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11年第9卷第10期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环状脱垂痔36例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评估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环状脱垂痔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环状脱垂痔36例。结论PPH治疗环状脱垂痔具有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手术时间短、疗效显著的特点。【关键词】环状脱垂痔。...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评估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环状脱垂痔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环状脱垂痔36例。结果 28例治愈,5例排便有轻微脱出,不影响生活,3例排便脱出较术前减轻。结论 PPH治疗环状脱垂痔具有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手术时间短、疗效显著的特点。

【关键词】  环状脱垂痔; PPH

  笔者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环状脱垂痔36例,近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25~73岁,平均47.5岁。均为Ⅲ、Ⅳ期环状脱垂痔,主要症状为痔自肛门环形脱出,6例伴间歇性便血,病史2~28年,其中8例有痔手术史。

  1.2 手术方法

  采用苏州贝诺公司生产PPH吻合器。鞍麻下取截石位或折刀位,常规消毒扩肛可容纳4指,用3把无损伤钳分别与痔多发部位3、7、11点钳夹并向外牵拉,置入肛管扩张器取出内栓置入缝扎器在齿状线上3~5cm黏膜下行双荷包缝合,将吻合器开至最大限度其头部伸至荷包缝合线上方并收紧打结,荷包线分别从吻合器侧孔引出,牵拉结扎线旋紧吻合器至安全刻度,女性应检查阴道后壁有无异常,打开保险装置,激发、保持吻合器关闭状态30s,逆时针旋开吻合器,取出吻合器,检查吻合部位是否完整,有出血用可吸收线“8”字缝扎。放入止血纱布。

  2 结果

  36例均一次吻合成功,切除肠壁组织肉眼外观呈环形,上下径1.5~2.5cm。病理切片检查切除组织主要为直肠黏膜及黏膜组织。10例吻合口处有出血,经“8”字缝扎止血。术后全部病例随访1~24个月,所有患者术前脱垂、出血等症状均消失或有明显改善,均无肛门狭窄、出血。

  3 讨论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Ⅲ、Ⅳ度内痔是在脱垂内痔的上缘环行切除直肠下端壁的黏膜和黏膜下层组织,并在切除的同时对远近端黏膜进行吻合,使脱垂体的内痔及黏膜悬吊和牵拉,由于黏膜下层来自直肠上动脉供给痔的动脉被切断,术后痔血供减少,痔核逐渐萎缩,临床症状缓解,有效地保留了肛管的精细控便功能[1]。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常见的并发症有尿潴留、术后出血、吻合口狭窄、肛门完全性失禁、直肠阴道瘘等。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时荷包缝线应在状线上方3~4cm且保持同一水平,必要时双荷包缝合对纠正痔脱垂比单荷包好[2],但要注意两荷包的距离。荷包深度应在黏膜层下,太深易损伤括约肌引起术后狭窄。女性患者在激发吻合器前勿将阴道后壁牵拉入吻合器内,以免引起直肠阴道损伤。吻合器激发后保持吻合器在关闭状态30s,以防止出血。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疗效确切,与传统手术相比有很多优点,对直肠前突、直肠术后脱垂所致的出口梗阻型便秘亦有一定疗效,有望取代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杨新庆,韩进.混合痔痔上黏膜钉合术学术研讨汇要.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0):795.

  2 傅传刚.痔手术治疗的术式演变.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1,21(11):686.

  

作者: 孔宪臻,闫文新,王卫东作者单位:264002 山东烟台,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