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5年第4卷第10期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误诊流行性出血热1例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根据有发热、外渗、出血、肾损并肝、心、肺等多脏器损害,疑流行性出血热(EHF)收入院。完善有关检查显示:抗-EHF-IgM(-),网织红细胞15%,B超示肝脾肿大,颅脑CT无显著异常,因此排除EHF,诊断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讨论:导致误诊的原因有(1)当地有EHF流行。确诊TTP的依据:发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

点击显示 收起

     患者,女,60岁,因发热、黑便5天,烦躁1天入院。入院前曾应用镇静剂,近2天小便量少,每日不足1000ml,无血尿。查体:T38.6℃、P92次/min、R24次/min、BP120/70mmHg。神志不清,皮肤有出血点、瘀斑,巩膜黄染,眼睑无水肿,球结膜轻度水肿,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及调节反射灵敏,双肺闻及少许干湿性罗音,心律整齐、无杂音,腹软,肝脾未及,腹水征(-)。化验:血Rt:WBC8.1×10 9 /L,N0.43、L0.56,RBC2.38×10 12 /L,Hb72g/L,PLT40×10 9 /L;尿Rt:蛋白++、血++;肝功:ALT25IU/L、AST123IU/L、TBiL56.2IU/L;肾功:Cr276μmol/L、BUN17mmol/L;乳酸脱氢酶1266IU/L。根据有发热、外渗、出血、肾损并肝、心、肺等多脏器损害,疑流行性出血热(EHF)收入院。入院后给予止血、利尿、抗感染、护肾、保肝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病情仍继续加重,昏迷程度加深,出现频繁抽风。完善有关检查显示:抗-EHF-IgM(-),网织红细胞15%,B超示肝脾肿大,颅脑CT无显著异常,因此排除EHF,诊断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给予输新鲜冰冻血浆、大剂量地塞米松、抗感染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病人无经济条件做血浆置换治疗,病情进展迅速,家属放弃继续治疗出院。

    讨论:导致误诊的原因有(1)当地有EHF流行;(2)有发热、外渗、出血、肾损并肝、心、肺多脏器损害等EHF的临床表现。确诊TTP的依据:发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肾脏损害,网织红细胞升高且乳酸脱氢酶显著升高,而EHF无贫血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外渗明显,抗-EHF-IgM(+)。TTP患病率低,临床表现多样,易造成漏诊、误诊,对出现神经系统征象,伴贫血、出血、黄疸时应高度怀疑本病。文献报道TTP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治疗,90%患者在发病数日内或数周内死亡。近年来的研究表明TTP的发病主要是由于患者存在一种血浆蛋白金属酶缺陷,不能裂解von Willebrand因子(vWF)亚单位特异性肽键,使血液中超大vWF多聚体的释放增加以及血小板活化因子抑制物(PAFI)的缺乏或功能缺陷所致。治疗方面主要依靠早期血浆置换,另外,可采用抗血小板药物、长春新碱、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综合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作者单位:261041山东潍坊,潍坊市人民医院
 
  (编辑:黄 杰)

作者: 高栋,马桂芹,李雪莲,丁洪艳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