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7卷第6期

股疝误诊原因分析(附6例报告)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股疝的总发病率居腹外疝的第2位,仅占腹外疝发病总数的5%,极易因不认识或忽视而造成误诊。复习国内文献,并就我院1996年1月~2005年3月误诊的6例股疝,总结误诊原因如下。6例中误诊为腹股沟斜疝嵌顿4例(其中1例为斜疝与股疝并存,仅诊断为斜疝),脂肪瘤1例,腹膜炎肠梗阻1例。2误诊治疗情况(1)误诊为腹股沟斜疝的4......

点击显示 收起

    股疝的总发病率居腹外疝的第2位,仅占腹外疝发病总数的5%,极易因不认识或忽视而造成误诊。复习国内文献,并就我院1996年1月~2005年3月误诊的6例股疝,总结误诊原因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例,男1例,女5例,年龄45~71岁,平均53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10天,平均3天,并发支气管炎、肺气肿1例,肺心病1例。6例中误诊为腹股沟斜疝嵌顿4例(其中1例为斜疝与股疝并存,仅诊断为斜疝),脂肪瘤1例,腹膜炎肠梗阻1例。

    1.2  误诊治疗情况  (1)误诊为腹股沟斜疝的4例均为术前误诊,其中3例行手术治疗时,在腹股沟韧带下方卵圆窝处呈现一个球形突起,确诊为股疝;1例为腹股沟斜疝并发股疝,术前只诊断为腹股沟斜疝,术中确诊,分别行股疝、斜疝疝囊高位结扎,然后Macvy修补术。(2)误诊为脂肪瘤的1例,术中证实为腹膜外脂肪嵌顿于卵圆窝。(3)误诊为全腹膜炎,肠梗阻的1例患者,入院时全腹膜炎明显,既往有子宫次全切除手术史,行剖腹探查,发现小肠疝入股管,已有坏死,行小肠部分切除吻合,缝闭股内环口的疝囊,然后在股静脉内侧将腹股沟韧带与股内环口处的腹膜及耻骨梳韧带重叠缝合数针,完全封闭内环以及其缺损处。

    2  讨论

    股疝多发生于中年以上的经产妇女,右侧较多见,由于股环的解剖特点易发生嵌顿,如嵌顿内容物为肠管又极易发生绞窄,部分肠壁被绞窄机会尤多。据统计:股疝中25%~40%有绞窄,而这些窄性股疝中的25%~33%是属Richter氏型[1],因而在临床上有病例明显的腹部症状掩盖了局部症状,易造成术前误诊,复习国内文献,总结误诊的教训及体会,可概括如下。

    2.1  急腹症者为未行全面检查疏忽股疝  股疝多发于女性,年龄偏大并多伴有腹壁薄弱、腹压增高等因素,说明男性高龄患者体质虚弱,机体反应性差,痛觉迟钝,病史提供不可靠既往疝病史及合并疝等情况均应考虑股疝的可能。

    2.2  疝块检查不细致,术前诊断不严谨  本组有3例术前误诊斜疝,术中确诊。有些医生认为各种腹股沟疝的处理方式相似,术前无须鉴别导致误诊。我们认为术前应对疝块仔细检查,力求确诊,为制定治疗方案及心理准备、预后估计等提供依据。因股疝经股环卵圆窝突出后受其下缘阔筋膜的限制,只能向抗力较小上方伸展,特别是疝囊较大时就更为明显,易误诊为股疝。

    2.3  仅满足斜疝的诊断  忽视了并存的股疝的存在。

    2.4  过分的相信辅助检查  思维拘泥于表面现象,有些误诊是由于辅助检查结果误导,临床医生没有进行认真的分析。国内报道有误诊结肠癌伴肠梗阻、Crohn病、胆囊炎、胆囊结石、蛔虫性肠梗阻等。主要是缺乏经验,粗心大意,责任心不强,拘泥于一些临床症状,盲目依赖影像及病理活检等辅助检查,未加全面分析,造成误诊、漏诊,应引以为戒。

    2.5  由于股环狭小,部分肠壁嵌顿不易还纳引起不完全性肠梗阻  当发生绞窄时既出现腹膜炎体征,且嵌顿的部分肠壁由于较小,在体检时大腿根部可能扪不到包块,只是在剖腹探查时才发现。

    2.6  由于股疝嵌顿出现包块一般位于大腿的内侧即腹股沟韧带之下  本组中有2例包块出现于腹股沟韧带之上,卵圆形,术前误诊为直疝嵌顿。因股疝经股环卵圆窝突出后受其下阔筋膜的限制,只能向抗力较小的上方伸展,特别是疝囊较大时就更为明显。

    【参考文献】

    1  钱礼.腹部外科学.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70.

    作者单位:113300 辽宁清源,清源县人民医院外科

   (编辑:海  涛)

作者: 王敦京 2006-7-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