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5卷第16期经验交流

幽门窦旷置胃大部切除术经验体会

来源:INTERNET
摘要:十二指肠残端漏或瘘是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仍有较高的病死率。因此,采用适当的方法关闭好十二指肠残端和避免十二脂肠内压力增高,是预防十二指肠残端漏或瘘的关键,也是外科医生们极其关注的问题。近4年来,我院行幽门窦旷置胃大部切除术45例,无一例十二指肠残端漏或瘘发生,介绍经验体会如......

点击显示 收起

  十二指肠残端漏或瘘是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仍有较高的病死率。因此,采用适当的方法关闭好十二指肠残端和避免十二脂肠内压力增高,是预防十二指肠残端漏或瘘的关键,也是外科医生们极其关注的问题。近4年来,我院行幽门窦旷置胃大部切除术45例,无一例十二指肠残端漏或瘘发生,介绍经验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5例,男34例,女11例,年龄16~52岁,平均年龄38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择期手术16例,穿孔急诊手术29例,溃疡瘢痕胼胝样硬块直径2~5cm,均行幽门窦旷置胃大部切除术,均按霍式法行胃空肠吻合,无十二指肠残端漏或瘘发生,也无其他近期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12天,均痊愈出院。

   2 讨论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及其穿孔行胃大部切除时,常遇有溃疡瘢痕较大、胼胝坚硬、粘连广泛、炎症严重、组织脆弱等情况,若勉强切除病灶,既可引起副损伤,又可因十二指肠残端关闭不完善而引起破裂。此时,采用幽门窦旷置胃大部切除术(Bancroft)关闭十二指肠残端是最稳妥的,也是最可靠的,较Nissen法,Graham法更简便易行,较Lahey法避免副损伤更科学合理。此法剥除了胃窦部粘膜,消除了胃泌素的分泌,降低胃酸的手术效果与常规胃大部切除术基本相同;此法保留了胃窦部的血运和愈合能力强的浆肌层,给残端的愈合创造了良好条件,奠定了解剖基础;此法保留了喇叭口样的浆肌层袖,有充分的余地自内向外进行幽门粘膜缝闭、窦部前后胃壁肌层缝合贴拢、外面再加做浆肌层缝合加强,可谓“层层设防”,是预防残端漏或瘘的可靠保障。    欲行幽门窦旷置胃大部切除术时,务必保留胃窦部的血运,否则会引起旷置的胃窦部缺血坏死,更易发生十二指肠残端破裂。Bancroft术应是在判断溃疡病灶不易切除和确保胃窦部血运的前提下进行,是有目的的和有计划的。切忌胃大小弯网膜已游离完毕,才发现溃疡病灶不能切除而临时改为幽门窦旷置,试图用Bancroft法作为一种补救措施,这是错误的,因胃窦部的血运已遭破坏,所以术后出现十二指肠残端破裂则是必然的。另外,旷置的胃窦部应保留多长,常规要求是需5cm左右,我们认为保留3cm已足够。该部若保留太长,剥离面较大,出血较多,缝合包埋臃肿,还会因张力过大引起浆肌层撕裂。

   胃窦部粘膜剥脱时,为减少创面出血,我们习惯在切开前先往浆肌层内注入“止血水”(即肾上腺素1mg加入生理盐水200ml混匀而成),在胃窦部上下方分别夹一止血钳,关闭大小网膜的血运,同时用一肠钳关闭十二指肠,这样就可以明显减少出血,避免在血泊中仓促操作,得心应手地从容剥离。待旷置残端完全封闭合,再将血管钳和肠钳撤下。避免Bancroft术后十二指肠内压力增高,对于预防十二指肠残端漏或瘘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既便幽门窦旷置处缝合再严密、血运再好,但十二指肠内压力过高,也会将其胀裂的。为预防输入袢的梗阻,我们认为需注意以下四点:(1)要注意胃的切断线应与脊柱保持45°角左右,以免角度过小把输入袢高吊起来而致折叠梗阻;(2)要注意输入袢的长度,结肠后吻合以6~8cm为宜,过长则纡曲淤滞,过短则张力牵拉;(3)要注意避免空肠扭曲与胃吻合,不要苛求什么顺蠕动、逆蠕动,要强调顺势吻合,例如屈氏韧带位于胃残端的左下方时,就顺势作输入袢对胃大弯侧的吻合,屈氏韧带位于胃残端的右下方时,就顺势作输入袢对胃小弯侧的吻合,这往往是预防输入袢梗阻的关键;(4)要注意输入袢与胃吻合的“口角”不要缝合翻入过多,以免肠腔狭窄。

  作者单位:110300辽宁省新民市人民医院外科

作者: 赵长远 成树江 刘 江 2005-5-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