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7年第6卷第9期

闵行区2005年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评价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关键词】常规免疫接种接种率监测和评价是计划免疫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计划免疫工作的重要部分,通过动态监测接种率的变化趋势,系统收集接种完成情况,来反映和掌握接种工作中实际情况。为评价闵行区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工作存在的问题,提高报告质量,采用R值、D值法对各街道上报的2005年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进行了评......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常规免疫接种

  接种率监测和评价是计划免疫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计划免疫工作的重要部分,通过动态监测接种率的变化趋势,系统收集接种完成情况,来反映和掌握接种工作中实际情况。为评价闵行区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工作存在的问题,提高报告质量,采用R值、D值法对各街道上报的2005年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进行了评价,现将评价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常规免疫接种数据来源于全区12家社区及1所儿童福利院;人口数据和出生数来源于2005年闵行区公安局的统计数据。

    1.2  评价方法  根据差值(D)和比值(R)判定报告的接种率是否可信。

    1.2.1  差值(D)=/估计接种率-报告接种率  判断:D≤0.05为可信,0.05<D≤0.15为可疑,D>0.15为不可信。

    1.2.2  比值(R)≈3MV(BCG)/OPV(DPT)  判断:0.95≤R≤1.05为可信,0.90≤R<0.95或1.05<R≤1.15为可疑,R<0.90或R>1.15为不可信。

    2  结果

    2.1  常规免疫接种报告情况  全区12家社区及1所儿童福利院都进行了每月接种常规报告,上报率100%。上报及时率100%,按要求报表及时更换率100%。

    2.2  差值(D)评价

    2.2.1  常规基础免疫差值(D)评价  上报的常户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率报告均可信见表1;流动儿童基础免疫差值除HBV(D值=0.03)外,均为可疑,BCG、OPV、DPT、MV疫苗D值分别为0.11、0.19、0.19、0.13,见表2。

    2.2.2  常规加强免疫差值(D)评价  数据显示:常户儿童“三苗”加强免疫接种率报告均可信,见表3。表1  闵行区2005年基础免疫接种报告差值(D)评价(常户) 表2  闵行区2005年基础免疫接种报告差值(D)评价(流动)表3  闵行区2005年加强免疫接种率报告差值(D)评价(常户)

    2.3  比值(R)评价  采用3倍的MV为分子,与3针OPV、3针DPT、3针HBV相比常户儿童R值均在0.95~1.05之间,均可信,而流动儿童除与3针HBV相比其R值可疑外,其余两个均可信;采用3倍的BCG为分子,与3针OPV、3针DPT、3针HBV相比常户儿童均可信,而流动儿童均为不可信;3针OPV与3针DPT相比不同属性儿童其R值均可信。见表4、5。表4  闵行区2005年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表5  闵行区2005年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R

    3  讨论

    差值(D)和比值(R)是对报告接种率真实性、准确性的评价。闵行区2005年常规免疫接种报告监测结果显示如下:

    (1)常户儿童基础免疫累计报告接种率在99%,达到了年初工作计划中所规定的接种率指标,估计接种率在97%~104%之间;“三苗”加强免疫累计报告接种率在99%,估计接种率在98%~99%之间;在册儿童接种率调查及入户抽查接种率均在97%~100%之间;差值(D)与比值(R)均为可信。(2)流动儿童基础免疫累计报告接种率在99%,估计接种率在88%~119%之间;在册流动儿童接种率调查在85%~95%之间;差值(D)与比值(R)结果显示为4项可信,1项可疑,7项不可信。

    此结果说明各社区在对常户儿童应种对象数掌握上通过妇幼儿保、公安等部门掌握的较全面,每月接种率上报与在册儿童接种率调查及入户抽样结果也较为接近,报告可信度较高。今年区卫生局改变了传统管理模式,对社区采取按项目拨款、实行契约化管理等多种有效手段,大大提升了服务队伍的素质,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潜能,各社区通过以免疫服务直通车为形式定期开展了上门接种、宣传咨询,通过季度的查漏补种,通过进社区开设家长课堂、在接种点播放多媒体等形式多样的宣传以及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区成立了卫生协管员队伍,掌握流动儿童信息,定期为卫生部门提供流动儿童资料,多方面的努力使流动儿童的接种率与以往相比有了明显提高,家长的主动接种意识也有所提升。当然从2005年接种率监测评价上发现在流动儿童接种率监测评价中有些指标还不够理想,分析原因如下:

    (1)人为因素造成统计口径有误,个别报告单位害怕接种率低,影响考核结果、怕麻烦等因素造成了应种人数报告不够准确,往往是根据开诊日现场接种流水册中的实际接种情况统计得出,因某种原因而未接种的或者是属于疫苗禁忌证的适龄儿童,均未包括在内,减少了应种人数,人为提高了接种率,这是造成部分单位逻辑性评价“可疑”的主要原因。

    (2)部分工作人员对接种卡册管理不够规范,未能及时将已迁出儿童的信息过录在接种索引册上,未能及时将其“白卡”剔除,由此造成了在册儿童接种率调查明显低于报告率。

    (3)对上年度出生人口的估计不准,各地接种率水平存有差异。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比较频繁,人口出生估算也有一定难度,而且各地在免疫程序及接种率水平上存有一定的差异,这样在进行差值评价时,评价结果的误差较大,疫苗间的比值可信度大打折扣。

    总之,免疫接种率报告涉及面广、数据量大,人工统计处理存在效率低、信息提取不便等,因此只有实行计算机管理才能使有关数据的存贮、维护、统计和查询方便快捷,对于提高监测系统数据的可信性是十分重要的。

    (编辑:余  强)


作者单位:201100 上海,上海市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者: 金宝芳 张莉萍 杜艳 李捷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