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4期临床医学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四项参数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心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血小板四项参数的变化。结果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的PCT、MPV、PDW均显著高于冠心病组、糖尿病组和健康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PLT显著低于糖尿病组和......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四项参数的变化和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心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血小板四项参数的变化。 结果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的PCT、MPV、PDW均显著高于冠心病组、糖尿病组和健康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显著低于糖尿病组和健康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和健康人组相比,四项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可反映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1,2] ,糖尿病(DM)患者冠心病(CHD)的发生率是健康人群的2~4倍,而心血管疾病占DM死亡原因的80%,其中75%死于CHD。随着DM患病率的逐年增加,DM合并CHD更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血小板在合并DM的CHD所起的作用的报道并不多,本文旨在通过对有关血小板四项参数的研究,探讨血小板在合并DM的CHD的作用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CHD+DM组 30例(n=30),其中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龄(59.39±8.47)岁,排除合并其他血管病变,DM病程0.05~20年。

    1.1.2 CHD组 30例(n=30),其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8.76±8.05)岁。

    1.1.3 DM组 30例(n=30),其中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57.55±7.97)岁,无任何血管病变,DM病程1.0~19.5年。

    1.1.4 对照组 为到我院行健康体检,经病史、体格检查、体表ECG、胸部X线片、超声心动图、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等检测,排除CHD和DM的健康人。30例(n=30),其中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55.64±6.69)岁。所入选的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病人,CHD的诊断符合1979年WHO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 [3] ,DM的诊断符合1997年ADA/WHO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4] 。

    1.2 方法 住院患者于入院后次日凌晨,对照组于体检当日凌晨,空腹抽取静脉血4ml,测定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比容(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密度(PDW)(使用瑞士大昌洋行公司生产的ABX、Micros,60-OT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S);糖化血红蛋白(HBA 1C )等。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ˉx±s)表示,用t 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四组之间性别、年龄差别与统计学意义 CHD+DM组的FBS、HBA 1C 、TG、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CHD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M组相比差异与统计学意义(P>0.05)。DM组的FBS、HBA 1C 、TG、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CHD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和对照组相比,TG、LDL-C水平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BS、HBA 1C 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四组PLT、PCT、MPV、PDW比较 CHD+DM组的PCT、MPV、PDW均显著高于CHD组、DM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低于CH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著低于DM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的PCT、MPV、PDW均显著高于DM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显著低于DM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和对照组相比,四项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四组入选对象性别、年龄、FBS、HBA 1C 、TG、LDL-C比较(略)

    表2 四组入选对象PLT、PCT、MPV、PDW比较 (略)

    3 讨论

    近年来,研究表明血小板功能异常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5,6] 。血小板主要来源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PLT反映血小板生成和衰亡的情况。PCT一般与PLT呈正相关,是根据PLT和MPV计算的衍生指标。MPV反映了骨髓中巨核细胞增生、代谢与血小板生成的情况,并与循环血中血小板年龄,血小板的超微结构和功能状态密切相关。体积大的血小板为新生的年轻的血小板,含有较多的活性物质,比正常血小板具有更强的功能。PDW是反映血小板体积差异程度的一个参数,当循环血中MPV增大,PDW也随之增大 [7] 。本文资料显示:冠心病组患者MPV、PDW显著增高提示血小板活性增强处于高敏状态,CHD患者处于高凝状态。PCT显著增高可能是由于冠心病患者循环血液中血小板形态发生变化,出现大小不等,血小板聚集趋势和血小板之间的间隙变狭窄或接近聚集。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两个血小板之间,而且发生在血小板群内,形成了血小板集聚成团的趋势,血小板之间结结合紧密 [8] 。PLT明显减少则由于血栓形成使血小板消耗和破坏增加。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管病变,检测PLT、MPV、PDW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说明血小板的生成和消耗基本处于正常的动态平衡水平,而近年来有研究发现 [9,10] ,糖尿病患者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释放反应增强,在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中CHD+DM组PCT、MPV、PDW均显著高于DM组和对照组。PLT显著高于DM组和对照组,与有关报道一致。而CHD+DM组PLT、MPV、PDW均显著高于CHD组,可能因为合并有DM的CHD患者冠脉病变多呈弥漫性狭窄,远端血管完全闭塞的发生率高;而非DM的CHD患者冠脉病变多呈节段性狭窄,远端血管完全闭塞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综上所述,血小板四项参数的变化对观察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Herlita J,Malberg K,Howto improve the cardiac prognosis for diabetes.Diabetes Care,1999,22(supp22):89.

    2 肖新华.糖尿病的脂代谢紊乱.临床内科杂志,2003,20(3):119 -121.

    3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十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435-1436.

    4 朱禧星.实用内科学.第十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44-970.

    5 Thardiw E.Blood platelet count and function are related to total and car-diovascular death in apperenthy healthy man.Circulation,1991,84:513 -518.

    6 马丽萍,尹松梅.普伐他汀对血小板聚集、血小板表面α颗粒膜蛋白140及血栓烷素B2的抑制作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9,27(4):286-288.

    7 王鸿利.广泛开展血小板检测及其临床应用.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6,19(2):137.

    8 王爱林,任勇,吴华民,等.冠心病患者循环血液中活体血小板形态改变.中国急救医学,1995,15(4):8.

    9 胡谦,李群英,赵玲.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血小板参数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0(3):198-199.

    10 曹燕,曹慧.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参数检测及意义.临床荟萃,2004,19(14):827-828. 

    作者单位:423000湖南郴州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

作者: 曹明艳 吕新华 2005-6-1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