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7年第6卷第12期

浅谈胃扭转的X线诊断(附10例报告)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关键词】胃扭胃扭转患者在胃肠钡餐检查中并不少见,其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的人。近几年来,笔者在胃肠钡餐透视中确诊了10例胃扭转患者,现报告如下。3X线表现安全性胃扭转有7例,其中脏器轴型3例,网膜轴型3例,混合型1例。(1)脏器轴型胃扭转:X线表现胃大弯向前上方翻转,使胃失去正常X线解剖形态,大弯侧形......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胃扭


    胃扭转患者在胃肠钡餐检查中并不少见,其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的人。近几年来,笔者在胃肠钡餐透视中确诊了10例胃扭转患者,现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在18~46岁之间;急性发病的3例,慢性发病1个月之内的3例,>6个月的4例。

  2  临床表现

    急性患者表现为肠道高位梗阻征象,突然发病、腹内胀饱、左下腹疼痛、频繁呕吐、不能吃东西。慢性患者上腹胀满,疼痛、嗳气、恶心呕吐,临床上表现似溃疡病症状,可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

  3  X线表现

    安全性胃扭转有7例,其中脏器轴型3例,网膜轴型3例,混合型1例。上消化道钡餐透视常出现较明显的X线表现。(1)脏器轴型胃扭转:X线表现胃大弯向前上方翻转,使胃失去正常X线解剖形态,大弯侧形成胃的顶缘,十二指肠球部由于翻位而斜向右下方,胃形呈虾状改变,立位相显示真假两个胃泡,一个在胃底,一个在胃窦,十二指肠球倒置。(2)网膜轴型胃扭转(即横向型胃扭转):X线表现为胃窦向上方移动,胃底位置低下,贲门位置降低,腹段食管与扭转的胃窦部交叉。正位相全胃呈一个环绕状改变,中央有一个圆形透光区,环的周缘是胃大弯,环的内缘是胃小弯。立位观察也可见双液面,十二指肠球倒置,斜向右下方。(3)混合型胃扭转:此型极为少见,其X线表现于上两型之间,笔者确诊1例。其X线主要显示,胃大弯向上翻转,小弯朝下,胃底位于左下最低位,可见双液面及十二指肠球倒置。

    部分性胃扭转3例,胃底部扭转1例,X线表现胃底及胃体、上部大弯向上翻转,小弯朝左下,扭转部黏膜纹呈菱形网格状交叉,胃呈“S”形状改变;胃体、窦交界部扭转1例,扭转部胃大弯向右上翻转,胃大弯侧显示一个较深的切迹,切迹顶部是胃小弯,形如两个胃下极,扭转两端黏膜纹呈绞纱状,立位相可见有双液面;胃窦部扭转1例。其X线表现为胃窦及十二指肠球由右向左翻转到左侧。扭转部近端黏膜纹呈菱形网格状交叉。无双液面及十二指肠球倒置。

  4  讨论

    胃扭转有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如先天胃转不全同时伴有膈膨升,此种是不可复位的。后天因素:腹部有肿物的推压、粘连、牵拉、肠胀气以及胃癌、胃溃疡挛缩变形等,均可引起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胃扭转。胃扭转的分型:(1)按扭转性质:可分为急性和慢性的;(2)按扭转轴心:可分为脏器轴型、网膜轴型和混合型;(3)按扭转方向:可分为前式和后式的;(4)按扭转范围:可分为安全性和部性的;(5)按扭转原因: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的。如脏器轴型胃扭转是胃蠕动时,其大弯侧过度地向前移动而产生;网膜轴型胃扭转则是由于胃周围固定韧带狭长,胃内容物充满时形成一个长袢,当其过度蠕动时而产生。

    由此可见:胃膈韧带、肝胃韧带、胃脾韧带、胃结肠韧带等过度松弛为胃扭转发生的基础,膈疝、食管裂孔疝、间位结肠等是胃扭转发生的主要原因,强有力的胃蠕动也能产生胃扭转。


作者单位:134000 吉林通化,通化市第三人民医院

作者: 韩永林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