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年第5卷第12期

埃博拉出血热研究进展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埃博拉出血热研究进展(pdf)埃博拉出血热(Ebolahemorrhagicfever,EBHF)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EBV)引起的人类严重出血热疾病[1~5],因EBV首次是1976年在扎伊尔北部的埃博拉河流附近一个名叫杨博科的小村庄发现,故命名为EBV和EBHF。因EBHF对人类的危害极大,一旦感染病死率高达70~90%,据WHO公布的数字,......

点击显示 收起

    埃博拉出血热研究进展 (pdf) 

    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emorrhagic  fever,EBHF)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EBV)引起的人类严重出血热疾病[1~5],因EBV首次是1976年在扎伊尔北部的埃博拉河流附近一个名叫杨博科的小村庄发现,故命名为EBV和EBHF。因EBHF对人类的危害极大,一旦感染病死率高达70~90%,据WHO公布的数字,自1976年首次报道EBHF以来,已有1600多人感染,其中死亡1000多例。EBV具有极高的传染性,实验操作要在P4级高度安全实验室中进行,WHO将其列为潜在的生物战剂之一。现将有关EBHF的流行概况、病原学、临床资料及防控措施报道如下。

    1  EBHF的流行概况

    1.1  EBHF的发现与流行状况[2~6]  1976年EBHF在非洲的扎伊尔、苏丹几乎同时出现爆发流行。扎伊尔首例患者是医院的化验师,因疑似疟疾而住院治疗,与其接触者也相继发病,这次流行共发病318例,死亡280例,病死率为88%。苏丹首例患者是纺织工人,不久与其接触者及亲友也发病,总共发病284例,死亡151例,病死率为53%。1978年、1980年分别在扎伊尔和肯尼亚又有散发。1979年在苏丹的恩扎拉地区引起第三次流行,发病33例,死亡22例,病死率为67%,大部分病例是亲友及护理人员。

    以后15年中世界各地未发生EBHF流行,但1994年在加蓬又出现EBHF。1995年1月在扎伊尔的基奎特市(Kikwit)发生第四次流行,发病315例,死亡245例,病死率为78%。1996年在加蓬出现第五次流行,发病60例,死亡45例,病死率为75%。而第六次流行2000年10月发生在乌干达北部[7~8],距苏丹90km处的古卢区,直到2001年1月23日古卢医院收治最后1例,共计发病428例,死亡224例,病死率为52%。2001年9月下旬在刚果边境30km处的一家发生死亡病例,在10月25日被确诊为EBHF。直到2002年3月发生在刚果和加蓬的流行结束,共计123例EBHF,死亡97例,病死率为79%。最近一次2002年12月底又发生在刚果,感染者143例,死亡128例,病死率为90%。

    流行病学证据显示,第一代患者都与非人类灵长类和其他哺乳动物接触有关,而大多数第二代患者与家庭内传播有关,例如最近次流行中,有7名参加EBHF病死妇女葬礼的家人和朋友,因当地的风俗习惯,用同一盆水洗手而染病,但是各地医院内的传播控制得较好。

    1.2  EBHF的传播途径[9~10]  EBV主要通过患者体液,如血液、唾液、汗液、精液、分泌物及呕吐物等,经人体破损的皮肤、呼吸道或结膜等感染,也可因未消毒的各种针头、插管和带毒昆虫叮咬、染毒鼠尿污染而传播。临床证实已从发病后39天、61天患者的精液中检出EBV。1996年在加蓬爆发的EBHF中有18例患者因直接接触死黑猩猩血液而感染。珀杜大学桑德斯等人发现EBV的蛋白质外壳[11],在生物学结构上与鸟类携带的多种逆转录病毒非常相似,据此推测两者拥有同祖性,认为鸟类也作为“嫌疑宿主”。医务人员、陪护者和现场监测人员等是主要的高危人群,尤其是医护人员当初的感染率很高,占报道患者总数的25%,如刚果的医护人员在实验室被感染EBV,瑞士的研究者在塔伊森林的研究中心解剖猩猩时而感染EBV。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是造成医护人员死亡的原因之一。在刚果EBHF流行初期的70例病例中73%(51例)是卫生人员,随着疫情的研究进展和医务人员防控措施的落实,以后增加的病例多为照料患者的家属和亲友。这表明无防护的密切接触是EBHF传播的主要途径,尤其是有出血的病例传染性更强,多种体液都可引起感染,在人与人的传播中危险性最大的是沾染患者血液、分泌物的衣物或沾染病毒又未消毒的针头和注射器。

