糖毒性解除,从而使全天血糖水平得到较理想控制,糖苷酶作用机制在于抑制小肠刷状缘上各种葡萄糖苷酶,减缓了糖的吸收,从而降低了餐后血糖,拜糖平联合胰岛素控制血糖,既减少了胰岛素用量,同时也减少了低血糖的出现。

  作者单位: 155100 黑龙江双鸭山,黑龙江省双鸭山煤炭总医院内分泌科

  (编辑:江  宇)

作者: 刘萍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