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9年第10卷第2期

浅析不合格处方现状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关键词】不合格处方为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收集审核本院2008年1-12月门诊处方,现对处方中存在一些问题分析如下。1不合格处方现状分析1。1处方前记存在问题处方前记包括医疗机构全称,处方编号,科别、年、月、日,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断,并可添列专科要求的项目。由于漏项,处方......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不合格处方

为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收集审核本院2008年1-12月门诊处方,现对处方中存在一些问题分析如下。

  1  不合格处方现状分析

    1.1  处方前记存在问题  处方前记包括医疗机构全称,处方编号,科别、年、月、日,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断,并可添列专科要求的项目。有个别医师前记漏项,如不写年龄,或用“成”、“儿”代表。由于漏项,处方不易识别,影响归类、用药剂量认定及用药是否合理的审核,影响了用药随诊及追踪。

    1.2  处方正文存在问题  正文内容:以取或R(拉丁文Recipe“请取”的缩写)标示,分列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用法用量。正文存在问题有:(1)药品名称不规范,只写商品名,不用通用名;药品名称不完全,简写。(2)处方中药品无规格、剂型,只写多少片,多少瓶;或规格、剂型错误,如阿奇霉素既有颗粒剂又有片剂,而处方是阿奇霉素0.1g×6,如是颗粒剂,其规格应该是0.1g×6包;如是片剂,其规格应该是0.125g×6片。而实际上医生开的是阿奇霉素片。影响调配,存在不安全用药。(3)临床诊断与治疗用药不相符, 主要是开人情方,患者原来是看某一疾病的,医生开方时,患者本人要求医生开些自己需要的药品,而临床诊断又未体现这一点。如临床诊断为感冒,医生不仅开了抗病毒颗粒,还开了一支氯霉素眼药水。(4)乱用抗生素,一张处方有两种以上抗生素,联合用药不合理。如使用第一类细菌繁殖期杀菌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与第三类快效抑菌剂(红霉素类、呋喃类)合用,两种药联用可使第一类药物药性减弱或拮抗。加重了患者负担,用药不合理,不安全,降低了疗效。(5)使用溶媒不当:青霉素类不宜与葡萄糖(pH3.2~5.5)配伍,因为该类抗生素在pH<4时分解较快,效价降低,宜用生理盐水为溶媒,稳定性好,但对于某些心功能不佳患者,为避免诱发心衰,可使用葡萄糖作溶媒,在2h内滴注完毕。水溶性维生素的药品说明书注明,应用不含电解质的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后静脉滴注,可处方中就有不少加了10%氯化钾液一起使用。

    1.3  处方后记存在问题  处方后记部分为:医师签名和/或加盖专用签章,药品金额以及审核、调配、核发、发药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签名。后记存在问题有医师签字潦草,甚至有的不签名。后记出现问题不易识别处方责任人,不符合处方制度及处方管理办法规定。

   2  改进措施

    2.1  明确处方意义  处方是医师和药师对患者共同负责的重要医疗文书,具有法律、技术和经济等多方面的意义。处方书写正确与否,是合理安全用药的前提,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命安全。每位医师应牢固树立处方质量的重要性和安全用药意识。

    2.2  定期审核处方  执行新的处方管理办法,按统一的项目、内容、格式严格把关,将处方书写质量列入考核科室与个人技术水平和质量中去,考核结果存档。每月定期或不定期检查门诊处方质量,填写处方质量评价表,对不合格处方每月全院通报,纳入科室医疗质量中,加大管理力度,提高处方合格率。

    2.3  落实处方制度  处方制度规定对医师、助理医师处方权,由科主任提出,医务科长批准,登记备案,并将本人签字样留于药剂科。处方不合格者,违反规定的处方滥用药品等情况药剂科有权退回拒绝调配。情节严重者报告主管院长及部门。

    2.4  定期培训医师、药师  对新上岗新进人员应严格进行岗前培训,对所有医师、药师也应定期培训学习处方书写规定及管理办法,学习药理方面知识。及时反映药学情况,不断更新知识,为开写合格处方打好基础。


作者单位:330800 江西高安,高安市妇幼保健院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