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6期论著

住院病人药疹283例的临床分析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目的对283例住院药疹病人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通过对致敏药物分类统计,药疹的临床分型统计。结果在17种致敏药物(不详类除外)中,抗生素药物致敏引起的药疹已上升至首位,为149例,占本组病例的52。磺胺药物致敏人数已下降,14例,占4。...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对283例住院药疹病人进行临床分析。 方法  通过对致敏药物分类统计,药疹的临床分型统计。 结果  在17种致敏药物(不详类除外)中,抗生素药物致敏引起的药疹已上升至首位,为149例,占本组病例的52.65%;解热镇痛类其次,为52例,占本组病例的18.37%。磺胺药物致敏人数已下降,14例,占4.95%。药疹类型以轻型为主,255例,占90.11%。以麻疹样型最多,105例,占37.10%。重症型28例,以大疱性表皮松解型居首,16例,占5.65%。 结论  抗生素使用指征掌握不严及滥用等因素是药物过敏的重要原因,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加强药物管理等,以减少药疹的发生。

 
    An analysis of283clinical cases of inpatients of medicinal eruptions

    Hu Shan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ical&Sexual Transmissive Diseases,Hunan Province People's Hospital,4100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se283clinical cases of the inpatients of medicinal eruptions in hands.Meth-ods By statistics in classification of allergic drugs and clinical types of medicinal eruptions.Results Out of the17kinds of allergic drugs(unaccounted for the unclassified),the eruptions from antibiotic allergy were the highest,149cases,in the rate of52.65%。Antifebrile and antalgesics second,52cases,18.37%。Sulfonamide group to be al-lergy accounted for having been declining,14cases,4.95%。The light type was in the majority,255cases,90.11%,in which principally of measles like,105cases,37.10%。The heavy type-28cases,of the great blister with epidermis relaxed mainly,16cases,5.65%.Conclusion The indication for management of antibiotics not to be well controlled and ever in overuse were the important factors in the cause.There should be strictly to indicate and adminis-ter for them that would be to decrease the eruptions developed.

    【Key words】 medicine allergize drug eruption management

    我院2000年3月~2004年10月共收治住院药疹病人283例,其中皮肤科病人188例,其他科室住院病人95例。现就住院药疹病人情况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83例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病人,其中95例为其他科室住院病人,均在住院过程中出现皮疹,经皮肤科医生会诊后确诊为药疹,其中小儿科患者39例,呼吸科患者19例,其他为肾内科、消化科、骨外科等。283例患者男158例,女125例。283例患者中女125例,男158例;年龄最小54天,最大76岁,平均年龄35.60岁。伴有基础病68例,其中肾脏疾患17例,心血管疾患14例,胆道疾患4例,妇科疾患2例,骨关节疾患4例,血液系统疾患11例,糖尿病3例。其中恶性肿瘤13例。其中部分病人合并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疾病。绝大多数药疹发生于感染性疾病后,共180例,占总病例数的63.60%。其中支原体感染21例,肺部感染38例,上呼吸道感染67例,泌尿道感染21例,化脓性扁桃体炎6例,急性阑尾炎2例,急性胃肠炎14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5例,结核病4例,病毒性肝炎2例。药疹多发生于感染性疾病使用抗生素或其他疾病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后,共246例,占86.92%,其他疾病所致药疹仅占少部分。

    1.2 致病药物 抗生素占首位,为52.65%(149/283),其次为解热镇痛类,占18.37%(52/283),血清制品,占3.89%(11/283),中药制品,占35.30%(15/28),磺胺类药,占4.95%(14/283),呋喃类药,占1.73%(5/283),两种以上药物的复方制剂,占6.01%(17/283),别嘌呤醇,占0.7%(2/283),皮质激素0.7%(2/283),不详类药物,占5.7%(15/283)。抗生素类分别为:头孢类42.28%(63/149),青霉素类26.17%(39/149),喹诺酮类14.09%(21/149),大环内酯类5.38%(8/149),四环素类3.34%(5/149),庆大霉素0.7%(1/149),林可霉素类1.34%(2/149),抗痨药1.34%(2/149),抗病毒类药4.03%(6/149)。解热镇痛类分别为:消炎痛44.23%(23/52),氨基比林30.77%(16/52),芬必得15.38%(8/52),去痛片9.62%(5/52)。血清制品分别为:破伤风抗毒素45.45%(5/11),狂犬疫苗54.55%(6/11)。中药制品分别为:鱼腥草注射液26.67%(4/15),清热消炎宁20.00%(4/15),清开灵3例,三七总苷20.00%(2/15),血竭胶囊13.33%(2/15)。见表1。

    1.3 潜伏期 除2例别嘌呤醇及皮质激素所致的药疹外,279例有明确潜伏期者潜伏期从几分钟至15天不等。一般以1周以内最多,达94.88%,17例既往有药物过敏史,其中青霉素过敏史4例,头孢菌素类过敏史5例,磺胺药过敏史3例,甲硝唑过敏史2例,林可霉素过敏史1例,卡马西平过敏史2例。

