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年第5卷第9期

血管炎综合征1例报告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1病例资料患儿2岁,因“发热8天,皮疹7天入院”,不明原因发热达40℃,不规则,无咳嗽及吐泻,无抽搐及神志障碍,无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院外抗菌治疗(具体不详)5天无效,既往无特殊。骨髓细胞学检查,骨髓培养及血培养(7天)无异常,心脏B超未发现冠脉扩张,胸片示:肺门淋巴结核,PPD(++),给予青霉素(后改为阿......

点击显示 收起

  1  病例资料

    患儿2岁,因“发热8天,皮疹7天入院”,不明原因发热达40℃,不规则,无咳嗽及吐泻,无抽搐及神志障碍,无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院外抗菌治疗(具体不详)5天无效,既往无特殊。查体:T 38.0℃(后升至40.0℃),HR 120次/min,体重10k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急性病容,神清,精神差,全身散在斑丘疹,双下肢多见,卡疤处无红斑,颈部、腋下、腹股沟可扪及(0.5~1.5)cm×(0.5~1.5)cm大小不等淋巴结数枚,质中,活动可,无压痛,结膜无充血,唇润,咽充血,双侧扁桃体Ⅱ°肿大,无渗出,心、肺、腹无异常,四肢无肿胀畸形,NS(-)。血常规WBC 24.1×109/L,Hb 104g/L,PLT 159×109 /L,N 0.04,L 0.95,M 0.01,血沉25mm/h。入院考虑发热原因:(1)败血症?(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川崎病?(4)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5)血液系统疾病待除外。骨髓细胞学检查,骨髓培养及血培养(7天)无异常,心脏B超未发现冠脉扩张,胸片示:肺门淋巴结核,PPD(++),给予青霉素(后改为阿奇霉素)、头孢噻肟钠、阿昔洛韦、病毒唑及抗痨、降温对症支持治疗,仍反复高热。入院第4天给予静脉丙球1g/kg输后无缓解。病程中出现手足硬性水肿,皮肤疱疹,破溃,坏死,给予强的松2mg/kg及更昔洛韦、环丙沙星等治疗仍无效,复查血常规WBC 12.4×109 /L,Hb 87g/L,PLT 415×109/L,淋巴细胞0.93(其中异淋0.08),N0.07,血沉40mm/h,考虑血管炎综合征(EB病毒感染引起可能性大)。于入院第8天给予甲基强的松龙12mg/(kg·d)共4天,患儿体温降至正常,精神饮食好转,全身皮疹逐步消退,破溃、坏死处皮肤结痂,四肢水肿消失,后改为强的松2mg/(kg·d)2天,1.5mg/(kg·d)2天,0.5mg/(kg·d)5天后停药(出院后)。住院16天出院,无发热,精神饮食可,皮肤疱疹干涸结痂,余无异常体征。出院后继续抗痨治疗9个月,患儿无异常,已停用抗痨药。

    2  讨论

    在基层医院遇到类似发热病人,因检查手段少(如CRP、嗜异凝集反应、免疫全套、ANCA等),辅助检查相对误差较大(6次血涂片仅1次发现8%异型淋巴细胞),给临床医师的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的难度,本应转上级医院明确诊断,进一步治疗,但如本例患儿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且转院路途遥远,家长拒绝,笔者只好协议诊断治疗,部分诊断依据确实不清,甚为尴尬。

    血管炎综合征是一组以血管炎症为主要病理基础疾病的统称,按病因可分为原发和继发两类[1],本病例考虑是病毒感染(EB病毒)继发可能性大,在常规治疗无效的情况下,用甲基强的松龙12mg/(kg·d)取得较好效果。

    血管炎临床表现可以相当典型,但有时也可以缺乏特异性,为此有学者提出有以下治疗特征应考虑血管炎之可能:(1)原因不明发热;(2)高出皮表可以触及的紫癜,血管炎性荨麻疹和皮肤坏死;(3)多发神经炎;(4)难以解释的关节炎、肌炎和浆膜炎;(5)难以解释的肺、心血管或肾脏病;(6)伴有以下实验室检查之一项或几项:外周血白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低补体,冷球蛋白血症,循环免疫复合物阳性;血沉增快或C反应蛋白增高。因此,一些较为常见的血管炎综合征如过敏性紫癜,川崎病能够被大家认识和重视,而较少见的继发性血管炎综合征也值得注意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陈述枚,李永柏.小儿免疫与免疫性疾病.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5,222-223.

     作者单位: 555100 贵州石阡,石阡县人民医院

   (编辑:石  岚)

作者: 李政锦,罗立军,周 文,龙丽华,龙 霞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