    2  EBHF的病原[2,3,5,8]

    2.1  形态及分类  EBV是一种高致病性病毒,早在1976年的扎伊尔和1979年的刚果就被确认。EBV属单股负链RNA病毒,为丝状病毒科(Filovidae),同属还有马尔堡病毒(Marberg  virus,MBV),呈长丝状、杆状等,外有包膜,病毒颗粒直径80~1400nm,平均1000nm,长度差异较大,感染能力较强的病毒为665~805nm左右,有分支形、U形、6形或环形,分支形较常见。毒粒表面有刷状样整齐排列的突起,长约7nm,相互间隔10nm,染色观察内部有交叉条纹。已确定EBV分4个亚型,即EBV-z(扎伊尔)、EBV-s(苏丹)、EBV-r(莱斯顿)和EBV-c(科特迪瓦),不同亚型毒力不同,EBV-z毒力强,人感染后病死率高,EBV-s次之,这两型是人类EBHF的主要致病亚型。EBV-r在非人类灵长类中有致病性,人感染不发病。EBV-c对猩猩有致死性,对人有致病性,但毒力较弱,一般不表现致死作用。

    EBV在60℃ 1h大部分灭活,紫外线、γ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消毒剂和脂溶剂均可灭活病毒。据报道江苏万福金安消毒液有限公司生产的消毒粉有杀灭EBV的作用[12]。EBV在人、猴、豚鼠等哺乳动物细胞中增殖,其中Vero-98、Vero-E6、Hela-229细胞最敏感。病毒接种后6~7天出现细胞病变,表现为细胞圆化、皱缩,细胞质内可见纤维状或颗粒状结构的包涵体。

    2.2  病毒基因及生活周期[3~5]  EBV为单股负链ssRNA病毒,长约12.7~19kb,分子量为4.6×106Da,基因组反转录产生的正链编码核蛋白病毒颗粒结构蛋白有VP35、VP40、GP(糖蛋白)、VP30、VP24和L7种蛋白,每一种蛋白由其单独的mRNA所编码,并观察到某些野外EBV具有明显的遗传稳定性,如在扎伊尔1976年和1995年分离的EBV,在其含1172个核苷酸和糖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仅有1.6%的差异,而在EBV亚型毒株间,其相应部位核苷酸序列的差异达40%。

    EBV颗粒附着在细胞膜表面,通过GP与细胞受体结合或细胞融合介导进入细胞。病毒的RNA被释放到细胞质中,在聚合酶作用下合成病毒的正链,指导合成新的病毒蛋白和遗传物质,新产生的基因被蛋白质包裹,形成新的病毒核颗粒,不断积累并迁移到细胞膜,转膜蛋白将病毒运输到细胞表面,病毒同时包裹含有病毒编码蛋白质的细胞膜。据最近资料介绍EBV结构蛋白研究有了新的进展。还有研究证实EBV入侵人体细胞,需要两个特定氨基酸,这有利于科学家设计出针对EBV的药物。据国外一科技杂志2004年介绍,日本2003年成功培养出外观和结构与EBV十分相似但毒性要弱却足以传染给人类细胞的类似病毒。

    3  EBHF的临床资料[2,4,5]

    EBV是1976年在扎伊尔埃博拉河流域首次发现,并由此得名。当年EBHF在扎伊尔的55个小村庄及邻国苏丹、埃塞俄比亚流行,造成近千人死亡,震惊了世界。首发病人是36岁的医院化验师金夫姆,其工作是采集血样,因他就诊时有腹泻和发热等症状初诊为痢疾,但几天后病情发生可怕的变化,出现流血现象,病后4天就死亡。就在金夫姆死亡的当天,参与护理的5名医务人员相继病倒,并出现相同症状,在数天内全部死亡,由此证实感染EBV后的严重性。

