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7年第6卷第8期

小切口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64例体会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常见病多发病,本组病例是经腹股沟小切口微创术治疗,效果非常满意。其特点有:(1)切口很小,愈合快。(3)可同时治疗腹股沟其他疾病。现将手术方法及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点击显示 收起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常见病多发病,本组病例是经腹股沟小切口微创术治疗,效果非常满意。其特点有:(1)切口很小,愈合快;(2)不破坏腹股沟管正常结构,不进腹腔,不需特殊器械;(3)可同时治疗腹股沟其他疾病;(4)费用低。现将手术方法及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1月~2007年5月我院普外科收治小儿腹股沟斜疝64例,术前确诊后均经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其中部分有疝合并鞘膜积液。病例资料如下:年龄6个月~6岁,男61例,女3例,全部为斜疝。其中9例疝合并鞘膜积液,嵌顿疝22例,嵌顿时间约3~6h,患儿清醒状态下复位困难,均在基础麻醉下复位后再行手术治疗。

    1.2  观察指标  (1)切口长度;(2)平均住院时间;(3)患儿术后舒适程度;(4)有无并发症;(5)有无复发及复发概率。

    1.3  手术方法  基础静脉麻醉满意后,消毒术野,铺无菌巾单孔被,于耻骨结节向外上扪及外环口,于外环口体表投影处顺皮纹切开皮肤长约0.6~1cm,蚊式止血钳钝性分离皮下脂肪,达精索外筋膜,提起并切开精索外筋膜,可见提睾肌(注意,此为精索标志),提起并切开提睾肌,于精索内上侧钝性分离,可探及灰白色疝囊,提起疝囊并切开一小口以确认,注意与睾丸鞘膜相区别,过大疝囊不需全部游离,从中部剪断向上游离[1],完全游离疝囊达疝囊颈,稍用力牵拉即可见腹膜外脂肪及相对狭窄的疝囊颈,注意避免损伤睾丸动脉及输精管,止血钳提起疝囊拧数圈,4号丝线双重缝扎疝囊颈,剪去过长疝囊,彻底止血,精索及睾丸及时复位,以免拖出切口外精索嵌顿后水肿难以回位。一般切口缝合1针,如切口可自合则切口不缝合,检查患者睾丸是否位于阴囊内,术毕。术后切口加压0.5h止血。

    合并鞘膜积液的手术方法步骤同上,只要注意术前采集病史,体格检查时勿漏诊。

    2  结果

    手术切口一般长约0.6~1cm,手术时间约15~55min,平均约35min。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约1~3天,平均不到2天。麻醉完全清醒后给予正常饮食,一般第二天患儿可恢复正常活动,即可出院,无疼痛、哭吵等特殊不适。给予抗生素1天即可,3天拆线,个别患儿术后切口、阴囊有轻度水肿,2~3天可自行消退,无血肿积液、睾丸坏死等并发症,愈合后切口美观,瘢痕很小,所有患儿均随访,目前未见复发病例,患儿家属对小切口手术治疗非常满意。

    3  典型病例

    患儿,男,4岁。因反复出现右下腹肿块2年并加重1周于2007年5月12日入院。门诊时因右侧斜疝嵌顿手法复位两次。入院时体查:阴囊形态大小正常,双侧睾丸大小形态正常,位于阴囊内。右侧睾丸上精索内可扪及一约2cm×1cm×1cm椭圆形肿块,包膜完整,挤压体积可略缩小。入院诊断:(1)右侧腹股沟斜疝;(2)右侧精索交通性鞘膜积液。入院后于5月13日在静脉麻醉下行经腹股沟切口微创疝囊高位结扎+精索鞘膜剥除术。切口长约7mm,术后1天治愈出院,无特殊不适)。(图1,术后第1天,阴囊略水肿)。

    图14  讨论

    小儿腹股沟疝几乎全部为斜疝,为先天性解剖异常,男性患儿占绝大多数,男女发病率之比约15:1(本组比例约20:1),直疝罕见,直疝者常合并有腹股沟管解剖畸形,须手术修补腹股沟管[2]。小儿腹股沟斜疝不需做腹股沟管修补,婴幼儿的腹肌在发育中可逐渐强壮而使腹壁加强,单纯疝囊高位结扎常能获得满意的疗效,不需施行修补术[3]。从解剖学考虑,小儿腹股沟管长约1~2cm,外环口与内环口相距很近[1],小儿发育不全,腹外斜肌腱膜较薄,富有弹性,从外环口处完全可将疝囊做高位游离,另外小切口未破坏腹股沟管正常解剖结构,随着儿童生长发育,腹股沟管得到加强,其复发的可能性会降低,即使复发也对今后修补有帮助。一般认为1岁以下婴幼儿可暂不手术,因为婴幼儿腹肌可随躯体生长逐渐强壮,疝有消失的可能[3],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这种自愈的比例很小。因小切口对儿童生理干扰小,笔者主张儿童腹股沟疝宜早行小切口手术治疗,一般6月龄大即可行手术治疗,虽有自愈的可能性,但疝囊反复外突,嵌顿率较高(本组病例嵌顿率35%),可破坏腹股沟管正常结构,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喂养困难,营养不良。小切口高位结扎术有年龄限制,一般主张6个月~6岁为宜,且不宜适于复发疝。如果患儿生长发育较慢手术年龄可适当放宽。对嵌顿疝的处理,小儿疝环周围组织富于弹性,嵌顿后很少有肠管缺血坏死。小儿肠管壁薄,清醒状态强行复位,因疼痛哭吵不安腹肌紧张复位困难,有挤破肠管的危险。患儿一般情况较好,嵌顿时间不是很长,没有腹膜刺激症状,疝外被盖组织无红肿热痛等炎症改变,宜在基础麻醉下复位并行小切口高位结扎疝囊。

    合并鞘膜积液的患儿,其原因有:原发性鞘膜积液不合并疝,疝合并鞘膜积液。术前诊断时要明确,避免漏诊。手术方法类似。

    经腹股沟小切口(微创术)治疗小儿疝及鞘膜积液收到良好效果,这种方法弥补经腹腔镜手术的不足,它不进腹腔,不需要特殊器械,并可同时处理腹股沟其他疾病。以上谨将笔者的临床经验及手术方法供同行参考,以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志强,黎鳌,张肇详.外科手术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669.

2 黄洁夫.现代外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0;863;865.

3 吴在德.外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2;442;445.


作者单位:518131 广东深圳,深圳市恒生龙安医院普外科

作者: 吕文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