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8年第7卷第1期

手术室安全管理在防范护理缺陷中的作用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关键词】手术室手术室安全管理不仅包括规章制度的建立与落实,还包括器械与仪器的维护、保养与管理、院内感染的管理、护理记录以及职业防护,而且手术室护士责任心与安全管理息息相关。加强手术室安全管理可以有效避免护理缺陷与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手术顺利成功。1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保证护理安全管理的......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手术


    手术室安全管理不仅包括规章制度的建立与落实,还包括器械与仪器的维护、保养与管理、院内感染的管理、护理记录以及职业防护,而且手术室护士责任心与安全管理息息相关。加强手术室安全管理可以有效避免护理缺陷与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手术顺利成功。

    1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保证护理安全

    管理的实质在于行而不在于知,手术室安全管理重在抓制度的落实和执行,才能确保工作目标的实现,避免缺陷发生。

    1.1  查对制度  在我国关于双侧器官开错部位情况时有报道,而我们在手术室管理中也曾出现在行妇科宫颈手术+取环术时,由于核对不严发生节育环漏取,给病人带来痛苦引起病人投诉,给医院也带来了一定的损失。为此,我们也在查对制度上总结出一些经验,在手术开始前,巡回护士再次确认患者身份并大声口述患者姓名、年龄、手术名称与部位等,手术结束后器械护士须再次口述上诉事项,由于大声口述能使术者精神更为集中,也对参加手术的所有人员起到了二次提醒的作用,尤其对一些多部位手术避免了漏作现象发生。

    1.2  工作人员制度  工作人员制度和各类人员职责,需要手术室护士和手术医生共同自觉遵守执行,最初大家只做管理者检查的,不会做管理者期望的。要让进出手术室医务人员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开始必须要用严格的制度约束。在手术室入口处设专人检查管理,严格手术室进出管理制度,进入无菌间更衣戴帽戴口罩,严禁佩戴首饰,对上呼吸道及皮肤感染者禁止参加手术。对器械护士不得随意调换,手术期间不准就座,以保证手术的连续性和精神高度集中。

    1.3  参观人员制度  过去开展新手术项目或典型手术病例,临床低年资医生和实习医学生常常会被主刀医生带入,增加了感染几率和管理难度。自医院在手术室入口处设专人管理后,对上台参观人数严格按照制度要求每台不允许超过2人,对外院参观学习者必须持有医务部同意签字的介绍信,为了防止参观者过度靠近术者,要在手术间地面上用红色警戒线标出醒目的“参观线”,限制随意走动,保证了参观时与手术医生始终保持20~30cm的距离,避免了不必要的污染。

    2  认真做好手术室器械与仪器管理

    手术室各种电气设备较多,稍有疏忽就会带来安全隐患,加之手术室内各类贵重精密仪器也需要精心保养和管理,如果管理不善、保养不当就很容易造成器械损害或器械“带病工作”,并将给手术带来隐患。

    2.1  建立贵重仪器使用档案,使用后医生、护士双签名。对贵重仪器如各种腔镜要轻拿轻放,精密仪器洗涤后用氧气吹干或吸干,定期上油,分开放置,以免碰损[1]。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或操作不当引起的损耗和浪费,延长器械使用寿命。

    2.2  对手术室电器设备,交接班时要求认真检查,手术结束后切断电源。

    2.3  对接受病人平车、手术床的性能每周五检查一次并由专人负责,做好记录,保证零部件、螺丝帽无松动、脱落,避免非医疗性安全隐患。

    3  严格消毒隔离,防止院内感染

    3.1  严格执行消毒原则是避免发生院内感染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首先要把好消毒灭菌关。严格掌握消毒要求和标准,手术包布每日做到清洗,器械包两人核对后包装,包装不大于7kg,布类不超过30cm×30cm×50cm,避免包过大后,热力难以穿透中间部位影响消毒效果。手术室还要注意做好空气、地面与物表消毒,手术室内每天用500mg/L的健之素消毒液湿拖地2次,紫外线每日早晚消1次,每次不少于30min,并做好登记。

