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7卷第6期

静滴菌必治输液过程中静推心律平致皮肤坏死1例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2005年8月20日,我们遇到在静滴菌必治的过程中静推心律平致皮肤坏死1例,现报告如下。0g静滴,2次/d,能量合剂,1次/d。第3天以50滴/min静滴菌必治时,病人突发室上性心动过速。即减慢滴速,静推心律平35mg,当菌必治与心律平相遇时硅胶管内液体变白,推注有阻力感,起初注射部位皮肤苍白呈放射状,因病人病情急,未引起操作......

点击显示 收起

    2005年8月20日,我们遇到在静滴菌必治的过程中静推心律平致皮肤坏死1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男,65岁。因发热、咳嗽、咳痰,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收入院。给予0.9% NS 50ml,菌必治2.0g静滴,2次/d,能量合剂,1次/d。2天后体温降至正常,咳嗽、咳痰减轻。第3天以50滴/min静滴菌必治时,病人突发室上性心动过速。即减慢滴速,静推心律平35mg,当菌必治与心律平相遇时硅胶管内液体变白,推注有阻力感,起初注射部位皮肤苍白呈放射状,因病人病情急,未引起操作者注意,约2min后,局部皮肤苍白呈放射状,并变为樱桃红后又变成青紫且连成一大片,方引起注意,拔除针头另行穿刺。局部皮肤用硫酸镁湿敷24h ,次日局部皮肤约有5cm×3cm大小溃烂坏死,立即停用硫酸镁湿敷,采取外科换药处理。2周后病人皮肤痊愈。 

    2  原因分析

    心律平是一种新型结构的抗心律失常药。直接作用于细胞膜。使用于室性或室上性心过速的治疗等。病人既往有室上性心动过速病史20余年,每次发病口服或静推心律平,效果好,无不适。菌必治为长效、广谱第三代头孢菌素,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适用于对本药敏感的致病菌引起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以及身体各部位感染的治疗。

    此病人应用菌必治静滴2天无不良反应。说明单用两种药均无致皮肤改变现象,此皮肤坏死系两种药物混用所致。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是否两者存在配伍禁忌(在配伍禁忌表中查不到)。两种药物单用时,液体无色透明、无不良反应。而两者相混时变白推注有阻力感。可能发生化学反应释放某些化学物质,致局部皮肤毛细血管剧烈收缩痉挛缺血、缺氧,使皮肤由苍白变红、变紫直至坏死。(2)缺乏临床经验。在注射过程中药物变白,有阻力感及皮肤颜色的改变没有引起操作者的注意终止推注,使该组织缺血缺氧较长时间,又加上以后处理不当,用硫酸镁湿敷加重局部组织代谢负担使缺血缺氧更加严重而造成坏死。

    3  教训

    通过本病例告诉我们,两种药物使用不当是造成本例的主要原因;其次,责任心不强,观察不细致,处理不当,造成患者皮肤坏死。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加强责任心,提高业务知识及观察能力,严格操作规程以及对突发事件应有的正确处理能力。避免一时疏忽,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另外,建议:如病人同时应用两种药物时,在两者之间换输时用液体冲管过渡,避免药物反应的发生。

    作者单位: 163712 黑龙江大庆,大庆市第三医院

    (编辑:李  木)

作者: 王秀梅,付丽松 2006-7-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