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24期

林天东教授治疗脑萎缩经验介绍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林天东教授是海南省中医院院长、主任中医师、国家特贴专家,兼任全国老年病学会副会长,为全国第三批继承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现将林老师治疗脑萎缩的经验介绍如下。脑萎缩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以记忆、语言、情感等障碍,性格改变,情绪不稳,思维和判断力减退,甚至痴呆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林老师诊治脑萎......

点击显示 收起

        林天东教授是海南省中医院院长、主任中医师、国家特贴专家,兼任全国老年病学会副会长,为全国第三批继承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精于内科杂病,善治疑难病证、老年病、不育证等。笔者有幸随师学习,获益匪浅。现将林老师治疗脑萎缩的经验介绍如下。

  脑萎缩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以记忆、语言、情感等障碍,性格改变,情绪不稳,思维和判断力减退,甚至痴呆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脑组织细胞的体积和数量减少的病证,经脑部CT或MRI可确诊。林老师诊治脑萎缩具有独到的理论和经验,应用中医药治疗可延缓脑功能衰退,增强脑细胞的生理功能,对改善患者精神障碍效果显著。他认为本病虚实相兼,虚主要责于肝脾肾亏损,实则起源于痰浊瘀毒之邪盘踞。病位在脑,却涉及五脏六腑。临床主张补虚与泻实并举,疏利三焦气机,升阳益髓,除痰化瘀,解毒散结,使脑气充盛而络脉畅达,病变组织得以修复,诸症可安。

  1  升阳益髓,须疏利三焦而扶肝脾肾

  脑主元神,为“精明之府”,“髓之海”,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枢,精神意识的主宰。《灵枢·本神篇》云:“两精相搏谓之神”,言阴精与阳气的转化输注是脑发挥正常生理功能的保证。精气旺则脑精灵,精气衰则脑迟钝。临床呈现形体衰惫,神志恍惚,寡言少动,善忘迟钝,眩晕气短,纳呆出汗等症。根据“虚者补之”、“损者益之”的原则。林老师临证注重扶助肝脾肾三脏以充实精气。偏于肾精亏损者,治宜滋补肝肾,填精益髓补脑,方用左归丸加味。药常选用生地或熟地、怀山、枸杞子、山萸肉、怀牛膝、菟丝子、鹿角胶、龟版胶、黄精、肉苁蓉、当归、白芍等;偏于肾阳虚衰者,治宜温补肾阳升阳益气,醒脑开窍,方用右归丸加味。药常选用熟地、山药、附子、肉桂、枸杞子、杜仲、山萸肉、鹿茸、巴戟、仙茅、锁阳等。偏于脾气虚者,扶脾则强调“升阳益气”,即予辛甘温补之黄芪、白术、党参、甘草、怀山、红枣补脾益气。上述诸症常配以辛香气雄、味薄升散之羌活、防风、藁本、白芷、苍耳子、柴胡、升麻等祛风药2~3味入方,以求助气升阳,促发脾胃清阳之气升腾贯注于脑,使脑得充分营养和修复。林老师擅将祛风药用于此,虽然味少量轻,却寓意深刻。一则升阳达巅,行经于脑。脑为诸阳之会,居于巅高,惟风药辛宣,方可疏通经脉,升发清阳之气贯注于脑,以壮髓海;二则醒脾助肾,以促化源。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风药胜湿,有助于脾气升发,五脏之气旺盛,使气血津精化生有源,以保证脑功能活动所需的精微物质;三则阳升气旺,可化痰瘀。气帅血行,气能行津,脑气充盛而气化畅利,既可防止津血凝滞为痰瘀之害,又能消散少量痰瘀之浊。
  
  总之,补虚不忘疏调三焦气机,乃因三焦总司全身的气机和气化,为通行元气,运行水液之通道,倘上焦失宣,中焦失衡,下焦失畅,气机逆乱,则势必阻碍精气代谢,使脑无所依附而病变愈重,故临证惟使三焦气机畅达,方可求升阳益髓之功。然疏通三焦气机,亦须审因论治,灵活掌握。