    3.1  临床症状[2~5]  EBV的潜伏期为5~17天,平均7天,病死率极高,症状呈爆发型,是一种烈性传染病。日本国立卫生研究所根据病毒的危险程度,将其分为4个级别,HIV定为三级,而EBV定为四级。几乎所有患者都有类似于流感的症状,突然起病,发热,剧烈头痛,发病后2~3天,80%伴有腹痛、腹泻、咽喉痛、肌肉痛、胸痛、双眼结膜充血、周身不适,有明显厌食和极度衰竭,出血倾向轻重不一,70%有吐血、便血和其他部位明显出血。发病后5天躯干开始出现麻疹样丘疹,随后有脱屑,以手心脚掌多见,重者5~7天出现凝血障碍,从皮肤黏膜、眼、耳到内脏均可出血和渗血,并以呼吸道和胃肠道为重(俗称红色腹泻),部分患者神经系统受累,表现为情绪异常、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征,但大多数患者死于肝肾衰竭和致死性并发症。大约发病10~12天,持续发热下降,病情改善进入恢复期。偶有病例出现复发热,可能与继发性细胞感染或局部病毒持续活动有关。曾有后期发生肝炎、胰腺炎、眼葡萄膜炎和睾丸炎的报道。

    3.2  诊断[2~5]  EBHF的诊断主要参考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测进行综合分析。对于来自疫区的患者出现双眼结膜充血、皮疹、咽喉炎、有明显吞咽痛和出血现象者应高度警惕EBHF,但在非洲应注意与黄热病、马尔堡热和沙拉热等相鉴别。病原学检测对于本病诊断至关重要,主要通过ELISA法检测EBV抗原和抗体,PCR检测EBV-RNA或从各种标本,如血液、肝脏、精液等中分离EBV。应用免疫组化染色试验(IHC)检查出皮肤活组织标本中EBV抗原或病毒颗粒具有确诊意义。有报道应用RT-PCR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EBV-RNA可取得理想结果。特异性IgM和IgG抗体约在患者病后8~10天出现,故对发病初期的可疑病例检查抗原和分离病毒更可靠,因为这种急性高病死率的疾病,在病死前有的还查不到抗体。

    3.3  治疗[2~5]  经20多年的研究,在认识机制和疫苗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迄今仍无有效治疗方法,只能通过严格的隔离措施来控制疾病的蔓延。所以,目前对EBHF尚无特异性治疗药物,干扰素和现有的抗病毒药物对丝状科病毒均无效,主要采取对症支持疗法。重症病例要给予支持性护理,因病人常脱水,可考虑静脉输液。使用大剂量干扰素及抗血清或恢复期EBHF患者血液治疗,可使死亡率明显降低。抗EBV免疫血清Ig G对志愿者使用证明安全有效。使用免疫血清中止治疗后对动物无长期保护作用。据报道北京中医药大学90岁的胡斌教授,能用中药治疗EBHF,并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13]。总之,积极进行对症治疗,适当补液和补充营养物质,纠正血容量不足,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和治疗肾功能衰竭,减少机体组织消耗,是目前降低死亡率的更有实际意义的治疗措施。但据最近资料介绍新的治疗方法和疫苗研究有了突破。

    4  EBHF的预防和控制措施[2,4,5,11,14]

    2001年12月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第45号公告,提出多种口岸检疫预案,要求各地检疫机构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防止EBHF传入我国[14]。尽管人类迄今为止拥有的药物都不能遏制EBV的活动,但EBV主要是经患者的体液传播,只要不与患者接触就不会染病,对该罕见疾病,关键是封锁疫区后医疗及防护条件的保证,只要不进入疫区就不染病,同时指出EBV感染后发病快,不能行走,易识别,不像HIV携带者那样易成感染源。EBHF虽然病死率高,但这种病毒并非很容易在大范围传播。避免与患者或死者接触是预防发病的最佳措施,包括不接触被患者血液、唾液、精液、呕吐物等污染的物品。

