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8年第6卷第10期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2例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嗜酸细胞。胃肠炎。诊断1病例介绍例1,男,19岁,主因反复腹泻、恶心、呕吐半年,加重半个月入院。诊断为炎症反应性腹水,经治疗好转后出院。...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嗜酸细胞;胃肠炎;过敏;活检;自限性;诊断

1  病例介绍

  例1,男,19岁,主因“反复腹泻、恶心、呕吐半年,加重半个月”入院。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恶心、呕吐,收入我科住院。入院行腹部超声检查:腹水、胃镜检查:慢性浅表性胃炎;结肠镜检查:慢性结肠炎?病理:慢性炎症;诊断为炎症反应性腹水,经治疗好转后出院。半月前劳累后再次出现腹泻、恶心、呕吐,脐周阵发性疼痛,为进一步诊治再次入院。既往体健,无特殊接触史。查体:T 36.8 ℃,P 84次/min,R 18次/min,BP 120/80 mm Hg,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脐周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不大,移动性浊音(+),肠鸣音3次/min。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25 700/μl,嗜酸粒细胞68%。便常规(-),潜血(-),便找虫卵(-),便培养未见细菌生长。血肝肾功能、免疫球蛋白、补体正常,血ANA、ENA、ANCA(-)。腹部超声检查:腹腔中等量积液。腹部CT检查:大量腹水,双侧胸水,食管下段、胃窦、十二指肠、部分空肠壁增厚。行腹腔穿刺抽取腹水送检,腹水常规:白细胞1 340/mm3,分叶80%,淋巴20%,红细胞中量。骨穿: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系增生明显活跃,以嗜酸粒细胞为主,中幼粒以下阶段嗜酸粒细胞明显增生,共占52%,诊断: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小肠造影:小肠黏膜弥漫性增粗,空肠明显。胃镜:胃窦、体散在点状红斑,十二指肠降段黏膜可见多发点状出血。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炎。病理:十二指肠黏膜内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临床诊断: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给予强的松30 mg/d口服,症状逐渐缓解,10天后复查血常规:白细胞8 900/μl,嗜酸粒细胞8%,超声示胸腹水消失,出院。例2,男,42岁,主因“便血一周”入院。患者一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3~4次/d,稀便,伴鲜血,当地给予对症治疗效果不佳。3天前症状加重,便鲜血,伴下腹胀痛,收入院。既往体健,无特殊接触史。查体:T 37.2 ℃,P 80次/min,R 18次/min,BP 110/80 mm Hg,心肺无异常,腹平软,下腹轻压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3次/min。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5 970/μl,嗜酸粒细胞56%。便常规:红、白细胞满视野,以白细胞居多,潜血(+),便找虫卵(-),便培养无细菌生长。血肝肾功能、免疫球蛋白、补体、肿瘤指标正常,血ANA、ENA、ANCA(-)。骨穿:骨髓增生极度活跃,粒系增生极度活跃,中晚期阶段嗜酸粒细胞增生为主,诊断:嗜酸粒细胞增多症。腹部超声:脂肪肝,肝囊肿。胃镜:十二指肠球腔及降段可见条状红斑。诊断:十二指肠球及降段炎症;病理:慢性炎症;结肠镜:全结肠黏膜斑片状发红、糜烂,表面覆黄白苔,伴水肿,阶段性渗血,结肠袋及血管纹理消失。诊断:全结肠溃疡改变;病理:慢性炎症。临床诊断: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给予强的松30 mg/d口服,症状逐渐缓解,10天后复查血常规:白细胞8 300/μl,嗜酸粒细胞7%,便常规(-),出院。

    2  讨论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胃肠疾病,自1937年Kaijser首次报道以来,至今文献报道约300余例[1]。由于本病发病数较少,尚未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是指胃壁和(或)肠壁以嗜酸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伴有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升高及以胃肠道症状表现为主的疾病。主要发生在20~30岁的年轻人中,男性多于女性。本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过敏有关,或在进食某种食物后诱发本病。目前认为胃肠壁在感染、寄生虫等诱因下可发生缺陷,胃肠壁肥大细胞增多,在食物微粒和胃液等抗原的作用下,发生脱颗粒现象。同时,由于抗原对胃肠道淋巴细胞的激活作用,两者均使聚集嗜酸细胞的因子释放,导致嗜酸细胞聚集、浸润过敏区。本病可累及整个胃肠道,但以累及胃和小肠最为常见。主要病理改变为胃和小肠壁各层或某一层的弥漫性嗜酸粒细胞浸润。内镜检查和活检仍是确定本病的主要方法。80%的黏膜型嗜酸细胞性胃肠炎可通过内镜检查和活检获得诊断。Klein等[2]根据嗜酸细胞浸润的程度将本病分为三型:(1)黏膜病变型:最常见,主要为胃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嗜酸粒细胞浸润,伴明显上皮异常,肠绒毛缩短、增厚或消失;(2)肌层病变型:较少见,表现为胃肠壁增厚、僵硬、呈结节状,可致幽门梗阻和肠梗阻,深层肌活检可发现嗜酸粒细胞浸润;(3)浆膜病变型:罕见,浆膜增厚并可累及肠系膜淋巴结,引起腹膜炎、腹水,腹腔镜或剖腹探查活检可见浆膜下嗜酸粒细胞浸润,腹水中可见大量嗜酸粒细胞,甚至可高达95%。以上三型可单独或混合出现。本病临床表现多样,由于其症状无特异性和人们对它的发病缺乏认识,临床误诊率极高。临床上凡遇到难以解释的胃肠道症状,有过敏性疾病史或进食某些食物后出现或加重胃肠道症状,周围血嗜酸粒细胞增多者均应考虑本病的可能。Leinbach提出的诊断依据是:(1)在进食某些特殊食物后出现不可解释的胃肠道症状;(2)周围血嗜酸粒细胞增多;(3)内镜活检发现多块标本有较多的嗜酸细胞浸润。临床上应注意排除表现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的其他胃肠道疾病,如药物过敏,寄生虫感染,恶性肿瘤,血管胶原病,炎性肠病[3]等。本病有自限性,一般采用内科治疗。停用引起过敏的食物。无食物或药物过敏的患者可采用序贯排除法,逐个排除可能的致敏因素。临床症状较重者可试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如泼尼松20~40 mg晨间一次口服,以后逐渐减量至停药。效果不佳者可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色甘酸二钠是肥大细胞膜稳定剂,可防止组胺、慢反应物质、缓激肽的释放而发挥抗过敏作用,可作为糖皮质激素的替代药物。常用剂量为40~60 mg口服,每日3次。当出现幽门梗阻和肠梗阻时,若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可采取手术治疗,术后仍需激素治疗一段时间。本病可反复发作但长期随访未见恶变,多数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1 Robustelli U,Armellino MF,D’Ambrosio V,et al.Eosinophilic colitis:an unusual cause of acute abdomen.Case repoet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G Chir,2007,6(28):253.

2 Klein NC,Hargrove RL,Sleisenge MH,et al.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Medicine(Baltimore),1970,6(4):299.

3 Gonsalves N.Food allergies and eosinophilic gastrointestinal illness.Gastroenterol Clin North Am,2007,3(36):75.


作者单位: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

作者: 李红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