    1.4 药疹的类型 8种药疹类型。轻型药疹90.11%(255/283),最多的是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发疹型37.10%(105/283),多红斑型(包括重症型)2.84%(8/283),固定型13.17%(35/283),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16例,红皮病型5 例,重症多形红斑型7例。见表1。

    表1 283例药疹的临床分型(略)
  
    1.5 症状和体征 283例在病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瘙痒,45例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最高达40.2℃。3例伴有肝损害,2例伴有肾损害,伴有休克症状的3例,荨麻疹型7例,伴有头晕、胸闷、心悸等不适,2例伴有恶心、腹痛、腹泻。白细胞总数及嗜中性粒细胞增高者23例。

    1.6 药疹类型与致敏药物之间的关系 283例药疹病例中,荨麻疹样型药疹的致敏药物以青霉素类占首位(31例),第二位为解热镇痛类药(21例)。麻疹样型及多形红斑型药疹的致敏药物以头孢类占首位(分别为38例和6例),麻疹样型第二位致敏药物为解热镇痛类药(12例)。固定型致敏药物以解热镇痛类药占首位(10例),第二位为磺胺类及痢特灵(7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的致敏药物分别为青霉素类(7例)、解热镇痛类(6例)、四环素类(3例)。红皮病型致敏药物分别为林可霉素和复方制剂(2例和3例)。紫癜型的致敏药物分别为头孢类(3例)、磺胺类及痢特灵(4例)。

    1.7 治疗和转归 轻型药疹283例中,9例皮疹未完全治愈,自动出院,其余患者在停用致敏药物、抗过敏、对症处理以及部分患者使用中等剂量的皮质类固醇(如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200mg/d或地塞米松10mg/d,或口服泼尼松30~40mg/d),治愈率达95.12%。住院时间最长的达102d,最短的仅1d,(自动出院),平均住院天数为17d。28例重症药疹在及时、足量使用皮质类固醇,注意电解质平衡,预防感染,辅助补充维生素、白蛋白、新鲜血浆等支持治疗后痊愈出院。

    2 讨论

    药疹是药物经注射、口服、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粘膜反应。是药物不良反应中最常见的类型,属皮肤科的常见疾病之一。常见的引起药疹的致敏药为解热镇痛类、磺胺类、安眠镇静类、抗生素类。但从我院2000年3月以来4年多统计调查来看,磺胺类药物过敏患者已明显减少,安眠镇静类药物过敏患者在本组缺如,而抗生素药物过敏明显上升。本组各种抗生素过敏168例,达59.36%,而抗生素又以头孢类占首位,青霉素从抗生素的第一位降至第二位,喹诺酮类占抗生素的第三位,这与谢淑霞等 [1] 报道有相似之处。这组致敏的抗生素类中头孢菌素类所占比率最高,共52例(19.92%),其次是青霉素类40例(1533%),与谢淑霞报道的大体一致 [1] 。究其原因与下列因素有关:(1)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新型抗生素的不断出台,临床上使用抗生素呈现上升的趋势;(2)临床医生对抗生素使用指征掌握不严,抗生素使用率上升;(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疾病治疗意识强,加之对抗生素的认识不足,患者对药物过多地信任,使抗生素滥用增加;(4)抗生素管理不严,使抗生素使用增加。诸上原因,其中又以头孢类抗生素使用最广,青霉素类由于其众所周知的过敏反应而使用呈下降的趋势。喹诺酮类也由于认为其过敏反应少而使用呈现上升的趋势。磺胺药所致的药疹在本组抗菌类中仅占第四位,呈下降的趋势,可能与使用减少有关。解热镇痛药物在致敏药物中列居第二位,仍呈较高比例,与赵辨所著过敏药物排行版发生了变化 [2] 。但目前复方制剂和不详类药物很可能含有解热镇痛类药物(抗生素也同样可能),可能使统计数出现差异,且会使临床医师分析排除致敏药物更困难。就本组药疹病人的临床分析和近年国内外文献的报道,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抗生素或解热镇痛类药(常在抗感冒药中出现),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已成为药疹的主要致敏药物,值得临床医生的注意。本组中药制剂在本组药物反应中有15例(5.30%),也与中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有关,且对其毒副作用认识不足,从而导致中药的盲目使用,值得临床医师注意。本组283例病例中小儿科与呼吸科患者分别为39例(13.78%)与19例(6.71%),与陈红清等对药疹患者用药原因分析的上呼吸道感染、皮肤病等为常见原因的报道基本一致 [3] 。故为减少药疹的发生,首先临床医师在药物选择上应考虑诸多因素,同时应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以尽可能减少药物反应的发生。有关部门要加强药物管理,防止抗生素滥用;加强科普宣传,增强人们对药物知识的认识,减少药物的滥用。

    参考文献

    1 谢淑霞,赖维,陆春,等.202例药疹的临床分析.临床皮肤科杂志,2000,29(2):84-86.

    2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第二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529-535.

    3 陈红清,陈志强,王晓玉,等.202例药疹住院病例临床特征分析.中华皮肤科杂志,1999,32(2):130. 

    作者单位:410002湖南省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

作者: 胡 珊 2005-6-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