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13期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7例疗效观察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和单纯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对照组(单纯西药组)25例采用西药口服治疗,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27例采用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上中药煎液保留灌肠治疗。两组均按15天为一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并随访6个月后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随访6个月后治疗组复发率为11。...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和单纯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方法  对照组(单纯西药组)25例采用西药口服治疗,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27例采用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上中药煎液保留灌肠治疗。两组均按15天为一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并随访6个月后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临床治愈率为55.6%,总有效率为85.2%;单纯西药组临床治愈率为20%,总有效率为52%。两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随访6个月后治疗组复发率为11.1%,对照组为3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比单纯西药组效果显著,且复发率低,更适合对本病的治疗。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治疗;疗效
      
  溃疡性结肠炎(C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迄今尚不十分清楚。目前,多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多种细胞因子参与UC的发生发展,且具有较高的遗传倾向 [1] 。目前西医治疗本病疗效不佳,副作用较多,可采用的药品少,且易复发,患者依从性差。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药灌肠与西药并举治疗此类患者27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25例进行对照,疗效确切,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7例中男15例,女12例,年龄19~64岁,平均(41.6±10.9)岁;病程6个月~8年不等,平均(4.1±1.5)年。对照组25例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16~61岁,平均(39.8±8.7)岁;病程9个月~7年不等,平均(3.8±1.3)年。两组患者临床均以腹泻、黏液或黏液血便、腹痛、腹胀、里急后重为主要表现,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经电子结肠镜、钡剂灌肠与病理组织学检查,参照2000年成都会议标准确诊 [2] 。
    
  2 治疗方法
    
  2.1 一般治疗 两组均给予卧床休息和全身支持治疗,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改善全身营养状况。
   
  2.2 药物治疗 对照组:口服强的松5~10mg,3次/d,1~2周后剂量递减,每周减少5mg直至最后5mg/d作为维持量;口服柳氮磺胺吡啶,1g/次,4次/d,待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至维持量1~2g/天。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上述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给予白及、白头翁、苦参、蒲公英、赤芍、地榆、黄柏等为主药并加减煎制的汤药保留灌肠,每晚1次。灌肠时患者取左侧卧位,尽量抬高臀部,保留药物在肠内2~4h,并嘱适当改变体位以求药物与病变部位充分接触;灌肠温度以30℃为佳。15天为1个疗程,用药治疗2个疗程并随访6个月评定疗效。
   
  2.3 疗效评定标准 [3]  临床治愈:临床主要症状消失,肠镜复查黏膜病变恢复正常,或溃疡病灶已形成瘢痕,大便常规镜检3次正常。显效:临床主要症状基本消失,肠镜复查黏膜病变恢复程度达2级以上,大便常规检查红、白细胞数每高倍镜视野在3个以下。好转:临床主要症状改善达1级以上,肠镜复查黏膜病变恢复程度达1级以上,大便常规检查红、白细胞数在5个左右。无效:达不到有效标准但未恶化。恶化:主要症状明显加重或肠镜检查黏膜病变加重。

  3 结果
    
  两组所有患者均能完成2个疗程的治疗。停药6个月后复查,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临床痊愈15例,占55.6%;显效8例,占29.6%;好转2例,占7.4%;无效2例,占7.4%;恶化0例,总有效率为85.2%。经随访仅3例因病情过重而复发。复发率为11.1%,对照组中,临床痊愈5例,占20%;显效8例,占32%;好转5例,占20%;无效7例,占28%;恶化0例,总有效率为52%。或经随访有9例复发,复发率为36%。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略)

  注:与单纯西药组比较, * P<0.05:总有效率=(临床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两组经统计学Ridit分析处理,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治疗中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无不良反应出现;而对照组不同程度出现皮疹、恶心等症状。
    
  4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主要发生在直肠和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多先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而后向近端发展,甚至遍及全结肠。临床主要症状有腹泻、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病程漫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近年来该病全球发病率有逐步上升趋势 [4]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可能与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精神因素、感染因素及过敏因素等有关,治疗上多采用以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治疗,虽然急性期疗效确切,但副作用大,疗程较长,患者依从性较差,屡有复发之忧 [5] 。
   
  本病属中医“痢疾”、“泄泻”等范畴 [6] ,系由于湿热毒邪侵犯肠腑,久蕴不去,气血壅滞,致肠中脂膜腐败、溃烂、脱落所致。应用中药黄柏、苦参、蒲公英清热利湿解毒,赤芍、地榆、白头翁清热凉血止血。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柏、苦参、蒲公英、赤芍、白头翁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多种细菌具有抑制作用。白芨可修复血管破损,保护肠黏膜,促进溃疡愈合,并配合西药治疗,达到了理想效果。应用西药口服加中药辨证保留灌肠治疗UC,具有抗感染和修复黏膜的双重作用,这种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能够使药物直达病所,安全性好,无严重并发症,费用低,操作简单,复发率低,患者依从性好,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较理想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刘慧荣,郑昱.溃疡性结肠炎相关基因研究.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4,7;12(7):1631-1637.
   
  2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对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胃肠病学,2001,6(1):56-59.
   
  3 全国慢性非感染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疗效标准.中华消化杂志,1993,13(6):354.
   
  4 项平,保志军,徐富星,等.溃疡性结肠炎的内镜特点和临床分析.中华消化杂志,2003,23(4):217-219.
   
  5 钟英强,詹俊,陈为宪,等.溃疡性结肠炎156例临床分析.中国肛肠病杂志,2001,21(7):32-34.
   
  6 阎清海,张建文.胃肠病诊疗全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370-371. 

  作者单位:010050内蒙古呼和浩特,解放军第253医院消化内科
   
       010020内蒙古医学院中蒙医学院

作者: 周金秋 师建平 杨巧芳 2005-7-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