  2  除痰化瘀,可散结通络而开清窍

  脑为“清灵之府”,盖六腑清阳之气,五脏精华之气血,皆朝会上注于脑以司其用。倘若年老气衰,久病迁延,或内风卒中及外伤头脑,或邪毒内窜而盘结脑络,可导致脏腑失和,营卫不清,气血败浊,凝为痰瘀,交结脑府,阻滞髓络,阴阳之气不相顺接,则清窍失用,出现表情淡漠,神志散乱,行为呆滞,情绪不稳,嗜睡或烦躁,甚则语言不清,语无伦次,愚钝呆痴,饮食起居不能自理,可兼失语、半身不遂、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腻、脉弦滑等症。依“结者散之”、“留者攻之”之法则,治当化瘀浊、畅络脉、散结聚、通窍隧以开窍醒脑。林老师临证痰瘀并治,用全蝎、地龙、土鳖虫、水蛭各等份加工成药丸为基础用药,视其兼证、变证而辨证用药。偏于虚风内动者,治宜滋阴填精,柔肝熄风,方用大定风珠加味。药常选用阿胶、龟版、鳖甲、生地、牡蛎、白芍、五味子、火麻仁、鸡子黄、麦冬、甘草、龙骨等;偏于气滞血瘀者,治宜理气活血,祛瘀通窍,方用通窍活血汤加味。药常选用桃仁、红花、当归尾、川芎、川牛膝、赤芍、麝香、三七、丹参、鸡血藤等;偏于痰浊阻窍者,治宜健脾化痰,豁痰开窍,方用温胆汤加味。药常选用法半夏、胆南星、竹茹、枳实、郁金、茯苓、陈皮、石菖蒲、远志等。对神志散乱、焦虑烦躁、睡眠不安、哭笑不常者,酌加莲子心、淡竹叶、琥珀、远志以清心醒脑;对语言障碍,迟缓不利者,加石菖蒲、郁金以通窍争语;对神情淡漠、行为呆滞、记忆障碍、思维模糊者,加苏合香丸,可芳香开窍,提神醒脑;对痰瘀浊邪动风,肢体颤抖、行动困难者,天麻、钩滕、僵蚕、生牡蛎、生龙骨以平肝熄风。

  林老师在祛邪化浊的同时,十分注重顾护胃气,用于方中加入青皮、陈皮、麦芽、谷芽,以促进药食运化。然本病属顽症痼疾,病程冗长,详细辨证,准确施治,灵活用药,汤丸并取,心身共调,持久治疗,体现了临证精心务实的特点。

  3  病案举例

  患者,女,65岁,于2005年7月5日初诊。家人代诉:患者觉双下肢软弱无力2年,伴步履不稳,渐至记忆衰退,言语不清,性格孤僻等症。查头颅CT示:双侧额、颞部蛛网膜下腔增宽。拟诊为:脑叶萎缩。曾西药对症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刻下症见:表情淡漠、闭目不睁、沉默缄言,不能站立行走,记忆力衰退,定向力差,形体衰惫,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纳呆口臭,舌红、苔黄腻,脉沉滑。证属湿热内蕴,下焦失畅,精气亏虚,痰瘀交结,神府失用。治则先予清利湿热,调畅气机,后予补虚化浊,通窍醒脑。以枳实导滞丸每天3次,每次6g,白开水送服,连服1周后便秘溲赤、口臭、黄腻苔消失,食欲增加,即改用汤剂配丸剂。处方:黄芪30g,菟丝子15g,熟地黄20g,谷芽20g,麦芽30g,天麻10g,僵蚕10g,怀山15g,山萸肉10g,苍耳子10g,怀牛膝15g,枸杞子15g,石菖蒲10g,鹿龟胶9g,龟版胶9g,青皮6g,陈皮10g。水煎服,每日1剂,复煎,分2次温服。配合药丸(全蝎、地龙、土鳖虫、水蛭各等份加工而成),每日2次,每次6g。服药1个月后,眩晕好转,能站立平稳,记忆力改善,行为仍呆滞。于上述方法再服药5个月,半年后诸症均见明显好转,生活基本能够自理。

  作者单位: 570203 海南海口,海南省中医院
 
  (编辑:悦  铭)

作者: 卓进盛 2006-7-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