    3.2  加强消毒检测关  器械包每包外粘贴3M胶带,内放指示卡以测定灭菌效果,未达标必须重新灭菌。同时还要每月进行一次空气、物表、医护人员手、使用中消毒灭菌液的细菌学培养检测,每季度进行一次紫外线灯管强度检测。确保手术室无菌要求达标,为保证手术安全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3.3  按照手术种类合理安排手术间和消毒标准  接到特殊感染手术通知单时,要将患者安排在感染手术间,手术开始时在手术间外悬挂黑底黄体“感染”标志,巡回护士要将所有物品准备齐全,禁止术中来回出入,尽可能采用一次性敷料,术后焚烧处理,器械用2000mg/L的健之素浸泡30min后再高压灭菌。

    4  增强法律意识,做好手术护理记录

    手术护理记录是重要的医学资料,具有法律效应,比如切除标本的处置记录、器械数量清点记录、消毒灭菌记录、输血记录、抢救记录等。科室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工作流程。手术室室护士必须强化安全意识,注意相关证据的收集、保留和保护[2]。比如病理标本的处置、传送等要有详细的记录并签字,防止标本丢失和病人之间错换等。在发生医疗纠纷时这些记录将成为重要的依据,对明确责任、防范严重差错事故有重要作用[3]。

    5  做好自我防护,避免工作中锐器伤

    手术室是个特殊的专业,经常接触缝针、刀片、剪、钩等利器,手术室护士要有职业防护意识,规范操作行为是防止利器伤的主要措施。

    (1)严禁用过的注射器针头重新回套针帽。

    (2)严禁用手装卸刀片,必须使用持针器。

    (3)手术刀、剪、针等锐器传递必须放于弯盘中,使用后应放固定的位置[4]。

    (4)针头使用后必须立即丢入利器盒中。

    (5)刺伤后必须按照职业防护要求做好局部消毒和上报护理部,必要时注射高效价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进行定期跟踪检测1年。

    6  重视术前访视与术后回访工作

    术前访视是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环节,是保证患者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护理和降低术前紧张程度以及保证手术顺利康复的重要环节。

    6.1  术前访视  术前一天,器械护士认真查看患者病历,了解患者病情和心理反应。可采用图片和DV光盘介绍手术室环境、设备、主刀医生、麻醉师和巡回护士,简要介绍手术步骤和效果,可有效减轻病人焦虑,减轻术前应急反应,保持血压、心率处于稳定状态。

    6.2  术中护理  病人入手术室后的准备阶段,注意加强与病人的沟通,做好解释工作,避免此时病人产生恐惧与孤独感,必要时轻轻拉住病人的手,悉心安慰,使病人能够身心放松,并感到医护人员的关爱,增加对医务人员的信任与安全感。

    6.3  术后回访  手术后第二天,器械护士负责做好病人手术切口愈合和身体恢复状况的回访,加强术后健教宣传,使病人了解术后如何保护切口,掌握防止术后感染的基本知识,并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加以改进,保证手术的成功。

    7  小结

    手术室是医院的高技术、高风险、高强度工作的一个科室,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是医院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室内一旦发生失误,轻者影响病人治疗和工作效率,重者延误手术时间,影响病人的手术治疗效果和康复,甚至导致病人致残致死。加强手术室安全管理,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规范书写护理文书,可有效地降低护理缺陷和差错事故,避免医疗纠纷发生;做好手术器械设备的保养和管理,能更好地为手术提供优质、高效、低耗的服务。对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手术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姚蕴伍,沈雅芬,胡斌春.护理管理与临床护理技术规范.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64.

2 刘海玲,马建中.手术护理风险与防范.护理研究,2006,20(8B):2080-2081.

3 李冬青.举证责任倒置与手术室护士对相关证据的保存.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2):69.

4 于小凤,田雪梅,邓利利.手术室护士锐器刺伤的危害及防护对策.护理研究,2006,20(1B):167.


作者单位:458000 河南鹤壁,鹤壁市肿瘤医院

作者: 王玉红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