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17期

糖尿病性白内障31例诊治体会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内科常见病,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提高,延长了糖尿病患者的寿命,从而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比例也逐渐增大。根据病史和专科检查,糖尿病性白内障诊断并不困难。在眼科,由于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技术和设备日新月异,人工晶体植入已不再是糖尿病患者的禁忌证,也是该类患者失明后改善视......

点击显示 收起

    糖尿病是一种内科常见病,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提高,延长了糖尿病患者的寿命,从而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比例也逐渐增大。根据病史和专科检查,糖尿病性白内障诊断并不困难。在眼科,由于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技术和设备日新月异,人工晶体植入已不再是糖尿病患者的禁忌证,也是该类患者失明后改善视力的主要方法。本文对31例32眼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1例32眼糖尿病患者中,男17例 (18眼),女14例(14眼)。年龄38~87岁,平均62岁。术前视力最低光感,最高0.08。

  1.2  血糖情况  患者糖尿病病史最长30余年,最短2年。对术前血糖较高者,先用药物控制。对年限较长药物无法降至正常水平的患者,将血糖降至最低水平后再手术

  2  治疗方法

  2.1  手术方法  常规行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选择国产或进口C袢直径为6mm后房型人工晶体。对少数高龄,病史较长,全身情况较差,双目失明,血糖不能控制,估计有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仅作单纯白内障摘除。术毕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

  2.2  术后处理  术后每天散瞳2次,全身静滴抗生素和小剂量激素,隔日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U和地塞米松2mg。如有纤维素性渗出或膜状物形成,用YAG激光击碎膜状物,利于吸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术后滴用典舒眼水(成分:妥布霉素15mg,地塞米松5mg)。随访1~3个月。

  3  结果

  3.1  术后视力  32眼中,视力均较术前提高。其中≥0.5者8只眼(占25%);0.1~0.4者20只眼(占62.5%);<0.1者4只眼(占12.5%)。

  3.2  术后并发症  所有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虹膜炎症反应,并伴有晶体表面色素沉着和渗出膜形成。经观察发现术后第三天前房炎性渗出和出血的发生率最高,在该组病例中占61.5%。经采取相应治疗后症状均能缓解。视力低于0.1的4例患者,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未植入人工晶体。本组未发现1例眼内炎。

  4  讨论
      
  对于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来说,减少和避免术后并发症是提高术后视力的关键。手术的创伤能使血-房水屏障紊乱加重,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加重炎症反应。韩琪等[1]认为:手术创伤造成的应激反应可使血糖升高,在术前血糖水平高的病人,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更加严重。故我们认为:熟练的手术技巧能减少术中对虹膜的刺激,减轻房水混浊和纤维素性渗出。也有作者认为[2]:术前短期内快速降血糖,术后更易发生视网膜病变,术前血糖应稳定2~3个月再施行手术。通过观察发现,由于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有严重的虹膜炎症反应及出血、膜状物形成等因素,其发生后发障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的白内障患者,直接影响患者术后的视功能,但通过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后,视力能恢复到较理想的状态。故定期随访,监测控制血糖,及时发现眼内病变并作出相应处理是糖尿病患者术后保持视功能的一个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  韩琪,张福昆.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8,7:441.

  2  沈含慈.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4,6:94.
 
  作者单位:311400 浙江富阳,富阳市人民医院

  (编辑:秋  实)

作者: 王斌吴兆年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