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8年第7卷第8期

基层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浅析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为了规范和提高基层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质量,以致科学预防控制各类传染病的流行和蔓延,提高人群健康水平。方法收集2004~2007年《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庄浪县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并进行的统计和总结。结果基层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管理工作突出的症结在于重视不够、作息报告......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为了规范和提高基层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质量,以致科学预防控制各类传染病的流行和蔓延,提高人群健康水平。方法 收集2004~2007年《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庄浪县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并进行的统计和总结。结果 基层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管理工作突出的症结在于重视不够、作息报告质量较差、监督机制乏力,4年传染病疫情漏报率平均为19%,最高的2005年达51%。结论 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关键之一在于疫情监测以及信息的及时有效处置,特别是基层的网络直报是最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信息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只有“三级网络”的最底层坚实牢固,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才能整体促进,更上新的台阶。

【关键词】  传染病;疫情;报告

 传染病疫情信息是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关键环节,及时、有效的疫情信息对正确估计、处理传染病疫情是最重要的。为最终达到控制、消除传染病危害而提供科学、合理的措施,国家自2004年实行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以来,基层在此项工作中虽然有了较大的进展,在工作规范化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依照国家《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与技术指南》、《传染病诊断标准与处理原则》等标准和要求,还存在着不易乐观和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经过多年的工作和调查现作一商榷。

    1  重视不够

    1.1  管理人员法制观念淡薄  基层从卫生行政部门到村卫生所,绝大多数管理者都认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纯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事,医院只要保证临床病人的诊疗就能交差。执业人员对《传染病防治法》等疫情法规、条例知之甚少,在思想和观念上没有意识到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法制的严肃性。

    1.2  医疗单位酬劳不公平  卫生院作为最基层的防保组织,存在着环境条件差、工作繁杂、业务人员欠缺、待遇低下等诸多不利因素,而防疫这块工作尤为明显,加之不能给医院带来经济和政治效益,为此,疾控专干与临床工作人员在报酬方面有很大差别。

    1.3  疫情网络直报人员整体素质较低  近50%的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在配置疾控专干时只考虑应付差事,把非专业、文凭低、事业心较差、工作责任心不强的人员配到岗位,这是基层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工作质量滞后的明显促成因素。

    1.4  计算机等设施相对匮乏  疫情网络系统配备的计算机有些医疗单位作为院长的个人办公设施,有的挪作他用,甚至成为聊天、玩游戏的工具,疾控专干有传染病卡片也不方便报告。

    2  疫情信息报告质量较差

    自2004年实行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以来,县疾控中心每年按省市业务部门的要求对全县21个直报单位进行传染病漏报专项监督检查,对各类诊疗登记、传染病漏报、迟报等项目的调查,工作中发现以下问题。

    2.1  各类诊疗日志登记不全  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只注重经济建设,平时疏于管理,门诊、化验室及住院病人登记漏洞较大,依据每日门诊挂号、处方数量及住院、化验收费单据,县级部分医院及乡镇卫生院在门诊、化验登记方面有明显的欠缺和漏洞,特别是门诊病人登记,几乎50%的患者无登记。

    2.2  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知识知晓率较低  4年来总共调查基层各类医务工作者400人次,就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方面的知识进行了无记名问卷调查,内容主要涉及《传染病防治法》、疫情报告方式、报告时限及报告病种和卡片填写等。能够回答比较满意者189人,占47%。认为传染病报告对他们临床诊疗无关紧要者有60人,占15%。

    2.3  传染病零(缺)报单位较突出  对2004~2007年通过国家《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统计,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网络直报零(缺)报的单位在2004~2005年最高月份达81%(17/21),在2006~2007年2年从48%(10/21)上升到62%(13/21)。月份零(缺)报4年平均为71%(15/21),最高的2004年1月~10月份达86%(18/21)。4年全部零(缺)报的单位有7个,占33%。 

    2.4  信息迟报率、漏报率较高  由于各类登记不全、网络管理等方面的原因,传染病信息报告本身就存在漏洞。依照《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规定,对全县4年疫情信息报告的6526例传染病进行了迟报统计,结果显示迟报率达3%(201/6526),最长的迟报达30多天。4年传染病漏报率平均为19%,最高的2005年达51%。

    2.5  传染病报告卡片质量低下  突出的问题是:(1)传染病报告卡片填写空白、错项较多,同时涂改诊断和报告时间的卡片明显,4年卡片不完整率平均为5%(306/6526);(2)纸质和电子报告卡片的相符程度较差,4年不相符率平均为4%(291/6526);(3)报告卡片欠缺较大,传染病网络直报单位有的只进行网络上报,而不填写或者填写旧式卡片的有150张,占2%。

    3  监督机制乏力

    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的报告是否畅通和及时有效,关键在于监督机制是否建立健全。从此项工作开展4年多时间来看,基层的卫生行政部门在监督及法规的执行和落实上存在着较大差距。

    3.1  缺乏统一标准  除了不能正确和积极参与实施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的相关法规外,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没有制定法定责任报告单位和疫情责任报告人的具体职责,缺乏统一的操作标准及各医疗卫生单位之间平衡协调的技术规范,在年度考核时也不能够重视此项工作。

    3.2  监督流于形式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基层传染病疫情监测作息报告的监督由于缺少权力和效力,致使网络直报单位不理不睬,加之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流于形式,单位和个人疫情报告工作干坏干好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得不到应有的惩处。

    4  讨论

    传染病的监测、控制是关系到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国家综合实力的环节之一。如何作好此项最基本工作,党和国家给予了如此大的资源投入,卫生部门特别每一个医务工作者有责任很好地完成工作。

    卫生行政部门的重视和监督是搞好此项工作的关键,把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纳入绩效考核,作为年度单位和个人评优指标,加大社会宣传力度,让政府改变行为,让全社会认识,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推进和提高工作效率,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强化传染病管理业务人员的素质势在必行,从笔者的调查不难看到,基层疫情管理人员业务素质较低、专业不对口,要干好这项工作是有相当大的难度。

    加强业务培训,建议基层政府能够保证每年的传染病疫情管理业务培训专项经费,由疾控部门进行科学及有针对性地培训,提高基层网络直报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实践操作技能。


作者单位:甘肃庄浪,庄浪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