    医务人员是最危险的高发人群,所以在医疗活动中必须穿防护服和防护鞋,戴手套、口罩,接收患者的医院必须实施检疫隔离,发现疑似病例和病人应立即隔离,严格消毒病人接触过的物品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和血液等,医院工作者应了解有关此病性质及传播途径。高危操作如静脉输液及处理血液、分泌物、导管和吸引管等,必须在隔离防护条件下进行。死于EBHF的病人应立即埋葬或火化。人与人传播的主要方式是接触污染的血液、分泌物或精液等,故与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受到监视,即每日查体温2次,体温超过38.3℃立即入院隔离。对偶然接触者一旦发热,立即报告,可疑病例自最后接触之日起监视3周。与病人或污染物接触,不穿隔离服的医院工作者,自最后接触之日起,就认为已受到接触,对其进行监视,这些做法是防止人与人传播的有效措施。自然界的猴或实验猴发现疑似病例,应将同一环境的猴群全部捕杀,并将有关场所、房舍及用具等彻底消毒。

    因1976年和1995年在扎伊尔分离的病毒相同,基因改变仅1.6%,提示利用病毒基因的保守性研究疫苗是可行的。用质粒编码病毒NP及SGP和GP免疫豚鼠,观察到明显的保护作用。用含有EBV糖蛋白的DNA和RNA复制的杆状病毒重组体免疫豚鼠获得了对EBV攻击的保护力,表明基因工程疫苗研究取得了进展。法国巴斯德研究所以及美国、加拿大和德国一些研究机构的科学家组成团队合作研究后,在制造有关疫苗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据金药网报道,法国等科学家已经在猴子身上试验成功一种可抵御EBV和MBV的疫苗。加拿大温尼伯湖的马尼托巴湖大学Heinz Feldmann博士研制的EBV疫苗可诱导动物产生体液性和细胞性双重免疫应答。由此可见,抗EBV和MBV的人类疫苗将在不远的未来诞生(传染病网络动态2005年8期)。传染病网络动态2006年4期介绍,预防致命性EBV的疫苗已初步安检,即将用于临床。尽管在病毒研究方面有了不少进展,可是埃博拉在非洲的肆虐还将持续,直到真正研究出有效的疫苗,才可能战胜它们。

    【参考文献】

    1  殷震,刘景化.动物病毒学.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773-776.

    2  任金法.中国现代医学理论与实践.致命的埃博拉病毒病.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1309-1311.

    3  刘沛.埃博拉出血热研究现状.临床内科杂志,2005,22(8):514-516.

    4  宋干. 埃博拉出血热研究进展.1996年埃博拉病毒研究国际研讨会简介.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7,13(2):51-53.

    5  陈化新,唐浏英. 埃博拉出血热的研究进展. 临床内科杂志,2000,17(4):201-203.

    6  新华社. 埃博拉又在非洲造孽.都市快报,2001,(1070):15,2001-12-13.

    7  新华社. 埃博拉病毒肆虐乌干达.杭州日报(下午版),2000,(2523):7,2000-10-17.

    8  新华社. 埃博拉入侵刚果(金),苏丹、坦桑尼亚两国严防病毒传入.杭州日报,2000,(1022):5.

    9  自登云,陈伯权,俞永新.虫媒病毒与虫媒病毒病.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5,3,5,51.

    10  杨世诚.病毒正向人类宣战.健康新知-科学中国人,1997,(1-2):78-80.

    11  新华社.鸟类可能是埃博拉病毒传播者.健康报,2003,(6798):5.2003-01-14.

    12  杨志松.万福金安向刚果捐赠消毒粉.健康报,1995,(4479):1,1995-07-13.

    13  杭州报社.埃博拉我能治(九旬老中医信心十足).杭州日报(下午版),2000,(2532):5,2000-10-26.

    14  新华社.严防埃博拉病毒传入我国.钱江晚报,2001,(5472):3.2001-12-29.

    作者单位: 311400 浙江富阳,富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编辑:汪  洋)

作者: 任金法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